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寅初
[摘 要]文章首先從多個方面具體探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隨后總結分析企業信息化建設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最后圍繞談到的具體問題,重點論述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文章提出的一些建議能夠給企業信息化建設實踐帶來有益啟示,幫助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迎頭趕上,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堅實的支撐。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系統;信息安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2.030
[中圖分類號]F27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2-0093-03
0 ? ? 引 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很多企業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績。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很多企業在此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不足,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針對這種情況,有必要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這一問題進行全面探討,以期為企業更好地解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指導,讓企業在此方面少走彎路。
1 ? ?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1 ? 能更好地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
現階段,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升級,這對企業的生存能力、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企業來說,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壓力持續攀升,而加強信息化建設有助于企業更好地適應競爭環境[1]。信息化建設能夠使企業的經營管理、生產運營更有彈性,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感知也會更加及時,有助于企業及時進行戰略決策和運營模式調整,以更好地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
1.2 ? 能夠提升管理水平,降低企業成本
管理出效益。對企業來說,信息化水平與企業運行效能關系密切,提升信息化水平能夠有效提升企業運營效能,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從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目前,很多企業之所以效益比較差,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成本居高不下。以產品成本核算為例,如果只靠財務人員手工核算,不僅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而且只能得出大概的綜合成本,難以及時、準確地制定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2]。企業多次出現新產品投產后才發現新產品的設計成本過高,價格無法為市場所接受而被迫停產的問題,而引入信息技術可以較好地規避上述問題。
1.3 ? 能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信息化建設對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競爭,只有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夠實現基業長青,反之則難以生存。加強信息化建設能夠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方面“賦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運轉更具活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上風,實現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2 ? ? 企業信息化建設常見問題
2.1 ? 信息化意識薄弱
目前,仍然有不少企業管理者信息化意識比較薄弱,即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企業的人力、物力支持力度較小,信息化建設難以完成頂層設計并實施,這自然會導致信息化建設效果不夠理想。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重視建設但忽視維護、重視硬件建設但忽視軟件建設、重視技術創新但忽視管理改進等傾向和誤區。這樣的做法難以保證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系統維護與數字資源開發利用之間的協調發展,造成“有路沒車”或“路多車少”的現象,不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順利開展,也不利于企業真正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經營效益、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時斷時續,當企業資金寬裕時,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各方面投入能夠得到保證;當資金緊張時,信息化建設就無法得到保障,企業信息化建設停留在“說起來重要”但是“做起來不重要”的階段,這樣自然會影響信息化建設的有序推進。另外,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建設的內涵理解得不夠準確,片面地認為信息化就是“面子工程”,只重視構建信息化硬件,而忽視信息化軟件的開發,在這樣的理念下,企業信息化建設就容易走入誤區。還有部分企業雖然為信息化設備投入了不少資金,但是軟件開發滯后,信息化的重要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2.2 ? 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脫節
部分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的匹配缺少必要的關注,很多時候要么照搬軟件公司提供的信息系統,要么在固有的業務流程有問題的情況下生硬地按照固有流程進行系統開發,由此導致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不匹配,給企業發展帶來較多的問題,阻礙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彈性不足,難以保證企業健康發展[3]。
2.3 ? 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標準
部分企業存在內部產品編碼、管理編碼標準不一的情況,由此出現了信息不對稱、“信息孤島”等問題。
各種數據信息在集成、共享方面存在較大不足,這導致信息化建設水平下降。舉例來說,企業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生產管理部門等在很多本應該共享的信息方面存在較大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嚴重影響了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最終給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巨大不利影響。同時,很多行業目前在信息化建設標準方面缺乏統一規定,相關服務規范性不足,使得企業信息化應用效果不夠理想,綜合效益難以得到充分提高。
2.4 ? 信息化隊伍建設滯后
目前,不少企業存在信息化隊伍建設滯后的典型問題。信息化建設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果信息化建設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缺少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工作技能,必然會導致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受阻[4]。企業信息化隊伍建設滯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信息化人才引進力度不夠,外部引進的信息化人才數量較少,多數企業提供的薪酬待遇缺少競爭力,對于優秀的信息化人才吸引力不足,導致企業信息化人才數量少、崗位勝任力不足;二是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培訓少,且質量不高,信息化人員難以通過這些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導致信息化建設工作受到不良影響;三是信息化隊伍考核機制不夠完善,存在考核工作實效性較差、考核方法不夠科學等問題,考核本身的引導、激勵作用發揮不出來,這導致信息化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做好分內工作的動力和壓力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化建設質量。
2.5 ? 信息安全問題突出
