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玲 畢生龍 何玉婷 劉素清
人工流產術是婦產科較為常見的手術,主要用于妊娠10 周內的孕婦,利用負壓吸引原理將子宮內胚胎組織吸出體外,達到終止患者妊娠的目的[1]。但手術操作對子宮及子宮頸的刺激較大,子宮頸擴張、子宮收縮等均會引起患者疼痛,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反射性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引發人流綜合征,增加手術風險[2]。因此,如何充分鎮靜、鎮痛是目前人工流產術中研究要點。丙泊酚是臨床較為常用的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蘇醒迅速等優勢,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應用較為廣泛[3]。但丙泊酚鎮痛效果較弱,常需聯合其他鎮痛藥物,可能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因此,臨床仍需探尋其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經皮穴位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一種以中醫針灸理論為基礎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簡單、鎮痛、鎮靜、無創等優勢,近年來在手術麻醉中應用較為廣泛[4]。故考慮將TEAS 聯合靜脈全麻用于人工流產術中可獲益。鑒于此,本研究探討TEAS 聯合靜脈全麻在人工流產術中的鎮痛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21 年6 月—2022 年3 月贛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自愿施行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150 例。(1)納入標準:年齡18~38 歲;停經時間28~40 d,且經超聲檢查、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宮內妊娠;避孕失敗、非自愿妊娠而要求終止妊娠;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為Ⅰ、Ⅱ級[5]。(2)排除標準:長期服用鎮痛、鎮靜安眠藥物;對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合并精神性疾病;術前服用藥物、先兆流產致子宮口擴大;合并明顯困難氣道;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合并凝血功能障礙;皮膚破損無法進行有效固定;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合并癥。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三組,分別為A 組(n=50)、B 組(n=50)、C 組(n=50)。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三組手術均由同1 名婦產科醫生實施,術前8 h禁食,術前4 h 禁水,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持續吸氧,氧流量為3 L/min。
1.2.1 A 組 采用丙泊酚進行靜脈全麻:靜脈推注2.0~2.5 mg/kg 丙泊酚(生產廠家: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842,規格:20 mL∶200 m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進行人工流產術,術中持續微量泵入5 mg/(kg·h)丙泊酚以麻醉維持;若發生體動反應,追加0.5~1.0 mg/kg丙泊酚。
1.2.2 B 組 采用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靜脈全麻:靜脈推注2 mg 地佐辛(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329,規格:1 mL∶5 mg),注射完畢后3 min 靜脈注射丙泊酚,注射劑量、麻醉維持、追加劑量同A 組。
1.2.3 C 組 采用TEAS 聯合丙泊酚靜脈全麻:取患者兩側合谷、內關穴,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后,采用韓氏疼痛治療儀(HANS-100A)進行TEAS,疏密波為2/100 Hz,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20 min后靜脈推注丙泊酚,注射劑量、麻醉維持、追加劑量同A 組;手術過程中持續進行電刺激,直至手術完成。
(1)血流動力學:于術前(T0)、術中宮內吸引時(T1)、手術結束時(T2)采用心電監護儀(生產廠家:德國飛利浦,型號:M8001A)檢測三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水平。(2)麻醉情況:比較三組丙泊酚用量、蘇醒時間,以及呼吸抑制發生情況,并于術后30 min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三組疼痛程度,總分10 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6]。(3)不良反應:比較三組術后6、24 h 內惡心、嘔吐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檢驗,多時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對比(±s)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對比(±s)
組別 年齡(歲)孕次(次)停經時間(d)A 組(n=50)27.36±4.62 2.05±0.63 32.12±2.16 B 組(n=50)27.62±4.18 2.21±0.68 31.62±3.63 C 組(n=50)28.62±4.89 2.35±0.71 32.45±2.48 F 值 1.058 2.479 1.092 P 值 0.350 0.087 0.338
