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孟蕾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一般而言,我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將群眾文化工作有序地實施,特別在醫院實際經營和發展中,此項工作的開展與醫院整體發展息息相關,能讓醫院有序且穩定地運行。此外,醫院開展此項工作,還能促進醫院工作人員與病人之間的關系,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進而將醫院自身的特色充分展現出來,提高醫院在社會中的整體信用。
醫院是將病患作為主要服務對象且具備一定人員規模的特殊的專業機構。醫院在運營過程中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特色,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是精神層面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務的質量,是醫院實際運營中的重中之重。此外,醫院文化是群體文化的產物,具備組織文化的特點,它將醫院的核心價值觀包含其中,為員工指明了前進的道路,明確了醫院工作的目標。與此同時,醫院文化在各種規章制度的建立下,往往還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內部管理動態、員工的價值取向等。因此,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應形成統一且公平的價值觀念,保障醫院形成優質的文化環境[1]。最后,醫院文化還能給其員工建立若干無形的規定,保障醫院穩定良好運行。
醫院文化很容易受管理層領導觀念的影響,而這也決定了管理人員作為醫院文化的設計人員和宣傳人員的整體地位。在醫院文化建設過程中,管理人員應遵循相應原則,比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等,還應根據醫院所制定的相關規定,進而建立出符合員工情況且具備醫院文化特色的規章制度,以此鼓勵、激發員工對待工作的興趣,讓員工秉持著負責、積極的心態,從而起到教育管理的作用。
而群眾文化能將我國的發展方向、文化走向反映出來,且群眾文化的作用和自身的意義同樣適用于醫院文化建設工作。醫院群眾文化建設能增強員工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質量,將醫院的公益性屬性充分展現出來,從而建立有效良好的社會形象。一般而言,醫院群眾文化建設大都從員工和外部客體進行。內部是通過建立有效且符合員工自身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推動員工的服務管理意識;而外部客體的群眾文化工作,則是通過醫院患者和社會居民的宣傳而進行,以此讓病人與醫院建立良好的關系,提高醫院的聲譽和在社會中的公信力。
醫院文化與群眾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關系。因此,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從根源上提高醫院的管理能力,才能讓醫院管理更加標準、規范。除此之外,醫院還應根據現階段發展情況,建立獨具特色的醫院文化,并開展較為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以此在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同時,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
醫院群眾文化是醫院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紐帶,能滿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在醫院實際工作中,可以加強醫院群眾文化,以此讓社會文化事業穩定良好發展。近年來,我國對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加強文化建設可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擴充我國的競爭優勢和文化吸引力。對于醫院而言,文化是軟實力,對醫院全面建設具有不可忽視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醫院方面應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潛移默化地促使工作人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醫院長久發展奠定有力基礎。
在當下,我國科技化、信息化的成果也慢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于生活的水平以及物質方面有了很大需求,尤其在精神文明方面。對此,醫院方面可以加強醫院群眾文化建設,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良好發展。醫院加強群眾文化能提高醫院的整體氛圍,讓醫院有良好的就醫環境,還能有效解決醫生與病患之間的沖突。一般而言,醫院人員是增強服務意識和建立良好氛圍的主體,提高就醫環境,建立和諧工作氛圍,能提高醫院人員的整體水平和職責素養,讓醫院人員全身心地投身于日常工作中。此外,減少病人與醫院之間的沖突,就能提高醫院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進而讓社會形成穩定良好的形象[2]。
事實上,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本質上有著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密切關聯。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創新變革,各地區經濟建設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對醫院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復雜的新要求。特別是在市場競爭趨勢愈演愈烈的當下,醫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并通過加強醫院群眾文化建設,及時改善醫院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細節性疏漏和問題,進一步優化醫院監管質效,更好地推進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加強醫院群眾文化建設對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起到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在醫院日常工作中,為了提高醫院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改進人才的使用情況,讓分散的群眾文化資源有效結合,醫院方面可以建立一支有素質有能力的群眾文化團隊。一般而言,醫院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其一,醫院工作人員與群眾自行組建一支有能力有素質的團隊,比如文化建設部門、醫院文化宣傳團隊等,并在規定時間內落實相應工作,比如在國慶節、護士節等節假日開展相應活動,讓醫院工作人員與社區居民關系更加親密,拉近醫院與群眾之間的關系。此外,醫院方面還可以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提高醫院在社會的公信力和聲譽。
