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重點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該優化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正確寫作,讓學生愛上寫作。文章基于多元化視角,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并提出相應的語文作文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多元化,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元化;小學語文作文;問題;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馬玉燕(1986—),女,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坪莊鄉免古池小學。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總結教學經驗,優化教學策略,嘗試突破以往習作教學中存在的瓶頸,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促進教學方式多元化,還要促進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多元化,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滲透現代教學理念,抓住語文習作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方式和技巧,積累知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1]。
一、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傳統單一,學生缺少寫作思路
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深,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仍然習慣使用灌輸式教學方式,花費大量課堂時間為學生講解一些寫作手法并讓學生仿寫,沒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對于該種寫作技巧是否掌握,是否有內容可寫,這些基本問題沒有得到重視。教師只給學生灌輸寫作方式,導致學生無法圍繞一個寫作話題展開論述,沒有事件可記敘,沒有景物可描寫,思路不清,語言不通,學生出現畏難心理。另外,部分教師過于注重仿寫,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仿寫,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維,難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教學目標不科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啟蒙與發展的階段,部分教師在制訂語文寫作教學目標時,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只顧完成教學大綱要求,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教師在制訂寫作教學目標時,通常情況下會結合考試要求,給學生灌輸一些怎樣寫才能得高分的技巧,教學生一些寫作模板,甚至讓學生統一寫法,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寫作的興趣,處于被動寫作狀態。教師怎樣要求,學生就怎樣寫作,沒有融入真情實感,不僅會限制學生的寫作思維,同時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多元化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寫作素材
積累素材是寫作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果學生單純靠自己的空想去寫一篇文章,就難以寫出一篇佳作。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較為薄弱,且缺少生活閱歷,對于周圍的事物缺少觀察,腦海中并沒有豐富的語言體系,提筆寫作時,不知道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興趣為前提,引導學生閱讀書籍,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積累點滴,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2]。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以“小動物”為話題的作文,題目自擬,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觀察,記錄觀察內容,并整理素材,理順思維,進行寫作。教師以學生喜歡的動物為話題,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動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便于學生觀察。在觀察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張“河馬”的圖片,從它的外形、顏色、生活習性等各個方面給學生介紹,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對所要描述的動物進行觀察,并選擇其中一到兩個特點進行重點描寫,詳略得當。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其他事物,如周圍的花草樹木,身邊的同學、老師以及父母,觀察他們身上突出的特點,促使學生積累多方面的寫作素材,并將這些素材進行整理。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后,在寫相關話題作文時,就可以靈活運用自己積累的素材,寫出優秀的作文。
(二)鼓勵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要想寫好一篇作文,小學生應該做到言之有物,而這除了需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還需要廣泛閱讀,增加閱讀量,通過閱讀積累優美詞句,優化語言體系。
第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熟讀課內文章。教材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師應該利用語文教材內容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例如,郭楓先生的《草蟲的村落》將人們經常忽略的草蟲世界描寫得情趣盎然,充滿人文氣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其反復誦讀,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抄寫喜歡的句子,反復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用心體會大自然的奇妙,豐富學生的感受。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抓住文章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寫作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進一步研讀,明確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么內容,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體會作者精妙的表達。
第二,教師需要注重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學了《草蟲的村落》之后,學生對草蟲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借此機會,教師應推薦《昆蟲記》這本課外讀物,延伸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欣賞《昆蟲記》的精彩片段,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作者是怎樣斟酌詞句的,進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基于課內文章與課外讀物,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有關“昆蟲”的寫作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搜集的資料,展開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一篇作文。
(三)聯系生活實際,抒發真情實感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認為自己的生活平淡、缺少新意,作文沒有內容可寫,也沒有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實感。對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與家長多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狀態,以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有的學生孝敬父母,在家里能夠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有的學生在家里卻什么事情也不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以“認識自我”為話題,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寫作,讓學生自我反省,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此外,針對學生沒有內容可寫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留心觀察上學路上或者外出游玩時看到的人群,比如賣早點的叔叔阿姨、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打掃街道的環衛工人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能力,并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感而發,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活動交流會,讓學生互相分享近期看到的一些社會現象,并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讓他們寫一寫自己的感受,抒發真情實感[3]。
(四)創造寫作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創設多種寫作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第一,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過春節的場景,營造熱鬧、喜慶的氛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回顧自己過春節都會做哪些事情,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讓學生以“傳統節日”為話題進行寫作。第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故事情境。例如,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將聲音、動畫人物與文字等有效結合,將故事內容以動畫片的形式播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閱讀興趣,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續編故事內容。又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紀錄片,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更好地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并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五)采用多元化寫作訓練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要采用多元化寫作訓練模式,開展豐富的寫作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聽、說、讀、寫的有效結合。開展口語表達訓練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大膽、清晰流利、準確、巧妙地表達。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與交流探討會,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其次,教師需加強學生的片段寫作練習。部分教師在布置作文時,直接拋出一個話題或題目讓學生構思,中間缺少片段式練習,學生一時之間可能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作文,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東拼西湊的情況,為的就是達到字數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從基礎訓練開始,加強學生的片段寫作練習,善于捕捉教學中的寫作題材,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教師需加強學生的作文提綱寫作訓練和大作文寫作訓練。當學生逐漸能夠寫出一段段的內容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合理構思、合理布局,理清寫作過程。與此同時,教師應一鼓作氣,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填充內容,開展大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練筆
教師在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書籍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提筆寫作,讓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所以,教師不僅要完成每學期的單元習作教學任務,還應該鼓勵學生對課堂之外的習作內容多加練習。經常寫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促使學生更加注重生活細節。教師要注重每日小練筆或者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將自己當天的所見所聞以及相應的感受記錄下來,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
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部分學生在一開始的日常練筆中,可能只有寥寥幾句話,還有部分學生寫“流水賬”,針對這些情況,教師不能批評學生,畢竟學生嘗試每日練習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語言。只要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所提升。
(七)采用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因材施教
每個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個性與學習特點,教師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及時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為了避免打擊學生的寫作自信,對其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應該委婉地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改正。
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切中要點,評價語言要清晰,不僅要指出學生的優點與缺點,還應該給予其修改意見,為其提供修改思路。教師還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對學生一視同仁,學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其有點進步,就應該及時對其表示肯定,并鼓勵其繼續努力[4]。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摒棄傳統單一的寫作教學方式,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寫作教學方式,突破當前的寫作教學困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合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構思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促使其自主處理寫作中存在的問題,獲得寫作成就感。此外,教師還需要加強指導,積極評價,不斷完善寫作教學方式,提高寫作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雷愛玲.關于多元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2(3):138-140.
[2]韓紅梅.多元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2018(4):102.
[3]李寧波.小學語文作文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4):157-158.
[4]劉世輝.多元化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2018(1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