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 關鍵詞] 舞臺戲劇;假定性;真實性
一、空間與假定性
(一)假定空間與信念
藝術本質上是需要虛構的,我們需要演員假戲真做,對劇情、規定的場景、劇中的環境、人物關系、發生的事件等都要有強烈的真實的信念,要有實實在在的東西,才能在這個“假定空間”的舞臺上實現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與信仰是自然形成的,而舞臺上的真實與信仰則要依靠演員的想象,根據生活中的感受與觀察進行創作,并直接或間接地將其聯系在一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y)指出:“我們在舞臺上的每一個瞬間,都要充滿一種信念,那就是相信經歷過的情感的真實,以及所進行的動作的真實,這是一個演員內心的真實,這種真實和純粹,也是在舞臺上一定要有的信念。”
(二)假定空間在舞臺上的運用
在假設的前提下,演員想象的能力也尤為重要。想象要先推激內功,再推激外功。如田沁鑫導演的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雖然受到話劇舞臺的空間限制和舞臺表演的時間限制,但在劇情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繼承了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整體故事脈絡和人物關系。田沁鑫導演將時空壓縮,使得紅玫瑰王嬌蕊、白玫瑰孟煙鸝兩位同時出現在舞臺,一個代表過去,一個代表現在,她們既有共處舞臺的融合感,又有不同時空交融的重疊感,她們的共存非常好的平衡了舞臺,同時增加了戲劇沖突。《紅玫瑰》中的王嬌蕊在與珍寶相遇后學會了愛情,卻也因為這一點與珍寶失之交臂。她選擇回歸家庭的傳統生活,搖身一變成為一朵乏味的“白色玫瑰”。通過這種方式,讓觀眾感受到了愛情不僅是美好而又快樂的事情,還可能是痛苦的抉擇與等待。話劇由于受到舞臺空間的限制,在進行舞臺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時間和空間的因素,使整個戲劇情節的展現盡可能完整流暢。需要充分考慮時間和空間的因素,使整個戲劇情節的展現盡可能完整流暢。將舞臺一分為二,分割為兩個區域,代表了白玫瑰的保守賢惠和紅玫瑰的熱情奔放。在舞臺上添加了一個樓梯,不僅在縱向上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間,而且為舞臺調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說到舞臺設計中的中國傳統戲劇,舞臺空間因其開闊而顯得空靈灑脫,給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延伸運動所表現出的空靈空間,是中國繪畫、書法、戲曲、建筑等空間意識和空間表現普遍存在的特征,因而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中國藝術特有的風貌,中國戲曲避免實體空間再現,將想象空間通過戲劇動作表現出來,達到空間表達的自由。假定性作為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屬性,存在于藝術作品的各個方面,敘事情節、時空關系及各種視聽元素的呈現等。在理論研究方面,假定性作為藝術理論研究的一個傳統的命題,一直為理論研究者所關注。不過,在以往的研究中,學者更多的是傾向對電影假定性和戲劇假定性的應用研究居多,主要是對電影真實性或技術手段和假定性關系的研究,而對于藝術理論的實際應用研究較少。在中國傳統戲曲中,舞臺空間因虛無飄渺而顯得格外自由,中國戲曲中的唱腔包括與戲曲動作密切配合、帶有對白和獨白性質表現戲劇沖突的某些劇種的幫腔,“形成了國際劇壇上絕無僅有的顯著特征——人物活動場所的假定性和虛擬性”,中國戲曲突出了表演藝術表現力的舞臺藝術。假定性要從劇本創作開始就要充分發揮演員的主觀能動性,以角色為主體進行劇情設計。比如在很多的作品中,將人物塑造成具有典型性意義的形象,以此方式,使整部劇在藝術上呈現出極強的感染力。演員真正需要的是積極的想象而非消極的想象。可能會有人認為想象與真實是矛盾的,想象本質上就是一種虛構,這與之前強調的真實感是沖突的。我們要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跟隨自己最本能的感受展開想象。在進行個人感受回答時,不要強調某種感受的正確與否,而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對于同樣的一首作品,有的人可能認為它是悲傷的,有的人可能認為它是歡快的,如果你覺得他們是憤怒的,那就要重新審視別人的內心世界,并且及時給予肯定,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起觀眾的興趣。例如,當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她總是想讓自己感到開心,又把這樣的感覺帶入舞臺中,然后通過模仿來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最后還有另外的兩個人希望得到這個人的認可,那么此時此刻的心情將會變得非常愉悅。
二、戲劇人物的真實性
(一)人物的舞臺刻畫
當今話劇作品對于角色形象的塑造,無一不先從刻畫角色的性格和形象入手,舞臺劇中更是如此。性格和形象是舞臺劇的“靈魂”,擁有獨特的性格和鮮明的形象特點是舞臺劇中角色能否“活”起來的關鍵。一部好的舞臺劇,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必定有其成功的一種或幾種特質。通過分析話劇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表演作為藝術創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戲劇表演的意義和價值是極其重要的。話劇作品中角色造型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其中包括角色的運動感以及動作的處理等。
(二)技巧設計促使人物豐滿