很多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信息安全問題關注不夠,由此導致信息泄露風險加劇,給企業生存發展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企業信息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安全防護存在問題,即在安全防護硬件、軟件等方面存在漏洞,如沒有構建防火墻、沒有配備正版殺毒軟件、企業內網缺少安全防護設備等,這會導致企業內網遭受攻擊,從而出現信息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企業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企業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薄弱,在日常信息搜集、傳遞和保管等方面沒有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容易增加信息泄露的風險。舉例來說,企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設不到位,安全管理的權責劃分不夠清晰,員工很多操作因為沒有相應的制度規范,很容易導致風險隱患的產生。
3 ? ? 企業信息化建設對策
3.1 ? 增強企業信息化意識
企業管理者應進一步增強信息化意識,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全面的了解,提升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優先等級,加強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穩扎穩打做好相關工作,推動信息化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首先,信息化建設沒有終點,企業需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夠實現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因此,企業應給予信息化建設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科學合理地編制信息化建設預算,保證資金投入的連續性。其次,企業管理者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需要硬件與軟件并用、系統建設與應用并重,全面認識信息化內涵,這樣才能夠推動信息化建設朝著既定、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最后,企業信息化建設應當適度超前,盡管信息化建設并不是解決企業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是信息化適度超前能夠使企業發展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化建設一定要有前瞻性,做好信息化建設規劃工作,從而避免出現信息化建設滯后于企業發展需要的情況。
3.2 ? 確保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匹配
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確保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之間的匹配性,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企業業務的支撐作用。企業對于既有的業務流程需要進行充分調研,了解并分析業務流程是否存在問題、是否需要優化,如果需要優化,則應基于優化之后的業務流程進行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5]。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聘請軟件公司的專業人員開發信息化系統,而不是為了省錢簡單照搬其他企業的信息系統。同時,在信息系統開發前期一定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調研分析,以保證信息系統與企業業務流程適配。另外,企業信息系統一定要做到運行穩定、操作簡單,充分發揮其對業務流程的支撐作用。
3.3 ? 加強企業信息化標準建設
企業要重視信息化標準建設,統籌規劃,統一領導,統一信息化系統平臺,統一企業內部產品編碼、管理編碼等技術標準,打破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避免重復建設。同時,企業還要做好信息系統集成工作,如企業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統、資金管理系統、費用報銷系統和客戶管理系統等相互集成,打破企業內部各系統不兼容、信息不能共享的局面,提高各項工作效率,減少因信息共享不足出現的工作協同度不足的問題。
3.4 ? 提升信息化隊伍建設水平
企業信息化隊伍建設水平決定了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績,針對部分企業信息化隊伍建設滯后這一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引進信息化建設需要的優秀人才。企業應明確信息化建設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招聘工作。為了能夠吸引優秀的信息化人才加入,企業應提升薪酬待遇水平,提供有挑戰性的工作崗位和充足的發展空間,增強崗位的吸引力。二是積極開展高質量的信息化建設培訓。信息化建設培訓一方面要面向信息化人員,使信息化人員及時更新知識儲備,了解信息化建設的前沿動態,從而更加游刃有余地做好各項工作;另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員工,從而提升員工的信息化素養,使其對信息化建設有更多的了解并大力支持。三是加強信息化隊伍考核管理。對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全面考核,了解信息化人員崗位勝任力狀況,引導其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時,績效考核結果要與獎懲掛鉤,給信息化人員施加做好本職工作的壓力,引入“新陳代謝”機制,激發信息化隊伍的活力。
3.5 ? 加強信息安全建設
在信息安全建設方面,企業需要從技術手段、管理手段等方面著手,具體做法如下。技術手段方面,企業需要充分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采購、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設備。例如,針對機房安全問題,可以建設高標準機房,保證服務期不宕機,做好防火、防水等安全工作;針對數據安全問題,需要構建服務器雙副本或三副本備份、數據異地容災備份等備份機制;針對網絡安全問題,則需要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和安全感知平臺等,通過這些措施來提升企業網絡的安全性,增強抵御病毒攻擊的能力。管理手段方面,企業要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對信息安全隱患全面識別的基礎上,針對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導致的信息安全問題,從制度建設著手,要求員工嚴格遵守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從而有效減少信息安全問題。例如,分解、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要求各部門指定專人進行信息報送、維護;要求員工對機密信息嚴格保密,核心賬號和管理權限由專人負責。企業通過上述措施,更有效地維護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損壞,從而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撐。
4 ? ? 結束語
在信息時代,信息化建設事關企業生死存亡,因此企業需要給予信息化建設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努力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企業通過信息技術改造管理的流程,提高財務管理、生產管理、庫存管理、成本管理等的效率和效能,以提升企業效益和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僅靠優秀的信息管理軟件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專業人才。技術與管理能否同步將成為決定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考慮到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企業除了應做好本文談到的幾點,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創新信息化建設策略。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的企業管理者關注、研究信息化建設這一課題,探尋、總結、做好這一工作的基本規律和技巧,繼而不斷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立鋒.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J].中國寬帶,2022(10):157-159.
[2]黃曉奇.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方向的思考[J].品牌研究,2022(18):109-112.
[3]陳戟.大數據環境下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J].全國流通經濟,2022(12):36-38.
[4]李海波.“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信息化建設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2(12):91-93.
[5]張永剛.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商論,202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