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 于涌 馮亮秋
摘? 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對在檔案學術研究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會產生重要的導向和推動作用。《檔案管理》雜志具有重視調查研究的優秀傳統,也實施了卓有成效的培育措施。本文應用多種軟件從年度發文趨勢、作者及單位、關鍵詞、調查方法等4個維度對《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展開了可視化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了相應結論,并據此提出了培育核心作者群、主動響應新號召的策略。
關鍵詞:《檔案管理》雜志;調查研究;文獻計量;核心作者;核心單位;檔案事業
Abstract: The Work Program for Promot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Whole Party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and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great promo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archives academic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Archives Management h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esearch and it has also implemented effective cultivation measures. In this paper, many types of software are employed to carry out the visual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papers in the journal of Archives Management from four dimensions, such as annual publication trends, authors and their unit, keywords and survey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cultivate core authors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new challenges.
Keywords: Journal of Archives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Bibliometrics; Core author; Core units; Archival undertaking
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重要意義、總體要求、調研內容、方法步驟、工作要求等5個層面做了全面規定,特別是其中列出了12個方面的調研內容、6個步驟等,進一步明確了調研什么、如何調研的關鍵性問題,對于《方案》的貫徹落實具有重要價值。《方案》的實施不僅對黨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至關重要,更是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法寶。同時,《方案》的實施對在學術研究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也會產生重要的導向和推動作用。《檔案管理》雜志長期以來非常重視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發表和作者的培育,不僅開設了《調查報告》專欄,每期刊發3篇左右的調查研究類論文,而且在審稿環節也給予政策傾斜,即調查研究類論文可以直接進入二審,對該類型論文作者的培育發揮著重要激勵作用。
1 數據來源及分析工具
2023年3月20日,筆者在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中,以“篇名”為檢索項、以“檔案+調研”“檔案+調查”為檢索詞、將“文獻來源”設定為“檔案管理”分別展開精確檢索,共獲得272條結果,經過仔細閱讀并清洗,獲得有效文獻237篇。
本文將采用SATI[1]對有效文獻的題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輸出關鍵詞、單位和作者等統計信息,然后使用微詞云繪制詞云圖,并借助UCINET 6繪制共現圖譜。其中,SATI軟件作為期刊文獻數據統計分析常用的輔助工具之一,能實現元數據抽取、頻次統計、知識矩陣構建與數據可視化等。且其基于聚類分析、多維尺度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數據分析方法,既有助于實現大量學術文獻的有序整理,又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呈現可視化數據結果。微詞云作為詞頻統計、詞云圖片制作的常用工具之一,能實現在線的文字云、詞云生成,并提供多維度篩詞、詞頻統計等多種功能。其既可將文本內容導入以完成詞頻統計,又能基于詞頻統計生成可視化的詞云圖。UCINET 6作為主流社會網絡分析工具之一,能實現對多重關系復雜問題之大中型數據的綜合性分析與集成。相較于其他社會網絡分析工具,UCINET 6在數據處理方面的綜合性更強,其既可對數據矩陣進行單獨處理,又能實現對轉化后的可視化網絡圖進行進一步處理。
2 數據計量分析
2.1 年度發文趨勢。統計結果顯示,《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總年份數為31年,年均發文7.65篇,由此可見其重視程度。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最早發表于1987年,2023年為不完全統計,但是考慮到雜志的欄目設置以及已發表論文的數量,預計整年發文量也可達到8篇及以上。整體來看,1998年的發文量有小幅增長,自2002年開始大幅度增長,且較上一年增加了7倍,除2020年斷崖式下降到1篇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7篇及以上,其中,2004、2005、2010、2015年分別達到了峰值的15篇。
