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智宏 王超 張星
近年來,通過生活待遇經費專項清查治理工作,整肅壓力持續傳導,強化了財務人員法紀意識,提升了生活待遇經費管理規范化水平。但生活待遇經費管理仍然是問題的易發領域、監管的薄弱環節,需要找準矛盾問題,并解決問題。
一、生活待遇經費管理存在的矛盾問題
(一)管理現狀與管理要求有距離
一是檔案信息管理不夠規范。財務人員的工作只滿足于工資發放和住房保險賬戶提取維護,對個人身份證號碼、配偶子女等人員待遇檔案信息不重視,認為無關緊要,造成待遇落實不及時或違規享受。例如未就業隨軍配偶賬戶,存在基本信息不完善,歷年繳費明細未維護的情況,導致在轉移地方社保機構時出現錯誤;實力變動人員基礎信息不維護,導致文職人員未辦理社保繳納和公積金繳存,退役人員相關待遇、子女保育教育補助費未及時停發;財務系統內地方社保經辦機構信息更新比較滯后,導致保險退回率比較高,影響工作效率。二是經費決算領報不夠準確。表現在領報科目準確度不夠,審核制度落實不夠好,領報標準不準確三個方面。例如探親路費領報時,財務人員核定縣以下里程時比較隨意,存在為減少工作量而不核定縣以下里程或統一核定一個標準的現象,沒有做到精確化領報。三是經費審批支付不夠嚴格。部分領導認為生活待遇經費不是單位掌管使用的經費,對落實情況不關注、不過問,該履行的職責不履行;部分職能部門審批存在漏洞,只批復享受,沒有后續的審核和管理。
(二)標準制度與保障任務不相符
一是經費領報制度不夠合理。比如,與人員生活待遇密切相關的機關工作餐補助、通信補助、取暖補貼等經費在公務事業費中保障,這些經費涉及人員多,有的是按標準保障,有的是按待遇級別發放,在公務事業費中占比較高,一方面影響公務事業費總體保障效能,另一方面還容易造成個別單位因標準把握不準、經費缺口等原因沒有足額保障。二是經費管理規定不夠科學。例如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作為獨立的事業單位,直屬地方人民政府,負責住房公積金日常管理,財政部門負責財務監督。這種分權有利于相互監督,規避風險。但軍人住房公積金貸款采取“指標控制、輪候審批”的管理辦法,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的貸前調查、貸款辦理、貸后管理都在基層財務(保障)部門進行,上級部門主要負責確定年度住房公積金貸款規模,編制貸款計劃,下達貸款指標。財務人員需耗費大量精力維護個人住房賬戶,處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計劃、管理、借貸、監督等日常工作,監管要求高。
(三)待遇落實與官兵需要存差距
一是服務官兵意識不強。由于財務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不愿干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工作上“躺平”,不推不動,不催不干。有的法規掌握不準,遇事憑經驗套路,造成了待遇制度落實不力問題的發生。二是部門配合力度不夠。財務部門發放待遇經費,必須依據相關職能部門的決定、通知、批復和審批表,生活費助理員在實際工作中有等靠思想,協調力度不夠,造成經費不能及時發放。三是政策制度宣傳不夠。政策制度調整后,官兵對福利待遇的關注度驟然提升,新訴求、新期盼不斷增加,而財務部門在政策制度落實前端的宣傳引導工作不夠到位,造成部分官兵對待遇經費發放滿意度不高。四是軍地銜接不順暢。例如,社會保險政策銜接上還存在著關系不順暢、操作不規范、辦法不統一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官兵社會保險權益的落實效果。又比如,住房公積金貸款軍地銜接不暢。在經濟發達、房價較高的東部省份,部分軍人即便使用公積金貸款也只能采取組合貸形式。但是由于公積金組合貸款辦理時間長、程序繁,部分購買二手房的官兵為了盡快購房,不得不辦理商貸,或者準備很高的首付才能使用公積金貸款。
(四)人員配備與任務需求不適應
當前,生活費領域清查整改活動逐次遞進,財務人員不但要承擔大量的數據核對、問題梳理、報表填制、資料整理等相關工作,還要配合檢查、說明情況、督促問題整改等工作任務,經常性加班加點,疲于應對。從財務人員隊伍配備來看,很多單位的生活費助理員由轉崗人員補充、大多未經歷過專業系統的培訓,而且從事業務時間短,多是邊工作邊學習,處理具體業務過程中難免出現紕漏,審核把關吃力,導致經費多發錯發。從財務人員隊伍結構來看,完成平時生活待遇保障的能力基礎較強,勝任重大專項任務生活待遇經費保障需求的能力較弱,具有實訓實演生活待遇經費保障實踐的人員缺乏。
二、加強生活待遇經費管理的對策
(一)加大經費管控力度
