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臥龍中心小學 李玉婷
思維導圖一般是由文字、圖形、圖表等構成的一種基礎的學習工具,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寫作教學中,能夠直觀地展現出文章的整體結構以及邏輯思維,并將主要內容和思維方式呈現出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教學既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也能夠幫助小學生理清楚寫作的思路,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思路,從而提升小學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思維導圖要結合教學資料科學制作,以提取關鍵詞的方式來制作思維導圖的具體內容,這一教學過程既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加強寫作內容的有效掌握,同時還能夠以更加清楚明了的方式,將寫作思維和整體架構呈現在小學生面前,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幫助小學生結合自己對于寫作主題的理解來構建科學的寫作思維框架。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準確地把握知識點,梳理寫作內容。與此同時,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寫作教學中,還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小學生建立健全自身的寫作知識體系,從而強化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因此,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從構建寫作思維體系的角度幫助小學生對自身的寫作內容進行有效梳理,并形成科學的思維框架。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小學生對自身的寫作思維進行科學引導,并在自主引導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思維導圖,激發(fā)小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小學生的寫作主觀能動性。這樣既能夠有效地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教學課堂的氛圍,也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
素質教育理念下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被廣泛應用到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體現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思想。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主完成寫作任務。然而由于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思維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繪制不同的思維導圖,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更加符合寫作思維,也能夠幫助教師直觀地發(fā)現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學生會由于看不懂題目而不知道從何寫起,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學生的個人閱歷相對較淺,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沒有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因此在寫作時缺乏相關素材,感到無話可說。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寫作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回憶、思考以及整理與題目相關的素材過程中進行思維延伸,強化學生對日常生活素材的有效積累。在這一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迅速聯(lián)想到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一些事物,從而確定寫作素材。這樣既能夠實現自身邏輯思維的成長,也能夠有效整理自己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寫作素材,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首先確定寫作方向,并結合思維導圖中的一些關鍵信息確定寫作素材,使思維變得更加有條理。
整理好與寫作主題相關的素材之后,在寫作時可能無法準確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簡單地概括運用,盡管在整體上能夠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作內容卻十分雜亂。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寫作思維導致的,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能夠幫助小學生理清作文結構,形成整體構思,條理清楚地將自己的感受、認識、思考表達出來,形成一篇優(yōu)秀作文。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確定作文架構,可以充分發(fā)散思維,多角度選擇寫作素材、運用寫作方法,寫出新穎、獨特,內容豐富的好作文。在實際寫作中,小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科學梳理與寫作題目相關的素材,確定寫作的整體結構和脈絡。這樣,學生便能夠把握好相關內容的層次關系,結合不同的文體要求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寫作思路。例如,在以“那次玩得真高興”為主題的寫作中,學生可以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按照記敘文的思維導圖框架將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人物、地點以及經過都體現在不同的思維導圖分支上,從而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
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審題立意與素材的選擇后,便形成了基本的寫作框架。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引導小學生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對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全面的梳理,通過判斷邏輯聯(lián)系與層次關系是否合理進一步予以改善,這樣便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思維導圖,進一步和創(chuàng)新,結合思維導圖豐富寫作內容。在確定寫作內容以后,學生可以互相評價和修改作文,學習同學的寫作思路和寫作優(yōu)點。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思維導圖再次進行優(yōu)化,改正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完成這一工作之后,教師還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和作文進行詳細的點評,進而優(yōu)化學生的邏輯思維,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在寫作教學中不僅要對寫作內容進行教學,還要通過科學的評價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寫作思路。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和總結,一方面,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作文互評,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寫作情況和寫作能力,進而修改完善思維導圖,提升自主探究能力,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方法。這樣在進行寫作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夠結合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地分析和改進,同時還能夠有效借鑒其他同學的一些優(yōu)點,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過程中。
在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中,大多數寫作訓練題目都是根據課本的單元設定的,或者根據相關的主題進行設計,或者根據文章體裁進行設計。在寫作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強化學生的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深化學生作文的中心思想,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方面,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不斷地豐富學生的寫作語言,使學生構建更加清晰的寫作框架,從而結合自己擁有的素材整合成一篇優(yōu)秀作文。
從目前小學生整體的寫作狀態(tài)來看,很多作文都缺少詳細的闡述和形象的展示,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語言積累、素材積累不足。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寫作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訓練的效果。要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進行寫作訓練,用思維導圖將文章的結構完整清楚地展現出來,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將思維導圖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還可以通過制定階段性的寫作目標實現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豐富的語言不僅反映在寫作內容的數量上,還直接反映在學生對于好詞佳句的應用上,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針對思維導圖的層級框架有效補充新的層級和分支,將自己收集和積累的一些寫作素材放到分支上,更有利于結合不同主題的寫作特征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例如,可以通過模仿范文中的一些修辭手法和名言警句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在細節(jié)描寫上加強寫作訓練,這樣學生便能夠通過合理的細節(jié)描寫,比如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豐富寫作語言,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構思訓練,寫作構思主要反映在對作文的全面布局以及文章主旨上面,在寫故事類作文的過程中,思維導圖能夠充分呈現學生的整體構思過程,避免在寫作過程中隨意改變思路,以致偏題、跑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題目的理解進行構思訓練,利用思維導圖梳理作文的寫作順序。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清楚地記錄事情的經過和結果,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順向思維、逆向思維等,以使學生將事件的結果或者是事件中比較精彩的部分呈現出來,這對于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訓練,提高小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生實現寫作素材的有效積累和文章主旨的全面把握。在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小學生可以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感受、認識等作為素材,用思維導圖篩選出那些符合主題要求,飽含真情實感的素材,從而寫出內容充實,情真意切,具有很強感染力的好作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片段訓練,通過導圖挑選一些事例,進行片段式微寫作,有針對性地進行描寫、議論、抒情等寫作訓練,這樣的訓練針對性強,學生沒有壓力,只要堅持不懈,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高。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寫作教學質量,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