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
建筑企業是市場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建筑企業市場穩定發展,除了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以外,還可以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做出重大貢獻。隨著減稅降費政策逐步推廣落實,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和市場競爭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在減稅降費政策的引導下,建筑企業能夠加強技術研發、提高生產效率、拓展市場份額,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減稅降費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對于建筑企業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深入探究減稅降費政策對建筑企業的影響,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實施目標要求,也有助于建筑企業更好地把握政策機遇,推動建筑企業良性發展。
一、減稅降費的政策內容
(一)增值稅改革
減稅降費是指國家通過降低稅率和減少稅種,以及減少企業各種附加負擔,從而降低企業稅負和社會保險繳費負擔的一種政策措施。其中,增值稅改革是減稅降費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對建筑企業影響最為明顯的一項措施。增值稅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增值稅稅率調整。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下調至16%,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的增值稅稅率由11%下調至10%。自2019年4月1日起,建筑業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由10%調整為9%,屬于國家宏觀調控。②增值稅納稅人范圍擴大。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改為“小規模納稅人”,同時將適用范圍擴大到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下的所有企業,這使得更多的企業享受到了增值稅減免政策。③增值稅抵扣機制優化。從2019年4月1日起,全面推行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即增值稅抵扣多余部分可以留存至下期抵扣或退稅。此外,對于新開辦的企業,增值稅抵扣金額可以更加靈活地調整。增值稅專用發票改為電子發票,開展增值稅發票查驗協助服務,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等。
(二)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
小微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就業的主力軍。為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減輕其經營負擔,2018年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中包含了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入手: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對于增值稅,減稅措施是,對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對月銷售額3萬元至10萬元的小微企業,按照3%的簡易征收率計征增值稅。而對于銷售額超過10萬元的小微企業,則可以按照一般納稅人的規定計征增值稅。對于企業所得稅,減稅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提高起征點和調整稅率結構。2018年起,企業所得稅起征點從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提高到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對于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實行25%的稅率;對于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元至300萬元之間的企業,實行25%稅率,加上適用于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部分的35%的超額稅率;對于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萬元的企業,實行25%的稅率,加上適用于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的35%的超額稅率,和適用于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萬元部分的45%的超額稅率。
(三)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減稅降費政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該政策主要是通過增加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來減輕居民個人所得稅負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新稅法取消了原來的“三險一金”等稅前扣除項目,而是通過增加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來降低納稅人的稅負。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這些扣除項目涵蓋了廣大納稅人的實際生活需求。其中,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對于在城市中租房居住的居民來說,可以減輕一定的租房負擔,提高其可支配收入水平。根據規定,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的額度為每月1500元,年度最高可扣除18000元。個人所得稅中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是指納稅人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可以在稅前額度中扣除其在稅務年度內支付的子女3歲以下的托育費用和其他照護費用。該政策的出臺旨在支持家庭照護服務,降低家庭托育成本,提高家庭生育率。此外,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可以為有贍養老人負擔的納稅人提供一定的減稅優惠。根據規定,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額度為每月2000元,年度最高可扣除24000元。
(四)稅收放管服
稅收放管服是指通過優化稅收征管服務,減輕納稅人負擔,提高稅收征收質量和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具體內容如下:政府對稅收征管流程進行了簡化和規范化,減少了企業在納稅過程中的時間和成本,提高了納稅人的便利性;稅務機關要積極為納稅人提供咨詢、申報等各種服務,提高稅收征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實際上,稅收放管服政策的實施,對于企業而言可以帶來更多的發展紅利,具體表現在稅收放管服通過優化稅收管理流程、減少稅務稽查和審計頻次,降低了企業的稅收成本。稅收優惠政策和稅收征收方式的改革也使企業的納稅負擔得到緩解。稅收放管服建立了多種納稅服務渠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稅務服務,有效縮短了企業辦稅時間,提高了企業辦稅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二、減稅降費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
(一)營改增政策調整
增值稅改革使得企業的稅負有所降低,特別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由于建筑業屬于一般納稅人,享受到了稅率下調的實惠,同時小規模納稅人的范圍擴大,更多的建筑施工企業可以享受到增值稅減免政策。此外,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大的資金流動性和靈活性。
(二)增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
一方面,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可以減輕建筑施工企業的負擔,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例如,對增值稅的減稅降費可以降低企業納稅負擔,讓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此外,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實施也能夠增加企業員工的收入,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
