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軍 莒縣融媒體中心(莒縣廣播電視臺)
互聯網數字化新媒體給國有企業新聞編輯的發展方向帶來了新視覺、新內涵。要想在新時代更好地把握新聞的走向,讓新聞編輯更符合時代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就要在實踐中從傳統宣傳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轉變思維模式,向數字化新媒體方向轉型。新時代國有企業新聞編輯應不斷創新新聞宣傳內容,要在新聞編輯上持續加強管理,形成體制機制。
目前來看,傳統媒體沒能真正擁有自己的大數據庫,如果簡單地收集數據本身就是對數據的清洗,因此,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根據企業媒體自身的需求,對新聞編輯工作進行標簽化結構化處理,處理后的數據能非常便捷地調用組合再生產,其價值才能有所體現。
目前,國有企業新聞編輯的構建已經搭建完成,但實現理想中的大數據中心、數據智庫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因此,企業的新聞編輯要開展全形態新聞傳播。現在的企業幾乎都能夠形成文字、圖文、音頻、視頻的傳播,但這樣各種形態的產品是相互獨立的,其結果是有大量的重復性工作,所以很難形成量產,更談不上傳播的影響力,這就要求企業的新聞編輯要從創新的思路出發,在新時代背景下,構建快速形成的多形態模式,也就是說文字、音頻、視頻一體化生成,并迅速分發到各個平臺,才能形成高效傳播,從而極大提高編輯的工作效率并充分整合企業的人力資源。
新時代國有企業新聞編輯既要面對日新月異的傳播陣地,又需要在實踐中轉變傳統思維模式,這對國有企業新聞編輯來說,既是一種新挑戰,又是難得的機遇。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和改進宣傳工作思路,要把企業傳統宣傳模式向新媒體傳播轉變,正確把握對傳播方法、傳播內容、傳播時間的審核管理,對系統內各類媒體進行全面登記,把握時機,主動引導,把握大局,主動協調[1]。
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因勢而謀,把握企業黨委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各類陣地作用,著力打造獨具企業特色的宣傳模式,要密切把握新時代新聞宣傳規律,整合各類新聞宣傳資源,進一步完善對內新聞宣傳工作辦法和對外宣傳工作管理辦法。要定期召開新聞宣傳工作例會和座談交流會,不斷加強學習,強化主動“充電”,補齊能力短板,增強責任擔當和爭先創優能力,確保不斷創新內容,推動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不斷創新。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應發掘一線正能量,唱響對外宣傳“好聲音”,讓企業新聞宣傳出“新”出“精”。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在采編過程中,要將筆尖對準現場,將鏡頭對準基層,要反映基層群眾的工作熱情、奉獻精神。要定期組織走基層活動,形成系列報道,及時挖掘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及先進人物,以最快的速度、最質樸的文字、最生動的畫面通過各級媒體、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傳播,大力營造創先爭優氛圍,將正能量帶給黨員群眾,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比貢獻、比效率、比成果、比勤勞、比致富,為企業科學跨越發展鼓與呼。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新聞編輯既要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也必須始終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以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社會思潮,唱響企業發展主旋律。特別是在企業重大報道中,要做到既有溫度又有深度;在重要時間節點上,要做到既有熱度又有高度;在重大新聞事件中,要做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在社會熱點問題上,要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力度。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以獨特的視覺來思考新聞宣傳的發展方向,在對內宣傳上,要做到主動策劃,要著重圍繞黨的二十大、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明創建、企業基層治理、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重點,深挖先進典型、突出事跡、優勢產業、特色實踐活動等工作亮點,要認真策劃專題活動,加強宣傳推介,造濃宣傳聲勢。在對外宣傳上,要做到積極對接,著重借助對外主流媒體力量,加強對外宣傳的共同協作,搭建外宣專用通道,力爭在高端媒體發聲,占據信息時代宣傳制高點,打好新時期的“信息戰”,擴大企業影響面,提升企業知名度。
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攻堅期和發展關鍵期,各種思想相互激蕩。這就要求企業的新聞編輯在開啟新聞傳播途徑時,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用積極健康的思想占領輿論高地,要強化宣傳科學理論,傳播主流價值,引領時代風氣。要在新聞編輯過程中,緊緊抓住企業工作中的重點和亮點,既充分利用企業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又借助社會各類媒體,引領與營造氛圍。特別是在做好一線采訪工作基礎上,要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報道鮮活的人和事,力求在內容上雅俗共賞,形式上喜聞樂見,方法上豐富多彩,要讓干部群眾在創先爭優活動宣傳中感悟黨的理論、升華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
企業的新聞編輯必須堅守新聞輿論工作生命線,加強組織引領,把握宣傳引導,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要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不動搖。這就要求企業的新聞編輯在謀劃轉型發展過程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要把自己融進去、把新聞宣傳融進去。
新媒體的快速興起對國有企業新聞編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面對新媒體來強化企業新聞宣傳與傳播?筆者認為,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在快速發展的媒介面前,及時轉變自己的思維觀念,在管理新聞內容上提升廣泛搜集優質內容與優質作者的能力,以及和作者生產出好內容的主動策劃能力[2]。不可否認,新媒體的崛起也會帶來一些不求真相、只想賺取流量博得“眼球”甚至追求轟動效應的劣質內容。如何鑒別、剔除這類負面新聞,對國有企業新聞編輯來說職責重大。為此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對新媒體聲音進行正確引導,對內容分發權力進行及時轉換,堅守新聞價值觀不能唯點擊率、唯“分享論”。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保證宣傳企業正能量,體現宣傳工作的公平和正義,把企業正能量聲音通過各類媒體傳播出去。要發揮新媒體為企業發展加油助力的作用,就需要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從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視角來強化企業新聞宣傳的契機與突破。
