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聲樂學習者而言,不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是無法真正地理解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的。特別是美聲唱法具有其特殊性,演唱者要想提高美聲表演水平,就要重視自身音樂素養的提高。聲樂表演者只有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才能對音樂作品有深入的了解,進而有效提升演唱的表現力。本文主要從音樂素養的概述入手,分析美聲唱法中音樂素養的重要性,提出增強聲樂表演者音樂素養的具體策略。
一、音樂素養概述
從“素養”的具體解釋看,可以將其概括為長期修習的涵養;從個體的角度看,則是其在知識及思想等領域的真實水準,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根據素養一詞概念的不斷延伸,簡單而言,所謂的音樂素養就是個體在音樂領域的涵養。
從傳統意義的角度看,音樂素養包含的要素較多,主要包括節奏感和韻律感等要素。隨著社會及音樂藝術不斷發展,音樂素養的內涵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根據目前對音樂素養的理解,主要包括音樂知識、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三個部分。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對音樂素養的要求逐漸提高。對于美聲演唱者來說,音樂素養是其進行美聲表演的重要條件。如果音樂素養不足,在表演中就很難準確表達出作品的情感。演唱者就會失去表演的靈魂,只能機械性地彈奏和演唱,對演唱者來說,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音樂素養對每一位美聲演唱者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美聲演唱者應提高對音樂素養的重視度,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從而提高自身美聲表演的情感表達能力。
從專業的角度看,提升演唱者的表演水平應以提高其專業素養為基礎。由于不同的音樂藝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需要演唱者具備的素養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知識框架上,同樣存在一定差別。但從總體看,在音樂領域的每位學習者都要學習相應的知識框架。音樂素養對學習者的音樂能力具有重要影響,比如對音樂的感知和認識能力。通俗地講,音樂感知能力就是每個聲樂學習者對音樂作品的精神內涵和所表達的具體情感的真實感悟。音樂認識就是經過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對音樂形成的后天認知。美聲演唱者具備足夠的音樂素養,在演唱時才能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準確地向聽眾傳達音樂作品的情感,才能感染聽眾。
二、音樂素養在美聲唱法中的重要性
(一)音樂素養可以使美聲演唱更為飽滿
相較于流行唱法,美聲唱法的專業性更強。不論是哪種類型的作品,如果只運用某種特定的演唱方式,難免會導致演唱效果的單調,不利于表達音樂作品的真實情感。在現階段的音樂表演中,多數表演的情感都不夠豐富,主要原因就是演唱者的音樂素養不足。演唱者想要確保音樂作品達到高質量的演唱效果,就要在演唱的各個環節充分體現其音樂素養,深刻表達出其真實的情感。美聲演唱者可以通過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情感的表達效果。對于美聲演唱而言,最主要的是情感的適當表達,演唱技巧和演唱者的聲音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簡而言之,美聲演唱的重點強調內容是演唱者充分釋放自身的情感。所以,演唱者應提高對音樂素養的重視,保證演唱質量,增強音樂的感染力。
(二)音樂素養可以使美聲演唱者深刻理解作品內涵
同一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表演,其表現力可能存在明顯差別,這是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一樣。演唱者的演唱不是單純唱出歌詞就可以,而是將歌詞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有機融合。演唱者只有做到將音樂素養和歌詞完美結合,才能唱出飽含情感的歌聲。只有演唱者的音樂素養水平比較高,才可以深切感受到歌詞的內在含義,并對音樂作品的深層內在進行探索,從而把握住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將音樂作品完美表現出來。這樣一來,聽眾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樂作品的內涵,體會作品及創作者的內在情感。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悟,屬于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結合自身良好的音樂素養并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有利于增強音樂作品的演唱效果。
(三)音樂素養有助于美聲演唱者提升演唱水平
