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琴
溝通是班主任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保證,班主任應該逐漸提升信息收集能力與表達能力,通過語言表達、書面表達、肢體語言的方式向學生表達思想情感,同時也要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另外,班主任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傾聽學生的內心,這樣才能夠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并且班主應該根據不同的問題運用不同溝通方法,進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班主任溝通技巧探究的必要性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班級管理工作中面對不同的學生也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班主任只有跟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學生的內心才會認同班主任、信服班主任,進而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成長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另外,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保證教育工作能夠有效進行,從而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與職能,這樣才能夠提升教育工作的質量。而良好的溝通技巧與溝通能力是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保障,因此教師應該在教育工作有效運用溝通技巧,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由此可以,班主任掌握多種溝通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班主任溝通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溝通方式比較單一。部分班主任采取的溝通方式比較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溝通的效果。有些班主任經常針對學生的缺點和進行批評教育,沒有對學生的進步和優點進行表揚和鼓勵,因此很多學生不愿意與班主任進行溝通。有的班主任不顧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進行公開批評,導致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二)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部分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效果不佳,主要是教師沒有掌握多種的溝通技巧,沒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溝通。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溝通技巧,運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使學生愿意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提升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班主任溝通的技巧與方法
(一)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溝通。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認可。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可以“尊重”為主題展開班級討論會,讓學生思考并討論:為什么要尊重別人?最后總結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通過這樣的討論,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使學生能夠虛心接受教師的教育與批評。同時學生也會積極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愿意與班主任進行溝通,這樣班主任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也會積極聽取班主任的建議,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與學生進行真誠的溝通。在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時,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問題,進而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首先,班主任對學生應該以誠相待,只有真誠的交流,學生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并且從交流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啟發,提升溝通的有效性。其次,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如果學生犯了錯誤,要相信學生能夠改正錯誤。學生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一些學生會反復犯錯,這時教師應該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逐漸改正錯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班主任應該讓學生表達出真實的心聲,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狀態,這樣有利于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同時班主任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態制訂有針對性的溝通方案。
(三)掌握好溝通的時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好溝通的時機,這樣才能夠保證溝通工作能夠有效的進行。因此班主任應該選擇合適的場合與時間進行溝通,避免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同時還應該采取合適的溝通方法進行溝通。比如當學生在課堂中開小差時,教師可以用肢體語言進行暗示,一方面幫助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這種溝通方式雖然沒有過多的言語,但對學生的內心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把握好溝通的技巧與時機,提升溝通的效果。
綜上所述,班主任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溝通技巧不僅可以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而且也可以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溝通,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批評學生,避免給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另外,應該加強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使學生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并且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進而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