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雯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徐州 221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要立足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學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這一論斷不僅進一步明確了課程思政在高校學科建設中的重要價值,也有利于促進教學實踐的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是培養學生美育素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舞蹈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既能夠增強教育教學的專業性和系統化,也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有效地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政元素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從課程教育教學內容的完善出發優化教學方式,既豐富了舞蹈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也能夠通過舞蹈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來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價值,能夠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提供高質量的教師人才。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是推動思想政治與專業課程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將日常專業課程中的隱性教學元素和顯性教學元素相結合,通過多樣化的品德教育來豐富舞蹈課程,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舞蹈課程的重視水平,對于實現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學目的具有重要的推動價值[1]。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主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要任務,在這一教學階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既是強化教學要求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專業體系發展健全的根本要求。新形勢下思政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強思政資源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來增強教學效果,深入做好學科、專業與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協調配合。學前專業舞蹈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將這一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既能夠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建立系統完善和層次分明的教育教學體系,也能夠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新時代下強化思政教育價值,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效果的重要實踐路徑。
學前幼兒剛剛接觸社會,對于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再加上這一階段的幼兒大腦處于快速的成長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于幼兒發展的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加強課程思政的建設能夠有效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理念,讓教師嚴格地遵守師德師風,這樣在提高教師對學前兒童影響程度的同時,也能夠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力量。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存在注重技術掌握和實踐鍛煉,而忽視理論知識的問題,這種問題勢必會影響思政教育教學效果,而課程思政的建設能夠將思政教育元素與舞蹈專業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通過挖掘舞蹈背后的隱性思政元素來提高教學水平,從而引導高校學生梳理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實現高校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科學構建[2]。
思想政治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的融入不僅需要教師結合思想政治的具體內容來進行詳細化地教學,還需要結合舞蹈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思政意識。然而從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思政的建設現狀來看,教師在日常舞蹈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缺乏隱性思政教學理念,導致思政教育內容在舞蹈課程中的融入具有單一性,無法實現兩者教學內容的結合和互動。再加上很多舞蹈教師單方面認為舞蹈課程與思政課程沒有聯系,在日常教學中也無法找到思政教學與舞蹈教學的融合點,這些問題都是由于教師對于舞蹈思政教育教學功能認識不足導致的,再加上教師大多數都具備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重學生舞蹈技能的培育,忽視了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道德素養教育,導致課程思政的建設效果不足[3]。
舞蹈背后所承載的創作背景和時代背景都能夠作為思政教育的融合點來發揮課程思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舞蹈課程和思政課程的學習興趣,豐富課程思政建設。然而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往往只是將思想政治元素灌輸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在舞蹈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深刻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自身的思政素養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些問題都是由于教師對于舞蹈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足導致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學內容與思政教學內容缺乏融合性和協調性,既無法在舞蹈課程教學中找到思政元素的滲透點,也無法利用思政教學元素來增強舞蹈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了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思想政治素養,同時也無法引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不利于課程思政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高職階段的學生處于接觸社會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為學生的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因此在舞蹈專業課程建設中加強思政教育至關重要。然而從目前學生的思政意識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僅僅將思政課程當做一門選修課,既沒有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缺乏學習內驅力。這種學習氛圍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很容易忽視自身日常行為習慣的科學養成,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發展困境。如果沒有教師的科學引導,很多學生會出現生活懶散,學習不思進取的情況出現,不利于思政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科學滲透。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政教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政治性,對于自己就業沒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這些問題都是影響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強重視來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習主動性。
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學歷,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更加注重,尤其是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在這些要求的引導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體系中需要將思政教育作為一個重點來加強教學,然而現階段的舞蹈課程建設現狀來看,受崗位職業素養教育培育不足等方面的影響,思政元素在舞蹈課程中的融入存在較大的困難,教師在教學方法以及舞蹈課程評價體系地完善上也沒有將思想政治元素作為一個衡量標準來開展教學,使得舞蹈教學中思政教育元素相對缺乏,既無法滿足現代幼兒園教育發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培養水平和專業能力建設[4]。
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開展舞蹈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中,需要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思想道德的培育相結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全面發展,有效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一方面,教師需要充分關注國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來挖掘思政元素,為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梳理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在重視學生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同時組織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在訓練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一來,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交流,教師能夠積極有效地改變教育理念,豐富思政教育元素在舞蹈專業教學中的融入,進而強化學生舞蹈技能和思想素養的綜合全面發展。
思政元素包含的內容豐富多樣,在開展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充分地挖掘舞蹈藝術背后的思政元素,也可以通過加強紅色文化的融入來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紅色歷史從,從而實現愛國情懷的有效培養。一方面,教師在認真領會課程思政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來選擇一些紅色舞蹈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感悟愛國情懷,也能夠通過舞蹈創作背景的歷史學習來增強愛國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將《情深意長》這一紅色舞蹈作品作為教學資源來深度把握,引導學生對百年黨史奮斗歷程進行學習,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增強學習主動性,從而為思政教學元素的融入和教學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舞蹈表演過程中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增強學生對于舞蹈的情感體驗,在日常排練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充分地揣摩舞蹈任務背后的心理活動,也能夠在特定的教學背景下理解革命先輩們的大無畏精神和愛國情深,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更加飽滿,也能夠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深刻體會紅色舞蹈背后的藝術價值,對于優化課程思政的建設效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5]。
課程思政的建設既需要教師結合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也需要教師結合舞蹈專業的教學實際來豐富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一方面,教師應當結合教學要求創新教學內容,結合舞蹈技能的掌握情況來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吃苦耐勞的毅力,這樣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增強自身對于課程思政的整體認知,提升思想道德素質,也能夠實現專業技能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民族舞蹈《奔騰》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更加全面的舞蹈技能,也能夠通過對民族舞蹈的學習來感悟其中的人文特色,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結合舞蹈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很多舞蹈本身或內斂、或豪放,教師在選擇舞蹈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創設良好的舞蹈氛圍,引導學生帶入舞蹈角色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在教學互動中不僅能夠感悟舞蹈背后的優秀品格,也能夠實現自身道德素養的進一步培育[6]。
舞蹈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了豐富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育,在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地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既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舞蹈知識應用能力,也能夠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前兒童專業的實際情況來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加一些文藝演出和基層文化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從而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思政教學內容來設置一些主題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引導學生結合活動主題對舞蹈進行編創,這樣在不斷地創新過程中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也能夠通過團隊合作與交流來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是鍛煉學生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發展的重要實踐路徑。
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舞蹈課程和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需要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來實踐,主動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教育交流平臺,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能夠通過增強教學引導,加強學生舞蹈實踐的方式來增強思政教育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舞蹈種類的不同設置各種各樣的舞蹈社團,讓學生在參與舞蹈設計和創作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僅能夠強化師生互動,也能夠在社團建設中科學有效地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對于增強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交流來構建教學平臺,這樣學生既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教師和學校也能夠牢牢地把握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對于提高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實現舞蹈課程和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舞蹈課程與思政教育具有緊密的聯系,需要教師結合新時代下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來創新舞蹈課程教學方式,以課程思政這一教學方式來優化和調整思政教學實效,引導學生在培養專業技能的同時實現思想政治素養的有效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為時代發展培育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