另一方面,減稅降費政策還可以為建筑施工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例如,稅收優惠政策能夠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量,提高企業的信用度,增加企業的融資能力。此外,國家實施的一系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等,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增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
(三)遏制了轉包、分包的不規范行為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還體現在遏制了轉包、分包的不規范行為。以往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為了規避稅收和法律風險,經常將一些工作轉包、分包給其他企業或者個人。這種行為會增加項目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時也會增加工程質量風險和安全風險。而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讓建筑施工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或減免扶持,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壓力。稅收優惠的取得還需要企業遵守稅法和規章制度,促使建筑施工企業更加注重合規經營,減少轉包、分包等不規范行為。
(四)規避重復征稅
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后,對建筑施工企業影響的另一個方面是規避了重復征稅。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經常出現同一項目需要繳納多次稅款的情況。例如,建筑施工企業在購買建筑材料時需要繳納增值稅,而在將建筑材料作為成品銷售時,又需要向購買方收取增值稅。這樣的重復征稅會導致企業稅負過重,降低企業盈利能力。為了避免重復征稅,減稅降費政策針對建筑施工企業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政策明確規定,同一建筑工程發生的多次銷售行為,只需要向最終購買方收取增值稅,避免了多次繳納增值稅的情況;政策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進項稅抵扣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優化,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的稅負;政策也明確了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退稅政策,減少了企業的財務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益。
(五)納稅管理難度增加
一方面,減稅降費政策雖然減輕了企業的稅負,但是對于企業而言,需要掌握政策的具體實施細節,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變化。例如,企業需要對稅收減免政策的適用條件、時間、范圍等進行了解和分析,以便正確把握政策。此外,企業還需要對不同稅種、不同納稅方式的政策差異進行了解和應用,避免因為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造成稅收遺漏或納稅錯誤。
另一方面,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可能會增加稅務機構的管理難度。在政策落地后,稅務部門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稅收核查工作,以避免企業出現逃稅、漏稅等違法行為。同時,由于政策的適用范圍較廣,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稅務部門的工作負擔,進一步增加了納稅管理的難度。
三、建筑施工企業如何應對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影響
(一)簽訂工程承包合同
減稅降費對建筑施工企業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的影響較大,在減稅降費政策實施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在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時需要考慮稅務因素,尤其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減稅降費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稅負,降低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了企業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稅收政策的變化也增加了企業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的納稅風險和管理難度。故此,為了更好地應對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根據稅收政策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比如合理調整合同價格、規范發票管理等,以避免稅務風險。此外,建筑施工企業還可以通過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來降低企業的稅負,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二)加強工程項目發票管理
在工程項目發票管理方面,為了保證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效果,國家稅務總局應加強對工程項目發票的監管,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發票管理規定進行開票,并將相關發票信息報送至稅務部門進行備案。稅務部門會開展定期的發票核查工作,加強對企業開票行為的監督和管理,防止企業惡意逃稅和騙稅行為。如果企業的發票管理存在問題,將面臨稅務部門的處罰和行政罰款,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企業在加強發票管理的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和流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政策變化和市場需求。建筑施工企業要把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背景,積極更新和升級生產技術、設備,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具備更強的核心競爭優勢。
(三)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力度
首先,企業應加強會計核算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稅法規定的會計核算原則進行會計核算,并建立健全財務檔案,保證財務賬目真實可靠,減少會計差錯和漏繳情況的出現。其次,企業應完善財務管理,制定合理的財務預算和經營計劃,并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審計機制,對經營成果和經濟效益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財務風險。最后,企業應加強風險控制,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強對資金流向的管理和監督,尤其是要加強對資金收支的審批和監管,最大程度規避財務違規行為的發生。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加強內部控制,這不僅是對企業納稅合規的要求,也是企業規范經營、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四)設立增值稅明細賬
減稅降費政策實施背景下,為了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需要依據政策內容設立增值稅明細賬。在提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會計賬戶基礎上,實現經濟業務往來全面記錄,賬目核算更加精細,反饋企業收入和支出,為后續應繳納稅款核算提供支持。在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中,對于價外稅和價內稅分別錄入到系統中,降低財務賬面額度,提升財務數據精準度。
結語: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帶來了深層次的影響,直接關系到企業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業加深對減稅降費政策的認知和理解,在此基礎上積極優化企業經營管理,并加強信息化建設,旨在更好地應對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挑戰,維護建筑行業發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