一是改變管理理念,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待遇經費金額高、涉及面廣,發放經費的資料手續必須要完備,開支范圍、發放對象、享受條件要明確。必須嚴格檔案資料管理,對相關資料的裝訂格式、規格、式樣進行統一。同時,要時刻關注政策制度變化、家屬情況變化,確保相關政策及時、準確發放到位。二是吃透標準制度,精確計領經費。人員待遇經費有明確的享受范圍、標準和管理辦法,必須切實吃透文件精神,把握政策界線,確保及時準確地將相關經費發放到位。要落實公示制度。對夫妻分居補助費、探親路費、隨軍配偶未就業期間生活補助等經費主動開展公示。三是要有責任擔當,加強監督管理。各級黨委首長要利用召開財務工作會議的時機聽取生活費管理情況匯報,及時協調、解決生活費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財務部門要履行好發放責任,嚴格按照通知發放生活待遇經費,積極主動做好待遇核實、實力聯審工作,對于工作中發現的應發未發、應停未停等問題及時通知職能部門辦理停發手續;職能部門要履行好審批責任,嚴格對照享受范圍、發放標準、起發時間組織生活待遇經費審核。
(二)完善經費標準制度
一是建立尚未明確的待遇標準。可考慮結合作戰特殊屬性,明確戰時軍人撫恤保險待遇;參照國家獎勵有功人員的有關辦法,制定戰功榮譽金制度。同時做好生活待遇和其他優待政策、精神激勵之間的銜接配套。二是簡化制度標準,完善管理辦法。例如,借鑒軍官喪葬費管理辦法,制定義務兵喪葬費標準,變實報實銷管理辦法為標準領報;借鑒文職人員住房補貼發放辦法,使軍人基本住房補貼和地區補貼按月隨工資發放。利用地方成熟的管理體系,通過構建軍地有效銜接的共管機制,將軍人住房公積金賬戶納入地方統一管理。在地方公積金管理中心為駐地部隊軍人住房公積金繳納人員設立個人賬戶,由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專戶存儲、貸款辦理,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益。
(三)促進待遇有效落實
一是貫徹法治思維,加大落實力度。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反復斟酌而成的,是財務建設規律的總結,是落實生活待遇經費的基本準繩,必須嚴格落實;各級黨委和領導應當把加強作風建設、落實官兵待遇經費情況,列入黨委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述職和工作檢查的重要內容,各級要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于規章制度的監督和制約之下。 二是細化服務措施,主動靠前服務。將普遍關注的福利待遇政策進行解讀并上傳辦公局域網,將“軍人生活待遇綜合服務網、軍人福利待遇網、公積金貸款查詢”等常用網站設置重點鏈接,方便官兵隨時查詢。各級財務部門要主動與人力資源部門、軍人保障卡管理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各級領導對財務工作的支持,不能以“不了解不知道、不在職責范圍內、業務人員不在位”等理由隨意推脫,應當結合經費保障對象實際,主動為官兵提供相關的政策咨詢。三是加強溝通協調,落實軍地銜接。針對各地保險政策不同,協調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軍地保險銜接的具體措施,地方社保機構應確保接收接續,不應以任何理由不接收,地方暫不具備接續條件的,可開設專用賬戶,先封存這部分資金,待當地制度完善后再履行接續登記手續,確保軍人保險關系“轉得出、接得上、落得實”。財務部門應積極與協作銀行協調對接,為部隊官兵開通購房貸款綠色通道,享受“優先受理、優先處理、優先審批、優先發放”服務。
(四)加強人員隊伍建設
一是推進管理改革,提高保障效能。解決人少事多矛盾最有效的辦法是向管理革命要效能。通過技術革命為經費保障提供數據和工具支撐。尤其要參與到全軍信息化建設的大局中去,形成財務數據與人力資源、業務管理數據的全面關聯,實現上級對下級、預算主體對資金管理情況的可視化。二是拓寬來源渠道,加大人員配備。各級黨委和職能部門要高度關注和下力解決財務干部來源少、出路難的問題,配齊配強財務人員,保留業務骨干。通過加大財務崗位文職人員配備力度、改行轉任財務人員崗前院校任職培訓等方法來充實財務崗位,解決來源問題。通過適當增加技術崗位編制,拓寬交流渠道等方法,為財務干部的成長進步創造條件,消除其個人成長進步顧慮,增強其對財務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動力。三是注重實踐探索,建強骨干隊伍。采取崗位練兵、比武競賽、業務培訓等多種形式,建立生活待遇經費保障骨干隊伍。加強戰時生活待遇經費保障業務培訓,重點學現代戰爭理論、戰時財務規定、戰時財務保障機理和專業技能,切實打牢承擔戰時生活待遇經費保障的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胡靜酌.中國軍隊住房公積金制度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5.
[2]胡曉芳,王延軍,可遙.軍隊住房貨幣化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軍事經濟研究,2015(5):59.
(作者簡介:祁智宏,武警后勤學院后勤保障系副教授;王超,武警后勤學院衛生勤務學系講師;張星,武警后勤學院后勤保障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