2.2 作者及單位分析。《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總作者數為355位,其中獨立作者290位,占81.69%;作者的總單位數為267個,其中獨立單位176個,占65.92%。
2.2.1 作者分析。普賴斯提出了核心作者發文量計算公式即m≈0.749×(Nmax)1/2,其中,Nmax為發表文獻最多的著者論文數,m為核心作者最低發文量。[2]根據統計,雜志發表調查研究類論文最多的作者是吳雁平,共計發表15篇,據此計算,核心作者最低發文量m≈0.749×151/2≈2.90,取整數為3篇。由表1可知,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核心作者共有8位,合計發文數量占總數的11.02%。普賴斯指出,當核心作者發表論文總量達到該領域全部論文的50%即說明核心作者群已經形成。[3]由此可見,《檔案管理》雜志在調查研究類論文核心作者群的培育方面還有較大的施展空間。
筆者在SATI中將出現頻次前100位的作者輸出為共現矩陣,并在UCINET 6中以共現次數大于等于1次為閾值繪制作者共現圖(略)。其中,節點中心化方法選擇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節點越大中介中心度越高,在作者中的橋梁和媒介作用越強,也反映出該節點作者影響力越大。由分析可以看出,吳雁平的中介中心度節點最大,周喜增次之,張予宏、李宗富、陳忠海排名第三,聞武、李鳳勤、許翠花三位核心作者未出現在合作關系網絡圖中,說明其無合作者。
2.2.2 單位分析。根據統計,在《檔案管理》雜志發表調查研究類論文最多的單位是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共計發表14篇,依據普賴斯定律之核心作者發文量計算公式計算,核心單位最低發文量m≈0.749×141/2≈2.80,取整數為3篇。
由表2可知,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核心單位共有19個,合計發表調查研究類論文數量占總數的34.8%,雖然仍未達到50%,但是相較于作者維度而言卻高出了2.16倍,說明核心單位相對集中。
筆者在SATI中將出現頻次前100的機構輸出為共現矩陣,并在UCINET 6中以共現次數大于等于1次為閾值繪制單位共現圖(略)。其中,節點中心化方法選擇度數中心度(Degree),節點越大度中心度越高,在網絡中越重要;同時,連線越多機構間合作關系越強。
開封市檔案館的度中心度節點最大且合作單位數量最多,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和開封市檔案局次之,鄭州大學檔案館、河南大學文學院、開封市靈通信息技術研究所、濮陽市檔案局、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管理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檔案事業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等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單位中的漯河市檔案館、開封市中心血站、濟源市檔案局、唐河縣檔案局、平頂山市檔案局、平頂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鄉市檔案局、河南師范大學檔案館等未出現在合作關系網絡圖,說明其無合作單位;排名第三位的河南大學文學院、開封市靈通信息技術研究所、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管理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檔案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等則未進入核心單位表單。
2.2.3 關鍵詞分析。《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總關鍵詞為1054個,其中,無重復的關鍵詞645個,占總數的61.2%。
筆者將SATI統計輸出的關鍵詞和詞頻數據導入微詞云后繪制關鍵詞詞云圖(略)。從中看出,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關鍵詞詞頻最高的是河南省,排名第二位的是檔案館、檔案局、調查,排名第三位的是檔案網站、檔案利用、檔案執法、檔案工作、檔案管理、檔案、開封市等。此外,檔案材料、調查分析、檔案法、檔案工作者、電子文件、檔案工作人員、檔案管理工作、檔案管理現狀等詞頻也較高。
筆者在SATI中將出現頻次前100的關鍵詞輸出為共現矩陣,并在UCINET 6中以共現次數大于等于2次為閾值繪制關鍵詞共現圖(略)。其中,節點中心化方法選擇度數中心度(Degree),節點越大度中心度越高,在網絡中越重要。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度中心度最高,與之關聯的關鍵詞數量最多;此外,檔案執法、檔案工作者、檔案法、檔案局、直轄市等關聯的關鍵詞也相對較多。值得注意的是,獨立關鍵詞的數量較多,而大部分非獨立關鍵詞之關聯也顯得較弱。整體而言,關鍵詞共現圖的網絡密度較小。
此外,筆者使用citespace6.2.R1生成關鍵詞時區圖(略),以反映研究主題隨時間變化的趨勢。由關鍵詞時區圖可知,檔案事業一詞出現最早且貫穿始終,河南省節點最大且在研究中時常出現,檔案執法、檔案館、檔案局等也出現較早并長期為研究者所關注,檔案工作一詞雖出現較早但并未長期出現。
同時,調查研究類論文的關鍵詞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時代特征,如隨著技術的進步,在2000年后電子文件時常出現在研究中;2006年左右,檔案網站的研究開始出現并活躍起來;2014年左右,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關于微博平臺等的研究開始出現;2020年至2023年抖音等短視頻也開始進入學者視野,且由于疫情和暴雨洪水的影響開始關注災害應急和輿情。整體來看,關鍵詞變化反映出研究主題在隨著科技進步、政策導向和實踐需要不斷創新發展,且現代化和信息化趨勢明顯。
2.2.4 調查方法分析。根據統計,《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中應用的調查方法共有6種。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網絡調查合計占總數的80%,采用兩種及以上的綜合調查排名第四,訪談調查和文獻調查排名最后且所占比重很小。
