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剛 合肥健輝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高新技術企業自2016 年被稅務局、財政部、科技部聯名認定,以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為研發主體,實現對高新技術的深度研發,呈現致密性特征,在我國技術發展領域具有重要作用。為保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在企業資源均衡配置下增強技術創新力,對研發費用會計核算工作予以改進,便于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管理水平,切實緩解項目稅負。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可分為多項,且以前兩項為重點核算名目。即人工費、材料費、設備折舊費、制造分配費用、無形資產攤銷、其他支出費用。只有會計人員明確核算重點,方能取得滿意的會計核算結果。所謂人工費是指企業在高新技術研發項目中,其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其他項目參與人員的薪資津貼、福利獎金以及保險公積金支付費用。為保證研發高新技術期間,各人才能夠“各盡其用”,需充分保障人工費的充分支付,并在部門溝通與協作下,維持人工費支出均衡性,進而集聚研發人員的工作動力。會計人員除了要對人工費予以核對、分類、分析外,還要注重材料費的合理核算。實際上,高新技術研發項目往往需要有關人員提前購置技術研發所需材料(模具、配件等),此時會計人員需對材料支出詳情加以核算,提升研發費用支付合理性。折舊費以及制造分配等其他支出費用占比相對較小。如項目研發期間支出的水電費以及差旅費等,諸如此類研發費用都要求會計人員展開深入核算,實現“實報實銷”,促使每一筆研發費用都能用于實處,幫助企業節約研發成本。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階段具有深遠影響,其深刻意義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搶占國家扶持先機,高新技術企業多具有獨特的高新技術研發成果,而研發費用會計核算與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幫助企業搶占國家款項扶持先機。對于高新技術類企業,在其開設高新技術研發項目時,往往需要前期投入較高的研發資金,依據國家政策繳納稅費,導致企業發展期間面臨嚴峻的資金運作問題。若加強核算管理,能輔助企業快速掌握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細則,而后在會計核算管理中精簡研發費用,充分得到國家對高新技術研發項目的支持。所以,在國家普遍頒布企業扶持政策前提下,會計核算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對國家的政策更加敏感。
2.優先配置企業資金,高新技術企業主要以高新技術研發項目為投資盈利主體,而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能保證管理者深度掌握客戶需求,并實現研發費用的合理分配,繼而強化研發資本。
3.有效應對研發風險,高新技術企業與其他運營性質的企業比較,本身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在難以謀求研發成果前提下,將遭受破產或投資失利風險,限制企業長遠發展。若強化核算管理,可提升資金規劃合理性,有效消除資金損耗,幫助企業積極應對資金風險[1]。
就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與管理結果予以分析,可發現仍然面臨一定的瓶頸與挑戰:(1)歸集不準確,在綜合整理研發費用賬目信息時,缺少獨立性,且加計扣除名目管理不當,導致研發費用未得到與之匹配的歸集口徑處理;(2)流程不清晰,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事項相對廣泛且復雜,目前部分會計人員未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在工作流程中缺少一定標準性,進而阻礙企業發展;(3)內控不到位,會計核算管理本身需要企業內部人員操作,在缺乏可靠的內控保障時,將降低管理質量,也會增加賬目混亂、核算不科學風險;(4)制度不細致,高新技術企業除研發費用外,還包括對外技術性勞務費用、科技開發準備金等費用細則,若僅從全局管理層面出具制度,將無法為會計人員提供專項指導,顯然在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內容及其適用性上仍有不足。據此,高新技術企業有關人員應圍繞上述難題明確優化方向,以求在良好的會計核算與管理環境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能長期處于可控、可管、合理使用狀態,促進企業良性運作。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事項,要求會計人員明晰歸集核算口徑,為深化歸集核算功能,抑制分散核算的后果,會計人員應加強歸集核算專業知識的有效學習。通常情況下,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具體目的是全面掌握研發項目支出細則,結合現有資金能力預判項目繼續開發情況。而在認定口徑歸集處理中,會計人員可在核算中知曉企業技術研發實力程度。至于加計扣除口徑可在歸集核算中根據加計扣除細則確定符合加計扣除標準的相關項目。
如針對人工費加計扣除口徑的確定,會計人員應整理高新技術研發項目研發人員的保險費(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勞務費,而對應的材料費泛指直接消耗及其燃料動力費、試驗模具、工藝設備開發、試件檢驗費用,這些具體歸集核算資料的匯總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依據,應圍繞該歸集口徑標準履行崗位職責。需要注意的是:房屋租賃費應納入非加計扣除范疇。只有會計人員深入了解歸集口徑,才能有序完成核算任務[2]。
