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娜
國運之盛衰,系于教育,教育之興廢,系于教師。教師職業的神圣,在于它架設著人才培養的工程,塑造著一個民族的靈魂。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于它面對的不是一臺臺機器,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身心都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孩子。要使他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地培育,要求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在平時的工作中,不能草率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件事,一定要以人為本,心里時刻裝著學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一、立足課堂,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望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塑造的過程,所以,班主任的道德人格以知識、智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心靈力量作用于學生心靈深處,不但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甚至可以通過塑造學生的品德、個性、人格,影響其一生。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處處以身作則、光明磊落、為人師表,這樣才能在學生中產生人格魅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懂得哪是應該做的,哪是不應該做的。
同時,班主任要想在學生心中樹立自己的威望,重要的一條是要把自己所任的課教好。一個好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好老師, 這是一個班主任使學生信服的基礎。所以平時,不論多忙,我總是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在課堂教學中,我把每一句話都進行精心的鍛造,讓每一堂課都精彩紛呈,我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充分發揮,讓每個孩子的個性都盡情張揚。這樣一來,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管理班級就比較容易了。因此,我的要求、我的希望總是順利地轉化學生的自覺行動,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人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訓練, 訓練的內容包括《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中心的養成教育。如: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參觀常規以及路隊常規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 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充滿自信,是學生良好素質的重要表現。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班里有位同學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弱,他一開口說話,同學們就笑。每次在課堂上他朗讀課文,他都緊張得面紅耳赤。我想出一個辦法,讓他讀最短的一小節課文,他順利地讀好了, 后來, 就事先告訴他要讀哪幾個自然段,讓他先練好。一段時間后,他變得自信了,朗讀課文流利了,聲音也洪亮了。同學們也驚訝他的進步,誰也不笑他了。
三、以人為本、關愛發展、弘揚個性
素質教育應時代需要所培養的人才應是高素質的,是有創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質不同的全體學生在各自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盡可能大的提高和發展的同時,更要從人文的高度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加以關愛,努力發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班董雅婧同學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活潑可愛,很討人喜歡,被同學們選為文娛班長,兼語文課代表。開始,她團結同學,工作認真負責,學習刻苦勤奮,每次語數檢測在班級總是名列前茅;在市、區、校舉行的各種競賽活動中總能獲得名次。老師的贊揚、同學們的羨慕、家長的寵愛使她變得驕傲自滿, 漸漸地她學習不那么認真了,和同學們的關系也疏遠了,我發現了,及時找她談話,用中外名人的故事啟發她,引導她辯證地看待自己,正確地對待成功、失敗、表揚、批評。她很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改正了缺點,找回了原來的自己,同學們更加佩服她了。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揚長避短,尤其是在差生的轉化上特別重要。呂麗同學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由于她成績較差,動作慢,班中的同學都不愿和她交朋友。一次,我偶然發現她的手很巧:用紙折出的小動物惟妙惟肖,用剪刀剪出的窗花漂亮極了。
于是,我把她的特長介紹給了大家,同學們很感興趣。
許多同學都向她請教制作手工, 并主動幫助她復習功課。慢慢的,她開朗起來,學習成績進步了,也自信起來。看到她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快樂,我由衷的為她高興。
尊重學生、重視個性發展,還應表現在培養個性,而不是摧殘個性,祖國的花朵應該是千姿百態。班級數學科代表比較驕傲,同學們問他問題,他挖苦同學,因此很少有同學敢問他問題。當我表揚了班長主動幫助別人學習之后,他也想幫助同學解答問題,但沒有人問他,他有一種被冷落的孤獨感。我給他出主意,讓他主動利用科代表之便,為同學解答疑難問題。他欣然在班里組織了由同學輔導的解疑課,不但他上臺講解,還發動其他同學講解,組織同學討論,尋找多種解題思路。班里學習互助蔚然成風。
四、協調關系,建立豐富的信息網絡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 他必須力爭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會上可以請個別優秀家長介紹成功教育孩子的經驗,可以談教改的方向,談本期教學內容及要求,談本期整體情況,進行作業展覽或者談學校對家庭教育的建議均可。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此外,班主任還要通過觀察、與學生談心、干部和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匯報以及聽取來自校領導、其他老師、社會的意見等等途徑,建立起豐富的信息網絡, 隨時掌握與調控學生的思想行為動向。
人們喜歡把教師喻為“園丁”,我愿做一個“園丁”。作為班主任,我只有那么一小塊“苗圃”,但這微不足道的班主任,都有著難以估量的能量———它可以使一個思想尚未成熟的學生經良師引導而升華, 也可因教育的失當而使一個可塑造很大的學生由此而沉淪。我珍惜班主任這點權力,我愿做一個有精湛技藝能賦予學生以生機的好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