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對于教育而言,培養自信自立、胸懷天下的創新型人才,教師責無旁貸。我們已步入互聯網+ 的時代,如何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重塑教育的新生態,下面我談一下個人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教師要創新自己的教學觀
(一)變革課堂中的教學活動的設計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親自實踐、發現、體驗,學以致用,教、學、做合一,開展利于學生創造性發揮的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課堂知識競賽、小組討論、正反辯論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在體驗知識中、運用知識中捕捉到創新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 在《will%people%have%robots1?》一單元中對將來進行預測,學生可以從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進行預測,通過正反辯論。學生事先上網收縮一些資料,視頻或抖音,也可自拍一些視頻來作為理論支撐,教師也可將辯論賽錄成視頻,發到班級群,校媒體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大大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學生有了積極的學習體驗,更激起學習的興趣,并激發其進一步求知的欲望。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能。
(二)鼓勵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通常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等特點。在這種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創造力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環境,而且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比如: 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歷史古跡和歷史熱點辯論賽。物理化學老師也可帶領學生們參觀化工廠、污水處理廠一些社會實踐。學生帶著興趣去查閱資料,并小組完成探究任務。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學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擴大視野、啟迪思維,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而課堂教學未觸及和深入的問題去研究, 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創新教學理念
建立新型民主的師生關系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在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中,才能自由玩耍、學習,才能產生一種心理安全感,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示。這樣的課堂才有生命的激情和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能力才可能施展出來。
1.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要鼓勵學生質疑。懷疑是思維的起點,也是創新的起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解答,更要引導學生生疑、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提問。教師就要善干利用各種途徑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指導學生學會把握思考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會問、善問、能問。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善于設計問題。問題在不于多,在于精、巧、當。教師要善于用充滿新奇性和矛盾性的問題,挑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活思維,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堅持練習, 學生不僅會在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體會到探究的快樂,而且強化了自己設計的問題意識。
其次,創設一個“生惑”的情境。
教師要精心為學生營造一個敢問、善問的寬松氛圍,對學生的各種提問,給予及時、恰當的鼓勵。給學生留出提問的空間。就是在教師設置問題時,也要給學生留有余地,要留出一些內容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才能讓他們去解決自己產生的問題。
教師教書不能被教材所控制,還要激活教材,賦予教學內容新的生命和活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在課改教學目標規定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可以根據學校、學生實際,靈活多樣的用活教材,在規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現在的學生是伴隨著電子產品長大的,他們的數字化能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傳統的教具和教法只能讓學生厭倦,更談何創新。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和其他各種現代化媒體、各種軟件輔助教、演示或虛擬一些現實情景,創設教學情境,增大課堂容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給創新教育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潛力。
4.課堂中要及時評價
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靠對他們學習探索過程的準確評價,在中肯的評價中,學生會增強信心,激發創新熱情。所以,教師要建立多樣化、多層次的評價標準,多鼓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得到成功的快樂、創造的快樂,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會得到不斷提高。
二、創新教師觀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一個更加注重開發人類的資源、潛力與價值的時代。互聯網視域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應該學習多種媒體技術,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教學的需要。其次,教師要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現代教育提倡" 以學生發展為本"、"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的理念,教師承擔著培養學習型人才的重任,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只有學習型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學習型的學生。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必須成就自己,與新課程同行,與學生共同成長。
總之,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學生,就必須有創造型的教師。教師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