此外,會計人員還要準確制作研發費用會計憑證,以便用于留存。借鑒某生物科技公司在歸集核算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在其高新技術研發階段,合計30 萬元研發人員工資,且用工時分配的研發費用為12 萬元,此時在借貸名目中應以借:人工費12 萬元、管理費18 萬元,貸:職工薪酬應付款項30 萬元予以記錄。而且會計人員需按照工資標準準備考勤表、研發工時記錄表、人員清單、工作發放記錄表等資料。而在材料費中購置50 萬元材料,其研發生產費用5 萬元,研發部門領用20 萬元,此時按照進項稅額繳納增值稅,其借項稅費8.5 萬元,原材料50 萬元,貸項58.5 萬元,借項生產成本5 萬元,貸項原材料15 萬元,并按時遞交領料申請單、原材料出庫單、立項書、材料使用記錄表等資料,以此在會計人員整合資料、對照借貸款項信息時,制作與實際研發結果相一致的會計憑證,進而在會計人員歸集核算口徑的標準化執行下,獲取準確可靠的核算結果。管理者針對歸集核算口徑也要積極評估各資料真實性,協助會計人員有方向性完成歸集核算任務。
針對研發費用實施會計核算,應進一步規范會計人員的工作流程,使之在清晰認知下按照既定流程獲得滿意的工作成果。
首先,會計人員應先行從全局視角,結合研發項目開設進程確定大體方向。即高新技術企業在確立技術研發項目后,需先行建立項目組,并在內部或外聘人員的參與下推動項目進展,且項目組織多涵蓋技術、總管理、財務以及生產等崗位,在技術研發、生產、提交等過程中,每個參與人員都具有明確的工作內容。而后需對研發項目予以確認,包括組織結構的分配、項目在財務核算系統中的增設、費用分配籌劃等。之后會計人員需細致開展核算事項,并準備基礎資料,實現對研發費用相關支出情況的精準核算。只有會計人員了解整個項目的研發程序,才能為會計核算事項的落實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會計人員在處理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事務時,應當設置單獨的核算賬本,避免與其他賬目信息混淆降低核算實效性,且注重各項目的獨立性,在企業每次開設新研發項目前,需開設專門的賬本用于記錄該項目研發支出情況。因每位研發人員對應的研發工時不同,意味著人工費分攤情況的差異性。所以,會計人員需單設“研發工時費用”條目,更清晰地在該條目記錄下掌握會計核算要點。
最后,在對研發費用予以會計核算處理時,還要按照不同層級核算科目設置方式,幫助會計人員梳理工作思路。即結合費用類別設立一級科目。至于其他研發款項列入三級科目,進而在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中,待研發項目成功獲得自主知識產權資質后,可以將先期研發成本轉化為企業無形資產。對此,會計人員需要按照既定工作流程,圍繞項目研發進度充分收集有關資料,并做好封存管理工作,便于在盈利后各研發項目費用資料都能得到統一管理[3]。
要想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管理水平,企業負責人應對財務部、研發部等相關部門提出明確的內控管理要求,以便為研發人員灌輸“嚴于律己”的職業精神。同時,在內控管理層面還要提升會計核算時效性。因企業高新技術研發項目涉及的研發周期較長且研發支出款項較多,若會計人員針對研發費用未能控制好核算效率,將增加后期核算難度。所以,會計人員應就技術研發項目的研發難度、資金需求等要求出具預算管理方案,每一項研發支出費用都要符合預算標準。若出現超預算情況,管理者應聯合會計人員對超預算原因進行解釋說明與分析,若確實屬于必要性支出,可以考慮調整預算任務,繼而在預算管理中提高會計核算效率。
另外,會計人員在對不同層級核算科目予以管理時,應在管理者的引導下規范會計核算行為規范性。尤其在接受稅務局查證時,會計人員應及時為其提供所需賬本,始終在管理者的內控管理下消除無效核算風險,激發會計人員工作職能。結合相關規定,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核算管理環節,管理者應對會計人員加計扣除核算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始終參照標準的加計扣除認定依據確定核算范圍。通常情況下,高新技術企業若年銷售額低于5000 萬元,則研發費用占比率應高于5%,年銷售額在5000 萬元到2 億元以內,其比值最小值為4%,而超過2 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應保持至少3%的研發費用。為提高企業研發效益,理應控制好研發費用分配比值,保證在內控管理環境下,研發費用實現均衡配置,助力企業及早完成高新技術研發成功任務。基于此,從內部控制層面深化管理職能,既能對內部人員起到規范指導作用,又能提高研發費用核算標準水平。會計人員應參照研發費用多項工作內容,在內控管理舉措落實中深刻彰顯崗位價值,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4]。
高新技術企業應針對研發費用制定專用會計核算管理制度。以往在統一頒布的基礎會計核算管理制度中,多以會計憑證的編制、會計記賬管理等適用范圍廣泛的條文為標準。為促進會計人員深知崗位職責,理應對現行制度予以完善,并出具高新技術研發費用會計核算制度。
此處以某企業制度為例,在專項管理制度中,以高新技術研發項目為核算管理主體,并確保在項目研發階段實施“責任制”,且項目負責人應承擔項目進度、成本、成果及其質量管理職責;企業財務部會計人員應以開支控制、預算執行、費用核算為主要責任;在研發費用申報環節,其費用的申請以及報銷,都要在研發范圍內合規操作,而且在預算范圍內合理使用研發資金;研發項目購置的器材設備等應符合采購程序,物資入庫領用也要滿足企業資產管理標準。
同時,在專項制度中還要明確闡明研發費用核算范圍及其加計扣除核算要求。其中核算范圍包含上文提到的“五險一金”“工資”等研發費用[5]。在項目研發階段,可專為加計項出具核算制度,在制度中需予以闡明:會計人員在核算事項中應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處理研發費用;在輔助賬本設置后,需妥善整理加計扣除項目研發費用,若該年度有多個研發項目,應根據分攤工時占比予以合法性分攤;在難以區分項目研發與開發支出款項時,該款項應納入當期損益名目中。會計人員及其管理者應持久性遵循專用制度要求落實崗位職責。在研發支出實現資本化與費用化期間,應如實記錄、如實核對,在制度導向下優化核算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包含人工費、材料費、設備折舊費用、制造分配費用等研發支出費用,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應注重研發費用會計核算準確度。為進一步彰顯會計核算與管理實踐價值,應從歸集核算口徑、會計核算流程、核算管理內控職能、專項管理制度等方面著手,以便在會計人員標準化核算與管理者的全方位管理下,高新技術企業逐漸擁有更堅實的創新研發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