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高娟



摘? ?要:根據SOLO分類理論將高中物理曲線運動的學習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然后采用漸進提升的方式,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推送與其學習階段相適應的習題,如此既可啟發其進行深度思考,促進其循序漸進,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持學生對曲線運動主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熱情,進而可不斷加深學生對知識主題的學習。
關鍵詞:中學物理;曲線運動習題;平拋運動;圓周運動;SOLO分類理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0/23-0115-07
在高中的日常教學中,學生經常反映物理課程中曲線運動部分的學習比較困難,尤其是平拋和圓周運動。其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學生對運動學的學習一直局限于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內容;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的、無差別的、機械式的枯燥訓練,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引起學生思維的興奮。按照SOLO分類理論,筆者將曲線運動的習題進行相應層次的分類,并采用漸進提升的方式,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推送與其學習階段相適應的習題,如此既能促使學習者在學習中形成連續思維,并不斷豐富其對曲線運動觀念的認識,又能保持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熱情。
一、SOLO分類理論
SOLO分類理論是由心理學家比格斯提出的,他將該理論稱之為“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比格斯根據SOLO分類評價法將學生對某個問題的學習結果由低到高劃分為5個層次: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拓展結構,其具體含義對比如下:
1.前結構層次:學生對問題基本上不理解,只能給出些許邏輯混亂、沒有論據支撐的答案;
2.單點結構層次:學生針對問題可以想出一個思路,但僅限于此,沒有更多的論據,僅憑一點就去尋求答案;
3.多點結構層次:學生針對問題可以想出多個思路,但無法理清這些思路間的關聯,也沒有辦法對它們進行有機的整合;
4.關聯結構層次:學生不僅可以想出多個思路去解決問題,還能在解答過程中找到這些思路之間的關聯,并能進行合理、有機的整合;
5.抽象拓展層次:學生不僅能夠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問題,還可以深化問題,使問題得到拓展。
按照SOLO分類理論對學習結果五個層次的劃分,筆者將高中物理曲線運動中的中、高檔難度的習題(主要是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也進行了相應層次的劃分?;趯W生已經處于第二個層次(單點結構層次)的情況,就曲線運動中的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等知識主題,筆者精選了相應層次梯度遞進的習題,以期能夠促使學生提升到多點結構層次、關聯結構層次和抽象拓展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