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芹
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這段話闡明了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內涵與特點。那么,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能較好地落實“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呢?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可以讓老師建立好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內容之間的關系,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和情境素材,制訂學習目標、選擇學科內容、設計學習活動、開展課堂教學、進行學習評價,環環緊扣,使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化,可培養、可干預、可評價。那么,在新課標下的引領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大單元教學呢?
一、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
大單元教學改變了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堅持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貼近當代學生生活,而且設計的活動能夠貼近他們所思所想、能思能想、應思應想。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內容,這一單元的中國傳統節日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一個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關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感受節日中的風俗習慣,在節日當中尋找民族的根、中國人的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植學生的心田,并得以傳承。
我們可以設計以下四組活動。
(一)“我是小小解說員”
講述傳統節日的傳說和傳統節日習俗,如美食、活動等,以小視頻或ppt進行展示。網上搜索,按一定順序排列,且配有文字說明,可以做成ppt或小視頻,由小組推選代表進行解說。
(二)“最美童聲誦”
組織中華傳統節日詩詞文朗誦表演,從相關書籍中或網上搜集每一個傳統節日相關的詩詞文,最少找三篇,要讀懂會背且有感情地進行配樂朗誦表演,可獨誦也可合誦,還可表演誦。
(三)“我是表演小達人”
讓學生把《嫦娥奔月》神話故事改編為劇本,進行演出,要熟記臺詞,提前準備服裝、道具和音樂。劇本可讓學生搜集資料進行自主創編。
(四)“我是小小繪畫家”
組織繪本小組或動畫小組做一套中國傳統節日繪本,可分冊做,也可整本做。可以讓學生提前搜集資料,充分了解傳統節日,把傳統節日做成一個小動畫片,可以使用電腦、手機、 iPad錄屏、抖音、剪映、ppt表格、 思維導圖軟件等工具。
二、在教學中,設計多樣的語言運用場景
學生的語言運用場景是豐富多彩的,多樣語言運用場景中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歷史傳說故事為主題,編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故事二則》三篇課文,講述了古代一些很經典的故事:有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有戰國地方官西門豹懲治惡人、造福百姓的故事;有名醫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的故事;有紀昌在飛衛指導下苦練眼力,終成射箭能手的故事。這些故事生動有趣,發人深省,能給予學生多方面的教益。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要求中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以“講不厭的歷史故事”為主任務,設計多種語言運用場景,如讓學生變換角色講《西門豹治鄴》的故事,把名醫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的故事改編成課本劇,這樣既符合歷史故事的教學特點,又符合兒童學習心理。變換角色去講故事,其實是創設了不同的語言運用場景,這需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不同的人物,理解人物心理的變化,才能講好故事。如《西門豹治鄴》的故事,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三個部分:摸清底細,懲治巫婆和官紳,興修水利。三個情節環環相扣,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描寫,表現了西門豹的智慧,巫婆和官紳的奸詐。怎樣把這些講出來,需要以深入的閱讀與理解作為基礎。將名醫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的故事編寫成課本劇,從而引導學生厘清故事情節。經典的歷史故事中蘊含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勤勞勇敢,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等偉大的精神,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能夠百聽不厭,代代相傳。從這個角度看,“講不厭”,變換語言運用場景,變換語言表達形式,也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基礎。
三、在教學中,安排合適的學習活動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此學習活動的設計要適應不同年段的特點。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致敬魯迅先生”,收錄了關于魯迅先生的作品。小學生學習起來會有難度,所以單元教學目標的定位要恰當,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注意適合小學生的學習。圍繞“致敬魯迅先生”設計教學活動,就比較恰當,既不是簡單的認識了解,也不是深入的分析理解,而是“致敬魯迅”。先是上網云游覽魯迅紀念館,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認識他是怎樣的一個偉大的人。接著,把魯迅先生的一些名言找來做成卡片“魯迅金句”,這能讓學生終身受用。然后,聽聽魯迅先生“講”他童年的故事。最后,讓學生來說說魯迅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新課標下大單元教學,是按照教材原有的單元,創設教學情境,以“學習主題”進行統領,對教材進行適度的整合、設計。這樣量身定制的大單元教學,適合各種不同的單元主題的教學需求,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開展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獨立學習的成分相對提高,對學生學習素養的形成有較明顯的作用,符合學習任務群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三大特點。
素養為綱的語文大單元教學,是對原有知識的標準化教學設計的突破,也是對一線教學的解放,它需要教師在實踐中進行創造。每一個單元的設計都應該有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但是,這都應該指向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指向真實情境中的深度學習,指向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