美聲演唱者表演水平提高的前提是自身熱愛音樂且樂于投入到持續的音樂學習中,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有所突破,演唱水平才能持續提升。音樂的學習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和反復訓練。如果演唱者對音樂的學習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及動力,就很難在音樂演唱方面長期集中注意力。良好的音樂素養不僅有助于美聲演唱者發現音樂的魅力,還有助于提高對演唱的學習興趣。
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明白美聲演唱要做到演唱者技巧和情感的有機結合。演唱者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妙離不開高水平的音樂素養,這樣才能讓演唱者完美展現音樂的魅力,進而有助于演唱水平的提升。美聲演唱者通過不斷的演唱實踐豐富表演經驗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以此促進音樂素養的不斷增強,形成良性循環,助推自身演唱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三、美聲演唱者音樂素養的提升策略
(一)不斷積累樂理知識
想要在美聲演唱水平上不斷提高,就要培養演唱者自身的音樂素養。美聲演唱者不僅要熟練掌握不同的演唱技巧,還要堅持學習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持續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經過長時間美聲唱法的學習和積累,美聲演唱者能發現其他演唱者的演唱優點,并漸漸在自己的演唱中融入這些優點,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演唱風格。美聲演唱者要堅持學習和美聲音樂理論有關的知識,或是利用相關的音樂教育平臺學習樂理知識,不斷鞏固和豐富自身的樂理知識架構。美聲演唱者要明白音樂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這樣不僅能豐富演唱者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演唱者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日常的演唱訓練,演唱者可以構建出與自身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音樂理論體系,并把該體系轉化成支撐自身演唱的力量。
(二)學習不同領域的藝術知識
演唱者的綜合能力和音樂素養存在緊密的聯系,它不光涉及理論以及實踐方面的問題,還包括情感和思維等不同的因素。音樂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完成,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任務。美聲演唱者必須堅持不斷學習,除學習聲樂理論知識外,還要不斷學習其他門類的藝術知識,如舞臺表演、話劇表演等,并將其中共通的藝術內涵融會貫通,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藝術素養。此外,演唱者還要學習心理學、文學以及歷史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眼界和思維層次,增強自身的素養和音樂解讀能力,從而在學習排練中和演唱時對音樂作品進行再創作,有助于音樂素養的提高。美聲演唱者要努力開拓眼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廣泛涉獵相關知識,如此才能真正養成良好的音樂素養。
(三)不斷提升音樂欣賞水平
音樂欣賞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是提升音樂素養的有效方式之一。良好的音樂素養的形成需要演唱者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美聲演唱者應該保持欣賞音樂的習慣,比如去參加一些知名的音樂節、音樂主題的講座、音樂劇演出等,了解演唱者的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并學習美聲演唱的各種處理方法。此外,美聲演唱者的音樂欣賞范圍應該突破本專業的限制,多涉及其他藝術形式中的音樂作品,比如戲劇、歌劇等藝術作品,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樂的情感表達和處理技巧。通過長期的練習和積累可以不斷提升音樂欣賞水平,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樂素養。
(四)不斷加強“演”與“唱”的練習
在學習美聲演唱的過程中,“演”和“唱”同樣重要。“唱”是美聲演唱的基礎,它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而“演”也十分重要,它能夠讓觀眾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世界中,從而提升整體的演唱水平。若要把美聲音樂的內涵完全表達出來,僅僅靠“唱”是遠遠不夠的。美聲演唱能運用高超的技巧營造一種獨特的氛圍,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這需要美聲演唱者演唱某一作品時真正代入進去,所以美聲演唱者要經常豐富個體的知識儲備,學習不同風格、類型的音樂作品以豐富自身的表演經驗及知識體系。演唱者要主動了解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不斷總結個人的演唱經驗,以形成自身的演唱風格。