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紅敏
摘要:聽說讀寫中的“寫”,作為一種主要的表達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部編教材中也有體現,從每單元的習作到專門的習作單元可見一斑。本文從習作體系及習作教法方面做初步探討。
關鍵字:習作 寫人 教法
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本教材都會有專門的習作單元,這說明了習作的重要性,體現了對聽說讀寫中的寫的訓練,緊緊圍繞課標中對習作的各階段要求。
一、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習作體系
部編教材對習作體系的安排也是呈現序列化的。三年級要求的是習作的基礎,即觀察和想象。習作訓練要素是觀察和想象,并且能夠記錄,把觀察到的記錄清晰,把想象的寫成故事。四五年級訓練習作的不同文體,包括寫事、寫人、寫景、寫說明文等。習作訓練要素為能夠具體詳細地記錄一件事情,包括學習按路線、游覽線路有順序地描寫一處景物,運用描寫方法和說明方法介紹清楚一件事,運用語言、神態、動作、間接描寫等方式描寫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六年級則高標準、嚴要求地寫出真情實感。習作訓練要素為寫清中心意思,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寫,也可以選取不同方面來寫。從各單元的主題中也能看出編排。如從三年級上冊到六年級下冊依次是觀察、想象、寫事、寫景、寫物、寫人、圍繞中心意思寫和表達真情實感。整個部編教材的習作編排呈現螺旋上升的趨勢。
二、寫人習作的編排順序
對于寫人的習作,部編教材的安排也是螺旋上升的: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開始就要求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要求寫出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是用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展現人物品質,即要求學習用多種方式寫出人物特點;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選擇代表性的事例畫出某個人,要求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專門的寫人習作訓練單元,要求選擇典型事例及多種描寫人物的方法,即初步運用間接描寫、動作描寫等方法,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整個編排的順序是層層遞進的。
三、關于寫人習作單元的內容
寫人習作訓練單元是在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包括單元導語人物素描、《人物描寫一組》和《刷子李》兩篇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兩篇和寫作訓練。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緊緊圍繞單元的人文主題,即人物素描。語文要素有兩個,即學習方法和運用方法。基于此可以設定本單元的目標:(一)認識本單元18個生字,會寫本單元的30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28個詞語;(二)能結合課文描寫人物的相關語句,找出作者描寫的人物的特征;(三)了解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等來表現某個人物,還可以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方式來寫一個人,能體會這些方法的表達效果;(四)能運用本單元學過的方法,寫身邊的一個人,具體表現出其特點。
本單元的重點就是在交流中掌握通過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或者選取某個人物身上發生的某個事情,或者運用動作神態等方法描寫人物。難點就是運用寫人的這些方法,描寫出形形色色的人。
四、習作單元的教法
習作單元的教學方法宜采用“讀中感悟寫作方法,隨堂進行寫作練筆”的教學方式。比如,《人物描寫一組》中《摔跤》一課授課時,首先讓學生品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嘎子的詞語。從中品讀出作者描寫小嘎子的寫作方法,即動作描寫。然后隨堂進行小練筆,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寫一寫今天值日的同學。《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中,讓學生品讀描寫祥子的語句,比如祥子的背、祥子的額頭、祥子的眼等,讓學生明白作者是通過外貌描寫的方法來寫的。隨即讓學生仿照作者的描寫方法,寫寫自己的同桌或者好朋友。《兩莖燈草》中,讓學生品讀描寫嚴監生的語句,了解運用動作神態描寫的寫作方法把嚴監生的吝嗇刻畫得淋漓盡致,并展開隨堂訓練,可以寫寫自己喜歡的老師,用上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在《刷子李》一課授課時,首先,讓學生找出直接描寫刷子李技藝高超的語句,比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讓學生明白這是直接描寫的方法。其次,讓學生找一找描寫徒弟曹小三的語句,探討為什么描寫曹小三。并引導學生從曹小三的心理變化尋找答案,比如一開始“非常欽佩”,后來“五體投地”,發現白點之后“轟然倒去”,到最后“發怔發傻”。通過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更加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讓學生明白這就是間接描寫的方法。并隨即讓學生展開課堂練筆,用描寫周圍人物反應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的父母、家人。
本單元還有初試身手。在教授時可以先出示前幾單元學過的人物圖片,讓學生概括人物特點進行導入。然后積累本單元描寫人物的詞語,可以讓學生進行搶答,也可以分類總結,比如形容人精神好的詞語、形容人外貌的詞語、形容技藝高超的詞語、形容完美無缺的詞語等。接著積累本單元學到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比如《摔跤》一課中的描寫小嘎子是運用的動作描寫,而描寫《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中的祥子運用的神態描寫。然后進行練筆,出示初試身手的課題。寫完之后,讓學生進行展示交流修改。在習作例文與習作訓練中充分展開訓練和寫作修改。這樣通過課內的隨堂練筆突破重難點就水到渠成了。
五、習作教學中融入樂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習作課程有一定難度,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對習作課產生興趣。習作課的導入有很多種方式的,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有很大空間可以靈活選擇、運用,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重視導入激趣,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興趣可以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求知欲望。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讓興趣貫徹課堂始終,這樣學生才能保持良好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飽滿的情緒和求知若渴的狀態下,進入課堂的學習中,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學習的動力和強烈的探索精神。除了要重視課堂導入、教授新課環節,教師還要重視在課堂中進行總結,產生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的課堂小結,不能能夠鞏固知識,還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課堂收獲情況,讓學生保持對課堂的濃厚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一個好的總結能激活學生們的思維,幫助學生梳理學到的知識,并進行查漏補缺。總結拓展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部分,是對課堂知識的總結和升華。好的課堂總結,可以使知識得到概括、深化。
總之,利用好部編教材現有習作體系,采用隨堂練筆的教課方式,把樂趣融入教學各個環節中,相信習作的教學將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