筆者按照年度對《檔案管理》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中應用的調查方法進行分類統計,并繪制其年度分布圖(略)。由年度分布圖可知,實地調查使用次數不為零的年份最多,2005年出現高峰,且除綜合調查外,其在2007年以前的使用量最多,隨后有所下降;問卷調查自2002年開始使用,2016年前使用量呈增長趨勢,之后呈現下降態勢;網絡調查2003年開始得到使用,之后逐漸超過其他調查方法成為主流;訪談調查和文獻調查長期內使用次數均較少,近兩年文獻調查的使用次數有所提高。此外,綜合調查的使用也較為普遍,在波動中有提升態勢,但使用次數少于單一的調查方法。
3 研究結論及策略分析
3.1 研究結論。第一,從年度發文看。雜志對調查研究類論文的關注較早且持續時間長,而且從年均發文量可以看出其重視程度較高。自2002年開始,其發文量有較大幅度增長,且迄今為止整體上保持著較高水平。第二,從作者及單位看。雜志在培育調查研究類論文作者方面的措施業已產生了明顯成效,產生了一定數量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單位,且相較而言核心單位較為集中,這也為雜志提供了堅實的稿源保障。但與此同時,核心作者群和核心單位群尚未形成,雜志在此方面的培育工作仍任重而道遠。此外,作者和單位之間的合作顯得較為薄弱,單打獨斗式模式產出的成果所占比重較大。雜志未來需在此方面加以有效引導。第三,從關鍵詞反映的研究內容看。首先,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地域性特征比較明顯,河南省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此外,開封市、漯河市、安陽市、林州市、濮陽縣等均具有較高的出現頻率;其次,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研究內容較為廣泛,涉及檔案法治、檔案管理、檔案人員、檔案機構、檔案網站等多個方面;再次,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系統性較弱,大量的關鍵詞為單獨出現,同時,很多關鍵詞之間呈現出的是弱關聯性;最后,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研究主題階段性變化較為明顯,反映出其隨著科技進步、政策導向和實踐需要而不斷創新發展。第四,從調查方法看,雜志所載調查研究類論文中應用的調查方法共有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綜合調查、訪談調查和文獻調查等6種,但是前三種調查方法所占比重較大。此外,從年度分布看,6種調查方法開始使用的時間不同、波動頻率也不盡一致。其中,實地調查使用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問卷調查次之,但二者的使用在近年來呈現下降態勢;網絡調查和綜合調查的使用呈上升趨勢,且網絡調查已逐漸超過其他調查方法成為主流;訪談調查和文獻調查尚未得到充分使用。
3.2 策略分析。第一,培育核心作者群。一方面,《檔案管理》雜志可統籌構建調查研究共同體,建立由核心作者和潛力較大之非核心作者構成的通聯群,并實施分類管理,即對核心作者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作者可通過專家約稿、專題征稿和組稿等方式大力提高其調查研究類論文的數量,對于非核心作者可通過專題培訓、專家輔導、優秀稿件優先發表等方式進行培育。另一方面,雜志應與重點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尤其是中國人民大學檔案事業發展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匯聚了國內近60名研究學者、實踐專家,這些研究員學術水平和產出高、科研活力強且青年學者居多。同時,研究中心遴選了部分優秀研究員編制《中國檔案事業發展報告》,每年會產出近20篇發展報告,內容涵蓋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雜志可以專題組稿的方式刊發這些報告并給予優厚稿酬。
第二,主動響應新號召。黨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最新號召對于調查研究類論文的產出不僅具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而且也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契機。《檔案管理》雜志應積極響應新號召,及時發布調研報告征集啟事,長期征集并選登優秀調研報告,并可從選題方向和征集要求等方面予以規范和引導。其中,在調研內容方面可以《“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重點工作、重點舉措之進展和實施狀況為要;在調研對象方面應將視野放置于全國,不應局限于特定省市的調研對象,同時也應鼓勵調研單位的工作人員加入相關調查研究,以提高作者和單位之間的合作度;在價值導向層面,應堅持鮮明的問題意識,鼓勵和引導作者圍繞檔案事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展開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在調研方法層面,應鼓勵面向基層的、深入的實地調研和訪談,以產出有深度、有價值的成果。
4 結語
《檔案管理》雜志具有重視調查研究的優秀傳統,也實施了卓有成效的培育措施。面對新形勢、新號召和新思想的召喚,《檔案管理》雜志更應秉持專業使命感和事業責任感,在持續實施既有措施的基礎上守正創新,尤其是應注重核心作者群的培育,并應在調查研究的價值導向、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層面予以正確引導,以有效提升調查研究類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啟元,葉鷹.文獻題錄信息挖掘技術方法及其軟件SATI的實現——以中外圖書情報學為例[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2,(01):50-58.
[2]崔薇,曾潤喜,王國華.中國網絡輿情研究文獻計量分析[J].情報科學,2011,29(01):131-135.
[3]Derek de Solla Price.Little Science,Big Science[M].New York:Columbia Press,1963.
(作者單位:國網洛陽供電公司 王治,學士,副總經理;于涌,學士,高級工程師;馮亮秋,學士,副研究館員 來稿日期: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