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蘭
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的確是大千世界忙碌奔波中的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詞一句,也能回味悠長。幽幽書香,伴我們走過強漢盛唐,穿過宋元明清,從兒時的牙牙學語,到學堂的朗朗書聲,從字里行間的潛移默化,到夕照余暉的霞光浸染,我們便在這文字的長河里漸行漸遠,一直走向那承載著青春夢想的遠方。
書籍是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當茶余飯后,勞累之余,捧起一本書,一頁一頁翻開去,淡淡墨香縈繞鼻尖, 內心就會有一種純凈的喜悅, 源于自然的生命便會更加純凈、香醇, 仿佛開春時突然發現柳樹抽出了小小的綠芽, 好像深秋時遠望那柿子樹上的一個個紅燈籠般。記得小時候, 每年在屋前剛剛解凍的泥土里埋幾粒牽牛花和鳳仙花的種子, 當看見它們破土而出時, 感覺到的也是這種心情吧。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 卻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淡淡書香就是我們生命長河中不斷沖刷兩岸的朵朵浪花; 我們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 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 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字傳承就是我們生命高塔下堅實而厚重的根基與底色;我們無法把握生命的量,卻可以提升它的質,我們短暫的生命之旅在一頁頁紙張翻過的沙沙聲中逐漸變得絢麗而斑斕。
人最寶貴的東西,一是生命,二是心靈,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一本本書,一頁頁紙,一行行文字,一縷縷愁緒,悄然升起,飄蕩于方寸之間,升華于心靈凈土,于是,這天地,也便隨之安靜了。有人說,人定勝天,以此突出人力的偉大,然而,生于世間,誰又能不受天地大道的束縛呢? 所謂勝天,也許不過是順應規律之后對天地做出的些許改變罷了。
在大自然面前, 人們試著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仿佛一只渾身長滿吸盤的八爪魚,貪婪地吮吸著自然發出的每一聲嘆息, 連滾落腳面的露珠也不放過。前赴后繼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書籍便是一份份思索與總結,為后來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無論是生命,還是心靈。
古今中外,人們對書籍的作用認識非常深刻。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是的,書籍的力量不僅在于閱讀本身,更是我們了解自然的窗口,探索世界的基石,叩問心靈的鑰匙。打開一本書,靜靜地讀著,幽幽地想著,忘記了身在何處,拂遠了時鐘滴答,于是,書香熏沐之中,一個更加完整的“人”慢慢走進了我們的心靈,和我們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歲月如刀,韶華易逝。把握當下,我輩方可自強;淡泊寧靜,韶華不可輕負。習習微風中,斑駁綠蔭下,捧一本書,卸下旅途的勞累,放飛自己的心靈。當你聽到最好的音樂,讀過最好的詩,看到最美的月光,然后不自覺地熱淚盈眶,就像熟了的豆莢,“啪”的一聲,里面有一個真正的自己被打開了。
淡淡書香飄散開來,力量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