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麗 孟麗



摘? 要? 信息化時代,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多種多樣,為教學提供便利,目前各個高校都在探討課程思政,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將立德樹人貫穿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構筑三全育人大格局,這值得高校所有教師深思。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3)01-0104-04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長期以來,很多教師認為思政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專業課教師只要講授好專業知識,傳授好專業技能就是一個合格的好老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課程思政對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提出更深層次的思考。
如何在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實施課程思政,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這是對所有高校教師的一個考驗。
1? 課程思政的概述
課程思政是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理念。課程思政具體來講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外的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是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未曾關注到的。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通過課程思政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思政和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簡單地拼接起來,不是課程加思政就實現了課程思政,而是在傳授專業知識的時候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思政教育。這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具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堅定的政治意識,要與時俱進,在更新專業知識的同時,關注時政,使教學內容體現時代性,在知識傳授中注重主流價值觀引領,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內在德性和素養,將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為國家學習、為民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幫助其在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價值和社會定位。
2?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
要實施好課程思政,需要在課程設計中有計劃,在課程實施中有落實,在課程考核中有體現。課程思政的實施可以體現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中。信息化教育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育過程,是目前被很多人認可的一種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的優勢之一就是教育資源豐富、生動、具體。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為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課程思政。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實踐性強,對于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在專業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很多教師仍然感到困惑。其實思政元素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還是比較多的。課前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發布電子任務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自學能力這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體現。課中也有很多思政元素,如路由交換技術課中,通過實驗融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意識培養等;Linux操作系統中融入代碼規范意識,網絡系統安全意識,根據需求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思政元素。在課后可以在考核中體現思政元素,如融入團隊協作精神的考核等。
下面以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筑牢網絡安全基石—0—VLAN技術構建網絡安全”為例,淺談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課程思政融入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考核等。
1)課程名稱:網絡安全。
2)課題名稱:筑牢網絡安全基石——VLAN技術構建網絡安全。
3)授課時數:1學時。
4)適用對象:大二學生。
5)專業(大類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
6)授課時間:2019年5月10日。
7)教學內容:VLAN配置;TRUNK技術、配置;VLAN技術構建小型局域網的案例。
8)教學內容分析:本教學內容選自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核心課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主要培養學生構建網絡安全的一些措施;本教學內容實踐性強,如網絡安全常用的技術手段,是整本書的教學重點。
9)教學背景(學習者特征分析)。
①教學對象:本內容的教學對象是三年制高職二年級學生。
②已學過的相關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路由交換技術。
③已學知識及掌握的相關技能:VLAN原理;思科模擬器的使用;具備了構建最簡單的局域網的能力。
10)教學目標:重基礎,強技能,提素質,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通過教學使學生根據實際需求合理應用網絡設備(二層交換機),構建局域網安全,同時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和分析問題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網絡問題的能力。
①知識目標:懂VLAN配置;熟悉TRUNK配置;會VLAN技術。
②能力目標:根據需求合理應用VLAN技術;根據需求合理配置VLAN。
③素質目標: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勤于鉆研的良好工作作風。
11)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VLAN技術配置;TRUNK技術及配置。
②教學難點:根據需求,選用合適網絡設備,并按需求合理運用VLAN技術,構建安全的局域網。
12)教學方法及手段:項目教學法、小組協作法、啟發式教學法、講授法;如圖1所示,本項目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授課,以項目載體,以學習任務為驅動,采用以學生線上自主探究、線下項目實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實現做中學、學中做,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13)教學流程。教學流程如圖2所示。
下面詳述教學過程。
【課前】引導學生在線自主探究。正式上課前兩天在信息化平臺發布電子學習任務單,具體的、任務單如下:思考題(教學重難點初探);再一次熟悉VLAN技術的工作原理;TRUNK技術是什么?VLAN的配置有哪些?TRUNK的配置有哪些?(注: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涵蓋了本教學內容的所有知識點)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平臺的微視頻、PPT等信息化資源進行自主化探究;為后續教學實施采用合適教學策略奠定良好基礎。
思政元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微課文本資料教材。
教學工具:計算機、手機。
【課中:55分鐘】
1)創設情境引入教學。觀看網絡安全微課視頻,提出具體項目需求:某企業有兩個主要部門,分別是銷售部和技術部,其中銷售部門的個人計算機系統分散連接,它們之間需要相互進行通信,但為了數據安全,銷售部和技術部需要進行相互隔離,現要在交換機上做適當配置來實現這一目標。項目的拓撲結構圖如圖3所示。
教學目的:引入教學內容。
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的意識。
教學資源:微課視頻配置文檔PPT。
教學工具:計算機、多媒體。
2)線上知識梳理。
線上知識VLAN配置:
Switch (config) # VLAN 10
對應本項目配置:
SwitchA (config) # VLAN 10
SwitchA (config) # VLAN 20
教學目的:分析項目的過程中對線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
思政元素:引導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課程思政貫穿在教學過程中)。
教學資源:微課、配置文檔、PPT。
教學工具:計算機、多媒體。
3)項目實戰:小組分組協作完成。教師根據學生電子任務單完成情況進行分組(分組原則每組實力相差不大),共分五組,每組設立項目主管(組長)1名,成員6名,完成課堂提出的項目。各小組利用教師在信息化平臺上發放的學習資源包完成以下工作:各小組分析討論根據項目選用合適的網絡設備;在仿真軟件上,畫出拓撲結構圖,并完成項目配置(在對網絡設備配置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重點和難點);項目測試;導出配置文檔及項目測試上傳信息化平臺;注:學習資源包括項目如何進行測試,小型局域網配置的一些實例(操作微課視頻、配置文檔)、小型局域網構建的課件、小型局域網配置中排錯的常用方法等。
教學目的:小組協作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思政元素: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課程思政貫穿在教學方法中)。
教學資源:微課、配置文檔、PPT。
教學工具:仿真軟件、交換機、計算機、網線。
【課后:5分鐘】
1)點評。各小組派代表對信息化平臺提交的配置文檔及測試進行解說;各小組對每隊的項目進行點評;教師對每隊項目點評,提出每組的優點及改進方向;通過遠程視頻和遠程協助,企業專家在線抽取一個小組的完成項目進行點評。
教學目的:通過完成項目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通過點評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改進方向。
思政元素:規范學生操作,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
教學工具:計算機、手機。
2)拓展提升。作業:鞏固本節課知識,利用課程實錄資源;舉例VLAN在實際生活中的典型應用。
教學目的:引導探索,激發求知欲,在獲得感中不斷提升。
思政元素:求知欲和創新意識。
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
教學工具:交換機、計算機。
從高校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責任更加重大。這就需要教師把握信息化教育背景,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學科前沿,把最新的知識和案例采用信息化手段帶進課堂,才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才能保證課程思政常講常新、常抓常新,達到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技兼修的人才。
3? 參考文獻
[1]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EB/OL].(2016-12-08)[2022-03-05].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