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在實踐中堅守正確價值觀。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責任重大,在謀劃發展方向中,應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新聞觀,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的信念,要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要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做到擔苦、擔難、擔重、擔險。要不怕苦、不怕累,沉淀自我,傳播正能量。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企業宣傳的內容和分發權力在轉換,這就意味著國有企業新聞編輯需要及時轉型,在管理內容時需要具有主動找到優質內容和優質作者的能力,并要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轉型發展更應注重在新媒體上強化文化宣傳攻勢。
面對新時代,企業文化的載體更加豐富,新聞傳播的形式更加靈活,國有企業新聞編輯的影響力不斷加大,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善于尋求這方面的理論,要先找到一個契機、一個方向,先把新聞傳播做起來,充分利用新媒體,從而塑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體系。因此,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在構建新聞傳播內容多元化過程中,應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論,高質量做好企業的宣傳思想工作,要不斷深化企媒合作機制,共同講好國企故事、中國經濟故事。與此同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在構建編輯新思路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好企業新媒體服務大局、創新支撐、引領發展等作用,要以品牌卓著為要素,助力打造軟硬實力一流的現代化企業;要理解運用黨的二十大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以多場景、大縱深、體系化的標準構建企媒融合大格局。
筆者認為,我國企業的新媒體要融合政府、地方媒體,要多方智慧,深化合作、相互尊重、互學互鑒,以高質量傳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隨著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快速崛起,新媒體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多樣性、靈活性、及時性等特點,越來越深地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對企業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企業的傳統媒體產生巨大沖擊。新媒體豐富和延伸了企業傳統媒體的功能,使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形式更多樣、更豐富、更受歡迎,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了更多、更大、更直接的影響。
數字化浪潮中,全媒體傳播體系推動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要想在這種態勢下打造出更有影響力、更具創意的新聞作品,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就要以高質量傳播手段來宣揚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正能量,要構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新媒體賬號,并運用新媒體開展新聞傳播。企業的新媒體賬號應覆蓋社交媒體主流平臺,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通過傳播平臺把企業的好聲音、好形象、好故事對外宣講,形成新聞宣傳的新方陣。要用新媒體平臺打造企業理論武裝“先鋒號”,要增強思想教育引領力,與此同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及時傳遞企業黨委聲音和重要決策部署,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在實踐中總結新經驗,要直面挑戰,在應對危機中逐漸成長壯大。
新時代,國有企業新聞傳播全面承接了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這就意味著在“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新聞編輯應從構建數字采編的高度,從構建數字中國智慧企業建設的主力軍出發,努力成為新聞采編與數字技術融合創新的排頭兵。國有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高度重視自主品牌在企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和價值,以品牌戰略引導并推動數字化轉型,全面啟動企業品牌創新工程,縱深推進品牌建設,塑造政府首選、人民首信的品牌形象,奮力建設科技、溫暖、智慧的一流央企品牌,為行業發展提供新動能,使企業新聞采編用全新的姿態擁抱企業智慧未來[3]。
對企業來講,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但需要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先進行培訓,明白數字化轉型理念之后再開始數字化轉型,并要將數字與文化、數字與經濟、數字與未來高度結合。數字化翅膀扇動,影響了媒體各個神經末梢。這就迫使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充分理解領會當前媒體傳播全流程模式的智能化、數據化,率先擁抱技術、擁有技術,以期在媒體轉型中獲得一種更具前瞻性的戰略。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如果能夠實現在全生態內容中生成宣傳傳播體系,就是一種實戰型戰略。對于過去血液里沒有任何科技基因的媒體而言,這些數字技術的應用卻是一種創新。展望未來,國有企業新聞傳播應更具全數字化、全形態傳播、全場景交互的特質。同時,還應當建立“云空間”“I 賬戶”“移動辦公”“網上學堂”“AI 助手”等欄目,讓企業新聞宣傳適合新時代大環境所需。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在實踐中充分運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要形成“內宣+外宣”“資訊+服務”“官方+民間”的新媒體格局。國有企業新聞編輯在新時代要逐步轉變傳統觀念,思考新發展方向。
筆者建議,國有企業新聞編輯要善管新媒體,努力打造具有企業文化特點的“展示臺”,以此來實現媒體融合發展新突破。企業新聞編輯在企業轉型發展中,應管理好新媒體,只有做到思想轉型、觀念轉變,才能符合時代需求,促進企業編輯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