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相較于傳統的紙筆檢測評價,表現性評價能夠更全面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文章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為例,闡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充分展示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作用。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1-0083-03
一、問題的提出
化學實驗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式,是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實驗素養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目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實驗教學多流于形式,甚至以“講實驗”代替學生的動手實驗。其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過于追求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忽略團隊合作、對突發狀況的處理、科學素養的培養等。其三,教師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仍以紙筆檢測為主,在應試壓力下,學生不重視化學實驗的實踐操作。《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教師應緊緊圍繞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一主旨,注重教學目標與評價目標、學習任務與評價任務、學習方式與評價方式的整體性、一致性設計。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更客觀、明朗地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水平呢?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全方位、多能力的表現作為評價內容,并設計成系統的評價體系表,能更好地反饋學生的化學實驗素養,同時體現科學探究實驗以知識為綱、以素養為本的價值取向。高中化學實驗是將化學知識、實驗技能、學科素養融于一體的重要知識體系,運用學習評價手段可以對教學活動起到反饋和調節作用,同時能夠幫助學生總結反思,記錄學生的成長,起到激勵促進的作用。本文通過舉例闡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充分展示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作用,為同類型學習評價的設計與應用提供方法借鑒。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表現性評價的設計
(一)確定評價的主體和手段
化學實驗是體現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可通過學生自評、小組成員他評以及任課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定。這樣能夠較為客觀、綜合地體現學生在探究實驗中的表現。評價的手段主要為語言評價與評價量表相結合的形式。
(二)設計評價量表內容
1.確定評價任務。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確定實驗探究的主題,并根據實驗內容分層設計逐步遞進的評價任務。具體來說,主要從三個維度來設計學生的表現性評價任務:一是評價學生設計的實驗探究方案是否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二是評價學生在開展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能否遵守實驗室規則、正確選擇和使用實驗儀器、細致觀察實驗現象、客觀記錄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并進行嚴密分析和科學的推導,從而驗證實驗假設和猜想等。三是評價學生實驗探究的最終結果,包括是否獲得正確的結論、完成實驗報告。
2.確立評價目標及內容。著名教育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并細化了每一個教育目標領域。圖1中每一個教育目標領域都有清晰準確的劃分和具體標準的層次表述,為評價目標的分類提供了借鑒。
[ ?綜合
評價][個性化][創新][適應
外顯反應][價值判斷][應用 ?分析][知識 ?領會][接受 ?反應][知覺 定向
機械動作][認知 ? ? ? ? ? ? ? ? ?情感 ? ? ? ? ? ? ? ?動作技能]
圖1 ? ?教育目標領域
為了解決實驗能力與科學素養表述的抽象性、不易測量等問題,通過借鑒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將實驗評價要素分為六個目標層次(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表達與交流”等)、三個評價主體(學生、小組、教師)、兩種評價方法(描述性評價與等級評價),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評價量表。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表現性評價的實施案例
(一)案例呈現——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為例
教學設計流程如圖2所示。
如表1所示是各組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
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
讓學生課前設計好實驗方案,在課堂中進行實驗探究,并記錄實驗現象。小組成員在實驗結束后完成以下評價量表(如表2),針對出現的問題不斷反思,最終優化實驗方案。
(二)評價分析與反饋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主要探究溫度、濃度、催化劑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共同影響,突出“控制單一變量”的思想。結合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和表現性評價量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合理運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對多種因素進行獨立分析。學生發現,進行A、B組實驗時,不能清晰驗證“反應物濃度越大,速率越快”的猜想。實驗的反應方程式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可根據高錳酸鉀褪色的快慢來確定化學反應速率。B組實驗高錳酸鉀濃度不同,因此B組實驗不可行。A組實驗表面上看似控制了“高錳酸鉀濃度相同”,但均為過量,導致反應后1、2組高錳酸鉀剩余量不同,因此也不能準確地由現象判斷結果。根據評價表反饋的信息,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修正,刪掉B組實驗,將A組實驗做如下改進(如表3)。
在本次探究性實驗中運用表現性評價量表,可讓學生更加明確實驗的目的,也讓教師對實驗課堂的掌控更加順利。學生在面對與實驗猜想不相符的現象時并沒有氣餒,反而能勇于推翻原有實驗方案,進行更加細致的推導與分析,不斷完善實驗方案。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精神”等核心素養得到了培養。而學生每次開展實驗所形成的評價量表,最終可匯總成學生的成長檔案袋,里面記錄了學生的成長經歷和豐富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規劃和發展有促進作用。同時,也為教師全面了解和幫助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的內容單一、評價標準絕對化的紙筆檢測評價,表現性評價能夠更全面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破除“唯分數論”評價模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學習習慣,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實驗教學中落地實施。本文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為例,對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進行簡單的探討,并以此為基礎建構“變量控制”的實驗思維模型,幫助學生從實驗操作走向歸納總結,運用模型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提升綜合能力。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鄭長龍.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重大變化及解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9):41-47.
[2] ?房喻,周青.凝練素養 彰顯魅力 高效育人: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1):1-3.
[3] ?黃恭福,鄒海龍,黃利華.基于學生發展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9(5):7-11.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