三組T0時的HR、MAP、SpO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T1、T2時點HR、MAP、SpO2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T1、T2時點的MAP 水平均高于T0時點,SpO2水平均低于T0時點,A 組、B 組T1、T2時點的HR 水平均高于T0時點(P<0.05);T1時點C 組、B 組HR、MAP 均低于A 組,SpO2均高于A 組,C 組HR、MAP 均低于B 組,SpO2均高于B 組(P<0.05);T2時 點C 組HR、MAP 均 低 于B 組,B 組均低于A 組,C 組SpO2均高于B 組,B 組高于A 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

表2 三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
*與本組T0 對比,P<0.05;#與本組T1 對比,P<0.05;△與A 組對比,P<0.05;▽與B 組對比,P<0.05。
組別 HR(次/min)MAP(mmHg)T0 T1 T2 T0 T1 T2 A 組(n=50)80.36±4.12 90.30±5.05* 94.36±5.36*# 83.65±5.32 94.42±5.87* 97.41±5.89*#B 組(n=50)81.21±4.39 86.15±4.28*△ 89.14±4.89*#△ 84.11±5.11 90.36±5.96*△ 93.14±5.21*#△C 組(n=50)80.87±4.58 82.58±4.11△▽ 84.06±4.21△▽ 84.56±5.69 86.36±4.63*△▽ 88.41±4.15*#△▽F 值 0.480 36.881 56.542 0.358 81.589 38.454 P 值 0.620 0.000 0.000 0.700 0.000 0.000組別 SpO2(%)T0 T1 T2 A 組(n=50)98.87±1.02 94.32±1.25* 92.65±1.36*#B 組(n=50)98.78±1.10 95.25±1.08*△ 94.07±1.78*#△C 組(n=50)98.62±1.21 97.18±1.19*△▽ 96.08±1.38*#△▽F 值 0.648 77.017 65.575 P 值 0.525 0.000 0.000
與A 組、B 組相比,C 組丙泊酚用量更少,VAS 評分更低,與A 組比較,B 組丙泊酚用量更少,VAS 評分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A 組、B 組相比,C 組蘇醒時間更短,與A 組相比,B 組蘇醒時間更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B 組相比,C 組呼吸抑制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麻醉情況對比
三組術后6 h 惡心、嘔吐發生率及術后24 h 惡心發生率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三組嘔吐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B 組相比,C 組術后24 h 嘔吐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子宮受交感神經支配,且神經主要分布于子宮頸口,而手術操作刺激可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胸悶、血壓降低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7-8]。因此,臨床需重視對行人工流產術患者的麻醉工作。目前,人工流產術多于患者麻醉狀態下完成,靜脈全麻是其中較為常用的麻醉方式,但術中需擴張子宮頸,并于子宮腔內操作,部分患者疼痛耐受度較低,單純靜脈全麻無法滿足患者對麻醉的需求[9-10]。因此,臨床需采取其他有效、安全的麻醉方式。
本研究結果提示,TEAS 聯合靜脈全麻可穩定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分析原因,丙泊酚發揮作用較快,且患者蘇醒較快,麻醉深度可控,但其鎮痛效果較差,主要發揮鎮靜作用,單獨用于術中麻醉效果較差[11-12]。而地佐辛作為κ 受體激動劑,能夠阻滯疼痛傳導通路,發揮較好的鎮痛作用,但與丙泊酚聯用,可能增加患者呼吸抑制風險[13]。TEAS 將經皮神經電刺激與穴位結合,以針灸理論為指導,通過對不同穴位的刺激,發揮較好的鎮痛作用[14-15]。研究表明,中樞性阿片肽主要分為強啡肽、內啡肽、腦啡肽,通過對穴位進行不同頻率的電刺激,釋放不同阿片肽,可產生強效鎮痛效應,提高患者疼痛閾值,有效發揮鎮痛效果[16]。將其與丙泊酚聯合應用,可有效發揮鎮靜、鎮痛作用,穩定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促使手術順利進行。
本研究結果顯示,TEAS 聯合靜脈全麻丙泊酚用量更少,且患者蘇醒更快,疼痛感更低,呼吸抑制發生率更低。分析原因在于,刺激合谷穴具有行血、理氣、調氣等功效,經皮電刺激合谷穴可促進內啡肽的釋放,有效鎮痛;刺激內關穴可疏通經脈氣血,促使經氣順暢,有效發揮鎮痛鎮靜效果;術中鎮痛效果良好,可有效減少丙泊酚用量,患者蘇醒更快,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發生率[17-18]。最后,本研究對三組術后不良反應進行觀察,結果顯示,TEAS 聯合靜脈全麻安全性較好。原因在于,內關穴作為人體八脈交會穴之一,與五臟密切關聯,對呃逆嘔吐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刺激內關穴可發揮理氣降逆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TEAS 可改善人體內環境,提高免疫功能,鎮痛安神,有效減少患者惡心、嘔吐,安全性更好[19]。
綜上所述,TEAS 聯合靜脈全麻可有效穩定人工流產術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增強麻醉效果,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