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清,秦 雯,羅偉彬
(1.福建省清流縣衛生計生監督所,福建 清流 365300;2.福建省清流縣第一中學,福建 清流 365300)
近視是一種由于屈光不正造成眼睛只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的癥狀[1-3]。我國中小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其近視的預防和控制尤為重要[4]。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很多學者對學生近視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涉及遺傳、閱讀姿勢不當、燈光照明較暗、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多因素[5-8]。因此,本研究通過對清流縣中小學生近視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研究,了解目前中小學生近視的現狀和主要影響因素,探究青少年近視有效監測和針對性干預的措施,以期為今后我國相關部門制定和完善中小學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報道如下。
清流縣高中、初中、小學三個階段的各年級學生,共1250名,年齡均在6~18歲之間,其中男生650名,女生600名;教學環境選擇在學校。
1.2.1 抽樣方法
2021年福建省清流縣共有20所中小學,其中16所小學(鄉鎮13所,城區3所)、2所初中和2所高中均位于城區;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按照學習的不同階段將研究對象分為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學生三層,于2021年 10月-12 月從清流縣各學校中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和4所小學(城區和鄉鎮各2所)作為研究對象,共選取1250名中小學生進行基本的近視檢測,并調查分析這些學生的近視主要影響因素。其中男生650名,女生600名;高中2所學校400名學生,初中2所學校400名學生,小學4所學校450名學生。
1.2.2 問卷調查
使用自主設計的統一調查問卷,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研究,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閱讀姿勢(經常低頭和偏頭閱讀時間且持續用眼超過1 h)、燈光照明(按照《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2010)、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戶外活動超過2 h)、電子產品使用限制(每天電子產品使用不超過0.5 h)等,排除父母親和家族遺傳性近視情況。
調查人員經統一培訓后進行問卷發放,發放調查問卷時確保老師不在現場,由學生自己理解并現場逐項填寫相關的問題,問卷當場核對回收,由專門培訓后的核對人員統一核查填寫的各項目完整性和邏輯性正確后,視為有效調查問卷的答卷。
1.2.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國際標準視力表法(符合 GB11533 標準)對中小學生視力進行檢測,采用客觀檢查法對屈光檢查,當裸眼視力<5.0 且非睫狀肌麻痹下電腦驗光等效球鏡度數<-0.50 D時,凡單只眼睛判定為近視者即可計入近視人數的統計。
排除標準:白內障、屈光參差、角膜病變、上瞼下垂、先天性青光眼、發育性青光眼、視網膜病變、葡萄膜疾病、眼球震顫、糖尿病及甲亢等與內分泌性相關性代謝病。
1.2.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調查共檢測1250名中小學生,發現近視學生有765名,近視率達到61.2%(765/1250),其中高中生近視率為81.5%(326/400),初中生近視率為70.8%(283/400),小學生近視率為34.7%(156/450),三個學齡階段的學生近視率間存在顯著差異,按照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視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共檢測出男生近視人數有394名,近視率為60.6%(394/650),女生近視人數有371名,近視率為61.8%(371/600),男女生近視率間沒有顯著差異,性別不同對中小學生近視影響率無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中小學生近視基本現狀比較[n(%)]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近視率情況比較分析見表2和圖1,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率呈現總體上升趨勢。6~8歲和16~18歲間學生近視率增長趨勢較緩慢,10~13歲間學生近視率增長速度較快,其中6歲學生近視率最低(4.21%),18歲學生近視率最高(84.73%)。

圖1 不同年齡的中小學生近視率趨勢圖

表2 清流縣2021年10-12月中小學生近視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n(%)]
目前,隨著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的普及,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已受到國家各級部門的廣泛關注和重視[9]。有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顯著上升,例如戴海輝等[5]對上海市青浦區2019年中小學生近視率情況的調查表明,中小學整體近視率達到69.53%,其中高中生近視率(88.64%)明顯高于初中和小學生。劉念等[6]對四川省綿陽市8064名中小學生近視現況調查表明,總體近視率為61.4%,且女生近視率高于男生。本研究結果顯示,清流縣中小學生總體近視率為61.2%,隨著年齡增長,近視率呈現典型的增加趨勢,小學生近視率為34.7%,初中生近視率為70.8%,高中生近視率最高(81.5%),且18歲學生的近視率達到84.73%,這與其他相關研究文獻報道相類似,說明高中和初中,是學生學業加重和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對該階段學生的近視進行積極的干預。此外,本研究調查中的男生近視率為60.6%,女生近視率為61.8%,女生近視率略高于男生,但是差異不顯著(P>0.05),分析原因這可能是由于女生眼球發育相對于男生較快所導致的。
此外,由于中小學生近視率長期居高不下,影響因素涉及多方面,已成為危害兒童青少年視力和眼部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10,11]。韋秀清等[12]通過教室黑板規格、眼保健操情況、讀寫姿勢、電子產品使用、父母近視遺傳、課間和戶外活動等因素研究對江西省武寧縣中小學生近視率情況進行了統計比較分析下,結果顯示這些多個因素嚴重影響著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生。朱穎淑等[7]對新疆克拉瑪依市某區的小學生近視現狀調查研究也發現,看書距離和姿勢、戶外活動、燈光照明等因素對近視率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次主要針對中小學生的閱讀姿勢、燈光照明、戶外活動時間、電子產品使用情況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閱讀姿勢、燈光照明、電子產品使用情況等因素對中小學生近視率的影響產生了顯著差異,而戶外活動時間對中小學生近視率的影響不顯著。這一結果表明,影響中小學生近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戶外活動并不起主導作用,這需要今后我們繼續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
綜上,中小學生是人生長發育和學習的關鍵階段,近視一種嚴重危害兒童青少年眼部健康的疾病,對其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引起了國家各級部門的重視。本研究主要對清流縣中小學生近視流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旨在為后續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