不同類型的話劇表演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每種風格的話劇表演只有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所以我們需要結合故事情節及情節發展趨勢創造出符合劇情發展的規律人物角色。比如在演戲時,人物的神態變化等方面的刻畫顯得尤為必要,如果說人物的面部表情變化不大或者沒有任何細節上的改變,這個時候就需要先把人物刻畫得更為準確,才能讓人物更加生動活潑,同時也能使得整個劇目變得完整且富有感染力。戲劇作品的內容主要體現了劇情本身的特性及其他相關性,而這些基本特征直接影響整部劇目的整體質量。例如,就像很多人認為的一樣,演員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并不簡單,為了讓觀眾看到劇中所展現出來的人物形象,往往是通過舞臺語言給觀眾傳遞信息,以此來表達自身情感和思想感情,希望可以將人物形象展示到最直觀的位置。因此,表演者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敏銳度去完成人物的設定和劇本的創作。在影視劇場景中,影視服裝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基本要素,觀眾在通過語言了解人物性格、歷史背景、感受人物心理的同時,也能在服裝上對人物的表現手法有所感悟。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除了演員有深厚的功底表演劇情外,影視服裝的烘托作用同樣不可小視。演員是影視作品的核心,是角色的靈魂,演員在演繹角色時要真聽、真想、真感受,要認真了解角色所處環境和時代背景,要揣摩角色的性格、動作、外貌等特點,努力追求在還原角色形象的同時突出人物故事及意義。為塑造更真實、更深刻、更貼合人物本身的角色形象,需要剖析人物的特點、思想、情感,以及演員所處的時代、經歷的事件等。演員在研讀劇本時,會將其想象的人物特征、性格特點等在腦海中呈現出來,并以親身經歷來表現人物的生活習性。演員們在諸多想象的基礎上,一邊想象人物的動作和扮相,一邊通過劇本所展現的環境和氣候的關聯來分析人物的情緒和情感。通過這些手法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從而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進而提升戲劇藝術效果。
三、梳理人物邏輯假定化為真實
(一)抓住細節尋找人物
演員作為表演藝術的直接創作者,進行表演真實性創作的條件需要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從我做起,挖掘自己與眾不同的經歷,創造出獨特的人物性格表達。演員在塑造人物時要注意表演的個性化,即演員既要對劇本人物的形象有很好的把控,對其行為的音調、感覺有很大的講究,又要用自己的個性化表演來塑造人物。第二,演員對于現實生活需要有正確的認知和清晰的判斷,對于劇本提供的人物要素做好梳理。演員在進行角色塑造的過程中,有一個相對重要的環節就是找到自己與角色的共通點,而尋求共通點的前提則是對角色建立清晰且完整的認知,這與演員分析理解規定的情境是分不開的。演員不僅需要挖掘角色本身具備的個性特征和性格特點,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塑造方法和表達方式。若能把握住這點,即使自己與所扮演的角色在個性特征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也可以進行有效的表演創作。
(二)把握共性的真實與個性的真實
所謂共性的真實指代的是真實生活的基礎和準則,而演員要實現個性的真實則必須強調自我藝術感覺的真實和準確,由此才能更加完整地進行人物塑造。一方面,在把握規定情境的前提下,演員需要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回溯和梳理,甚至是挖掘和拼湊,把自己的經歷和真實的感受或者聽到、看到的事件相結合融入人物中,這樣才能更真實、更有說服力,讓觀眾對人物的情感有更好地體會。另一方面,面對創作素材的缺失,演員可以需通過多種途徑去填補內心體驗的空缺。話劇舞臺真實人物的體現,在戲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戲劇表演中,演員應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使觀眾對劇本內容和情節發展的走向有更好的了解,從而使整個戲劇藝術作品在表現力和感染力方面都有所提高。綜上所述,對于話劇演出者和創作者而言,應該注重自身修養及個人修養提升。角色創作要從我做起,設計和塑造時要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結合自己的能力。在藝術創作中,我們應該注重對于作品的理解,而不是單純地將其作為美術作品的內容進行欣賞。這就要求演員必須具備敏銳地觀察力,并且能夠準確把握住角色的心理變化及發展趨勢。在作品中,我們需要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及情感表達等方面去表現,這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部分。
四、結語
在以往的表演創作中,總會遇到對自己所塑造的角色不滿意的情況,有時也會出現跳脫角色的情況,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都屬于人物感很強的形象沒能很好地建立在舞臺上。從而不能讓自己塑造的角色站在舞臺之上,這也是我在學習表演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之一,很多問題和教訓也是我在學習表演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的。理解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如果失去了真實,失去了角色的根本,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東西。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舞臺真實感,更好地完成人物的創作,真實性是演員創作人物的基礎。由此可見,劇本的臺詞、人物關系、事件的中心、矛盾的沖突、規定的場景,這些都是演員事先知道的,“假”的真實感的建立必須從細節入手。當然,還需要一些技巧來建立和培養舞臺真實感,這需要我們在技術上更好地使用“假想”和“虛實”這兩種手法。總之,表演是一門高深的學科,更多的技巧和技術需要在學習創作方法的過程中去掌握和訓練,這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完成今后表演創作中對人物的刻畫,使他們更加鮮活、更加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