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英
(河南省宜陽縣中醫(yī)院腦病科,河南 宜陽 471600)
目前臨床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較為有效的手段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但由于患者在PCI術中極易出現(xiàn)血栓、斑塊碎片栓塞,故而需以抗血小板藥物輔助PCI治療STEMI患者[1]。既往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為阿司匹林,但由于其是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因此會使得部分患者服用該藥后,易出現(xiàn)心血管不良事件,影響治療效果。而替格瑞洛是一種血小板抑制劑,主要的功效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P2Y12受體,為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介導的血小板聚集,另外,替格瑞洛片除了抑制血小板受體拮抗劑:P2Y12 receptor antagonists外,還可以抑制紅細胞膜上平衡型核苷轉運體濃度升高,腺苷濃度升高能夠額外的抑制血小板,同時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外周動脈的功能,預防冠脈內血栓形成,且其對血小板的抑制是可逆的,對血小板的功能的影響較小[3]。與經典的阿司匹林相比,它見效快,相互作用的作用更小,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替格瑞洛對STEMI患者PCI術中血小板抑制率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前瞻性隨機試驗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進行PCI治療的200例STEMI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各100例。對照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6~60歲,平均(46.85±2.33)歲;病程1~5年,平均(3.64±0.53)年;體重指數(shù)21~25kg·m2,平均(23.93±1.02)kg·m2。觀察組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37~60歲,平均(47.11±3.24)歲;體重指數(shù)22~25kg·m2,平均(23.78±0.96)kg·m2。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對比性。
(1)納入標準:①STEMI患者PCI術中及術后,符合相關診斷標準[4];②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四項及各器官功能正常;③自愿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患者依從性差,認知功能不全;②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消化道出血,繼發(fā)性出血等出血性疾病。③對阿斯匹林和替格瑞洛片藥物過敏;④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感染性疾病。
1.3.1 對照組
PCI術前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A20120237,規(guī)格:100mg)300mg,術后繼續(xù)給藥100mg·次,1次·d,持續(xù)一周。
1.3.2 觀察組
PCI術前口服替格瑞洛片(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93166,規(guī)格:90mg)180mg,術后繼續(xù)給藥90mg·次,2次·d,持續(xù)一周。
(1)血小板抑制率:采用YZ5000型血栓彈力圖儀(某公司)檢測2組患者在PCI術中,ADP和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 Oil,AA)途徑的血小板抑制率。(2)術后1年內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胸痛以及出血等。

治療前,2組患者ADP和AA途徑的血小板抑制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ADP和AA途徑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途徑觀察組血小板抑制率對比
術后1年內,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1年內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n(%)]
臨床認為,STEMI多由冠狀動脈粥樣性硬化所引發(fā),多由情緒激動、寒冷、飽食、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因素亦可誘發(fā)STEMI,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針對STEMI患者的治療以PCI較為多見,并以降低STEMI患者病死率、改善預后為治療目標[5,6]。但PCI對機體有一定的損傷性,使得部分患者經PCI治療后效果不顯著,需采取合理的輔助手段以提升STEMI患者行PCI治療的臨床效果。而阿司匹林是既往較為多見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其可通過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合酶的合成,降低機體內血小板血栓素A2的含量,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進而促進患者康復[7,8]。但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出現(xiàn)再次胸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出血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較口服替格瑞洛片的發(fā)生率較高,預后不良。因此,值得探尋更為有效的替格瑞洛血小板抑制藥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PCI術中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片治療后,2組ADP和AA途徑的血小板抑制率均較治療前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明在STEMI行PCI術中應用替格瑞洛,可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替格瑞洛屬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其可通過結合血小板ADP受體,阻斷ADP受體信號的傳導,從而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進而阻滯血小板的集結[9,10]。此外,由于替格瑞洛可直接對血小板進行抑制,不需要肝臟代謝,使得其起效更快,代謝也快,從而更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11]。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術后1年內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較于對照組更低,表明在STEMI行PCI術中應用替格瑞洛的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替格瑞洛對血小板的抑制具有可逆性,不存在構象改變和信號傳遞,因此不會影響機體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從而對機體的損傷較小,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12]。
綜上所述,在STEMI行PCI術中聯(lián)合應用替格瑞洛和拜阿司匹林,可用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擬制能力,提高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出血風險少,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較高。與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相比,拜阿司匹林與替格瑞洛聯(lián)合用藥,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短期及長期預后,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