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悅琴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有效、先進、便利的教學輔助性工具,能夠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小學數學老師要學會在教學中科學、合理、恰當的運用多媒體。
一、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導入,引導學生快速投入學習
在課堂導入環節,關鍵是吸引學生興趣,一旦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就會把注意力快速集中到學習上。基于此,教師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視頻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動態影像,借多媒體視頻的視聽效果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能促使學生對多媒體呈現出來的課程內容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
這樣一來,學生在看到多媒體視頻的第一時間就會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快速投入學習,以積極、飽滿、踴躍的態度參與課堂,完成課堂教學的順利導入。如“認識時間”一課的課堂教學導入,我通過多媒體視頻展示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相關的各類時間畫面, 包括上課時間、上學時間、放學時間、做作業時間等,把時間這一概念以生動有趣的動態影像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時間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對當堂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快速、積極地投入學習。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符合學情和教情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數學課堂上很多學生總是被動學習,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嚴重不足,一定程度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建議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符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借多媒體聲像營造出來的情境、氛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認真研讀小學數學課程的教材、教學大綱等,對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等有一個整體而正確的全面把控;第二,了解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發展能力、興趣點等,對學情有一定掌握;第三,根據教情、學情以及當堂課的課程內容搜集整理視頻、圖片、音樂等資料,并以教學目標、學習需求等為導向,重新編輯處理資料,使之成為課堂教學可以利用的多媒體課件;第四,課堂上,找準時機播放多媒體課件,借多媒體視頻營造恰當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快樂、積極地進行學習,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觀察圖形(一)”一課時,筆者按照以上幾個方面,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常見物體的一些平面圖片,如桌子、電視、冰箱、拱形橋梁等,創設了一個讓學生觀察圖片并分析這些物體圖形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投入情境積極學習。
三、通過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往往還沒有完全理解數學概念,教師就開始講述下一個知識點,導致學生陷入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進入下一個問題的學習怪圈, 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偏低。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動態形象,把數學知識通過多媒體視頻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以適應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而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實現教學難點突破。如講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內容時,很多學生不能理解這一公式的推導過程,只能死記硬背計算公式。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筆者通過多媒體視頻展示了圓的面積6等分、12 等分、24 等分的過程, 以及這些等分部分拼接成的長方形, 讓學生清楚看到圓的面積等分份數越多,拼接后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進而更好地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四、通過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直以教材、試卷上的資源為主,很少涉及其他資源,雖然能夠滿足教學需要,但是學生接觸的教學資源有限,達不到拓展知識面的效果。由于各種限制,很多教學都沒有辦法達到很好的效果,與此相應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是很好,尤其在教學比較難的課題時更加明顯。多媒體一體機卻為我們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在教學學生理解困難的課時,對此,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課外的一些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如數學文化、名人逸事等,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有價值、新鮮有趣的學習素材,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五、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歸納總結,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小學階段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欠缺, 一堂課下來,往往囫圇吞棗,不清楚學習目標是什么。對此, 授課內容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最后幾分鐘時間, 通過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知道這節課必須掌握的重難點知識是什么。回顧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提問,以加深學生對學習目標的印象。如講“倍的認識”一課時,筆者課堂結束前的幾分鐘,通過回放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一同回顧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歸納總結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課后的深入學習、鞏固復習提供引導。
六、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延伸課堂知識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具有信息容量大、檢索快、傳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多種感覺(如視覺、聽覺)進行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從而加快教學速度,不斷鞏固、深化新知,提高教學質量。如:在一年級教學圖形的有關知識時,我先在網上查找一些關于圖形的小故事,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抓住了他們的注意力,然后再講課本上的認識圖形,這樣他們接受新知識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很快就掌握了圖形的基本知識,還掌握了一些圖形的特性,取得了非常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