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珍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組成部分,也是重點學習內容,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使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兼顧閱讀和寫作,并發揮二者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強化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在培養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基礎上提高其寫作能力。
一、強化閱讀文本分析,積累寫作經驗
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強化對文本的分析過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表述,積累寫作經驗。小學閱讀文本中間含著大量的優美的文字,并且文章結構邏輯清晰,在進行閱讀文本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對情感表達、寫作手法和文章意境的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讀后感。讀后感是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策略,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再結合文章分析將文章的寫作手法融入到課后感的寫作過程中,綜合性地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的過程中,文本是借助外貌、語言、神態進行人物形象的刻畫的,每次課文中除了使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外,也用了側面描寫,通過我和朋友們“所不知”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閏土見多識廣和勇敢聰明的特點。在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們共同分析寫作技巧,帶領學生在課上進行練習,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讀后感的寫作,在讀后感中運用學到的寫作技巧。
二、讀寫結合豐富閱讀內容,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階段中部分學生在寫作中所用到的素材內容較少,并且缺乏完善的寫作體系,缺乏真情實感。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寫閱讀筆記的習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帶領學生理解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在寫閱讀筆記的時候將自身相關經歷融入其中。
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教師要帶領學生找出文章中準確描寫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對爬山虎的細致觀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勾畫出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并進行摘錄和仿寫,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同時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描寫,擴充寫作內容。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邏輯和寫作技巧,并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拓寬閱讀知識面,具有綜合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