演唱者個人獨特的舞臺經驗可以通過多次實踐進行積累,但在選擇演唱曲目時不必針對單一的風格進行大量練習。以免受到單一風格的較大影響,這樣不易提高音樂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練習,如美聲演唱者可以選取風格不同的國內外作品進行演唱,或者利用美聲唱法演唱國內的民歌。演唱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使演唱技巧得到鍛煉,逐步形成自身的演唱技巧,這樣一來,自身的音樂素養及音樂審美能力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演唱者要將觀眾的具體反應作為演唱評判的重要依據,為以后演唱方式的改善與提高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美聲演唱者要將“演”與“唱”完美地融為一體,不斷地積累舞臺經驗,從而提高表演水平。只有把“演”和“唱”結合起來,才能夠通過實踐真正掌握美聲的精髓從而提高音樂素養。
(五)加強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研究
培養美聲演唱者的音樂素養包含很多內容,其中就包括提高美聲演唱者深入分析和探究音樂作品的能力。演唱前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有助于演唱者呈現出完美的演唱效果。對于剛剛接觸的音樂作品,美聲演唱者不應簡單了解后就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能演唱效果平平無奇,而且沒有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會導致演唱缺乏情感內涵,無法對觀眾產生吸引力。有調查顯示,大部分歌唱家在演唱某一音樂作品之前,往往先對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內涵、歌詞、樂譜進行深入研究。同時會關注作品創作者的創作歷程,探究作品的整體結構,以達到對音樂作品的意義與情感了然于心,這樣演唱者在演唱時才能更好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
演唱之前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切實幫助演唱者從宏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演唱者在每一首音樂作品演唱之前都要進行反復思考,同時要對其進行二度創作,演唱過程中要對一切工作做好統籌兼顧,確保演唱同一音樂作品時能體現出與其他演唱者不同的魅力和不一樣的欣賞價值,所以深入研究音樂作品有助于增強演唱者演唱過程中的表現力,有助于觀眾感受到作品中充沛的情感。
(六)加強舞臺表演實踐
表演和歌唱是美聲演唱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美聲唱法要求演唱者在歌唱時既要嗓音優美,又要注入真實的情感,所以美聲演唱者需要通過大量的舞臺經驗去完善自身的音樂知識、提升自身的音樂能力、塑造自身的音樂價值觀,這也是培養自身音樂素養的重要方式。優秀的美聲演唱者會積極參加舞臺演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自身舞臺風格,提高與舞臺表演的配合度,磨煉美聲演唱技巧,提升自己的美聲演唱綜合實力。在選擇演唱的音樂曲目時,演唱者應綜合考慮演唱的曲目類型,盡量選擇多樣的音樂類型,有利于形成多樣化的演唱風格。因此,演唱者可以通過選擇多種類型音樂作品進行演唱的方式,包括國內外不同的音樂作品,都可以進行不斷的嘗試,從而提高自身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水平。演唱者在每場演出結束后,應主動進行演唱過程的復盤和自我反思,從演唱情感和演唱技巧等角度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從而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
四、結語
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對于美聲演唱者來說至關重要,能夠持續改善和提高美聲演唱者的舞臺表現力和演唱水平。音樂素養的提升首先需要不斷地積累樂理知識,同時養成欣賞和分析音樂作品的良好習慣,通過將實際應用和理論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掌握美聲演唱技巧。提高音樂素養并非易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
參考文獻:
[1]郭蘭鮮.探索聲樂演唱中音樂素養的重要性——以美聲唱法為例[J].名家名作,2022(19):86-88.
[2]逯權.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文藝家,2021(06):143-144.
[3]侯高翔.音樂素養對美聲演唱的重要性[J].藝術大觀,2021(07):8-9.
[4]彭偲.芻議音樂素養對美聲演唱的重要性[J].中國文藝家,2020(06):176-177.
[5]阿依古麗·吾拉木.聲樂演唱中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重要性探討[J].藝術評鑒,2019(04):69-70.
(作者簡介:陳軒昂,女,碩士研究生,哈爾濱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聲樂表演)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