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吳 赟,王 雙
(河南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河南省護理醫學重點實驗室/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我國女性乳腺癌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且發病率逐漸呈現年輕化,對該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水平不斷提升,目前臨床中以乳腺癌根治術為主要的治療方法,此外結合相應的生物治療能夠更好的提高治療有效率,手術治療后的護理工作對疾病的恢復也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通過6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實施自我超越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對此類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間,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的患者,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30人,平均年齡(48.36±2.66)歲;平均病程(3.25±1.12)年,觀察組患者30人,平均年齡(47.26±2.01)歲,平均病程(3.22±1.02)年,對比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本次研究可行。納入標準:(1)已經完成乳腺癌根治術;(2)了解研究內容,并簽訂參與協議;(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依從性不良;(2)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3)合并其他惡性腫瘤;(4)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1)創建友好關系:始終以溫柔謙遜的態度服務,耐心幫助患者解決各個問題,禁止出現不耐煩語氣、不耐煩態度等[2]。(2)全程溝通:患者住院期間,護士需和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每天每位責任護士最少和患者溝通一次,一次溝通時間不少于15分鐘,通過雙方有效溝通了解患者、家屬的想法,明確患者與家屬對醫療服務的要求,盡可能幫助患者達成心愿。
1.2.2 觀察組
以對照組為前提實施自我超越理論護理模式,具體內容:(1)組建護理隊伍:成員包括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及護師,落實對組員的培訓,包括乳腺癌根治術后專科護理知識、自我超越理論護理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等,豐富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提高其技能水平,確保所有人員均具備獨立解決相關事務的能力。(2)認知干預:基于信念、認知、評價等內心活動的前提下展開,有利于增強患者的情緒管理能力,學會自我調節,避免情緒波動過大等情況的發生。(3)冥想練習:在爭取患者同意后,為其播放冥想音樂,基于冥想訓練體驗的前提下,不斷增強患者的自我內在經驗覺察,接納自身病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4)自我畫像:可讓患者基于畫圖、語言描述等形式的前提下,對自身個性特點及優缺點描述出來,從而有針對性的展開指導,促使其能夠從內心上省思,加深對自我的了解[3]。(5)支持小組活動:在此過程中,可鼓勵患者參加病友座談會,讓患者間能夠積極的對自身患病及治療經歷進行分享,相互的展開有效交流,旨在從他人的角度,來對自身的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良好人際關系的構建,促使患者能夠主動關心或幫助他人,這對于促進其幸福感的提高起著積極的意義。(6)感恩表達:積極爭取患者親友的支持,讓他們多陪伴患者,給予足夠的關心與關愛,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患者主動對親友表達感激之情,如為家人分擔家務等。(7)結構化會議:護理人員需通過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方式,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并引導其對自身生活經歷進行會議,旨在通過重構往事片段,讓患者思考生活的意義,在回憶美好往事后,有利于激發患者的積極情緒。(8)積極期望:在此過程中,可鼓勵、引導患者基于相關活動的前提下積極面對未來,如可將下周希望的事情一一列出來,增強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對比2組希望水平,Herth希望指數量表(HHI)評估,落實希望水平及心理痛苦嚴重程度的評估,前者評分越高,提示希望水平越高。
對比2組心里痛苦,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后者評分越高,提示焦慮越嚴重,仔細記錄。
有效護理模式落實后,患者的希望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采用自我超越理論護理模式的觀察組,以HHI評分較高為體現,而對照組則相對較低,2組有一定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HHI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經自我超越理論護理模式干預后,其心理痛苦程度有顯著減輕,以DDS評分較低為體現,反觀對照組雖然有所變化,但相對欠佳,2組有一定差異(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2組SAS評分
乳腺癌根治術適用于中老年患者及侵襲胸部的患者,主要作用在于通過手術治療,將整個腋窩處連接胸部的位置進行切除,能夠較為徹底的清掃局部癌腫組織及有癌轉移的腋下淋巴結,從而達到局部治愈的目的。這種手術治療方法優點在于術后復發率低,更好的幫助患者治愈疾病,但同時手術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美觀,直接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創傷[5,6]。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會出現不良情緒,對于此類患者實施自我超越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心理痛苦,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自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