其二,醫院還可以與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聯系,比如衛生局、事業單位等,一起建立一支群眾文化演藝隊伍,并有效設計隊伍的表演內容以及表演項目,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訓練,到各地區、各基層進行演出。群眾骨干人員也應將自身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積極鼓勵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并以身作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和精神層面有了很高的需求。因此,醫院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時,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充分融入社會居民中,了解群體的愛好,做到深入群眾、走進群眾、了解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和作用,并制定能吸引人群的群眾文化,鼓勵更多醫院工作人員和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對此,醫院方面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在醫院整體范圍內選擇合適、優質、具備創意的人才,并了解此項活動的中心,選擇適合此項活動的群眾文化節目。比如,恰逢中秋節,為了歡度節日,工作人員可以自發進行一場具有現實意義的醫護文化演出,并添加“關愛敬老院老年活動群體”“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等活動,以此讓醫護人員和病患意識到組織文化活動的意義,提高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從而讓醫院在社會中能站穩腳跟,提高自身的聲譽。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為了讓醫院群眾文化工作有序進行,醫院領導人員以及工作人員應對此項工作足夠關注。為了提高社會各界對醫院群眾文化工作的認可,醫院可以在政策以及資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讓政策慢慢貼近群眾文化,以此讓醫院群眾文化活動的市場全面打開,提高資金的運轉能力。可以邀請有影響力、有能力的專業人員針對此項工作的整體水平進行適當引導,進而將最精彩最有效的內容充分展現出來。除此之外,還應將醫院群眾文化表演方法不斷完善,以此提高醫院群眾文化工作的整體水平,可以從場地、標識等方面入手,從而保障醫院群眾文化工作更加精彩。比如在大型表彰大會或者文藝會演等活動中,應將關注的重心放在場地、表演內容的選擇,以此將最佳的演出體現出來[3]。
為了提高醫院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推動醫院群眾文化有序良好進行,醫院應將群眾文化的表現方法、形式以及內容進行不斷優化、完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其一,工作人員要加大對優秀思想觀念,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并將其內容以及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從而將醫院工作人員愛國守法、敬業、樂于奉獻的觀念體現出來,以此在社會中樹立良好且穩定的服務觀念,將醫院的品牌落實到位。
其二,工作人員應加大對相關法律條例的教育和宣傳力度。一般而言,醫院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有著很高的需求,尤其是工作流程、工作內容等。因此,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每項工作,防止出現違規違紀問題,保障醫院群眾文化工作的合法有效性。
其三,醫院方面應對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大關注力度。當下,我國社會熱點話題之一就是醫患關系。醫院中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護理服務對病患的生命安全有著很大的影響,對于醫院的公信力、影響力也有很大的關系。為了更好解決此類問題,就需要醫院方面從根源上提高醫院工作人員的整體能力、服務意識、道德素質等。在醫院群眾文化實施時,應宣傳并設計具有正能量的主題活動,將醫院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體現,以此提升醫院人員的專業能力、專業水平,緩解醫院與患者之間的矛盾,讓病人更滿意醫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態度,為醫院發展建立良好的形象,從而促進醫院穩定良好的發展。
由于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再加上互聯網、計算機的普及和使用,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同時,還帶來一定的隱患。比如使用互聯網技術對社會話題進行討論,發布不當言論,甚至有的人專門建立相應團隊,并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喪失親人處于悲痛中的家屬進行唆使,使其在醫院中進行醫鬧,大大激化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矛盾。而進行群眾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病人與家屬真實地了解醫院及其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醫院工作人員的艱難,使其處于對方角度去看待問題,相互理解,以此減少醫鬧問題,從而緩和醫患之間的關系。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態度和建立良好的口碑,醫院方面不僅要落實群眾文化工作,還應根據此項工作建立有針對性的醫院群眾文化內容,并積極宣傳群眾文化活動,讓醫患雙方能相互了解,以此緩和醫患之間的矛盾。一般而言,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其一,對于醫院醫生來說,應理解患者的求診心理以及自身知識能力有限,當患者提出問題時,醫生應耐心講解。而病人方面,則應理解醫院醫生的實際工作情況,比如病患頗多、工作煩瑣。因此,就需要使用合適的方法,引導病人與醫生站在對方的角度相互理解,推動彼此之間形成情感共鳴,以此防止出現醫鬧等問題。此外,醫院人員還可對患者進行定期慰問,也可制定慰問演出活動,并根據活動主題對場景、服飾提前制定,通過此類方式,將醫院群眾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
工會是為廣大人民群眾維護自身權益和解決問題的機構。因此,工會應將此特點發揮出來,提高自身的維權能力。一般而言,工會可以建立和諧且穩定的勞動關系,為和諧醫院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保障醫院群眾文化活動的有序進行。對此,工會可以從根源上進行維權制度的建設,以此減少醫鬧問題發生。在工會工作過程中,工會人員還應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并進行安撫和鼓勵工作,將溫暖、扶貧等活動落實到位,讓人民群眾真切體會到工會的溫暖,彌補在醫院工作中的不足[4]。在此階段中,醫院也應進行及時有效的反省,將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完善,保障在后續工作中能給患者更好的感受。
要想讓醫院群眾文化工作有序進行,醫院方面還應對員工進行思想文化建設,以此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建立富有特色且有道德素養、時代精神的醫院文化。與此同時,醫院還應根據員工工作情況建立績效考核體系,通過此項體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讓醫院穩定良好發展。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群眾的文化信念感,醫院應基于自身的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積極構建具有本院鮮明特色的權重文化工作體系,引導、督促各科室醫務工作者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使其更好地約束日常醫療服務行為,逐步提升醫院在廣大病患心中的外在形象。在此基礎上,醫院各科室應廣泛采納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意見,制定最適合本科室情況的文化活動建設方案,以確保群眾文化活動得以順利實施,最終達到理想的宣傳、教育效果。
總的來說,在當前背景下,醫院要想穩定良好地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將群眾文化工作落實到位,要將群眾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滿足群眾需求,并將自身不斷優化,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觀念,在保障醫院穩定良好發展的同時,保障醫院群眾文化建設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