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要:幼兒園時期是幼兒們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幼兒園和家庭需要通力合作,為幼兒們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使幼兒們能夠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游戲和生活。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一致、是否同頻,會直接影響到其能否健康成長。基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家園協同教育有效策略進行實踐與研究,文章從創新家園共育的方式、打造切合實際的家長學校課程等角度提出新時期家園協同教育的有效策略,為提升家園共育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家園協同 有效策略
一、創新家園共育的方式,開展多元化教育活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家園共育的價值和作用,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資源,不斷創新家園共育的內容和方式,使幼兒教育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1]各班級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向家長宣傳家園協同教育的意義及組織形式,讓家長自愿自主地參與到特色活動中來,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例如,小班開展的《勤儉節約 你我同行》家園協同活動,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班內形成崇尚節約的社會風尚,家長和老師做到榜樣示范作用積極行動,從小處著手,樹立勤儉節儉的良好習慣,踐行低碳生活理念,師幼和家長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中班開展的《溫馨電臺你我他》家園協同活動,每周鼓勵兩名家長進行故事音頻或視頻的分享,午睡前教師將其播放給幼兒們聽,既培養幼兒傾聽習慣,又助力幼兒甜蜜午睡。幼兒們傾聽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聲音,身心愉快,大大提高了午睡質量;大班開展的《爸爸媽媽小課堂》家長助教活動,家長精心選擇內容,走進幼兒園課堂,使幼兒教育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課堂更加充滿活力。特殊的課堂,有效地利用家長優勢資源,讓我們的教育活動更具特色、更吸引幼兒。
與此同時,家長也需要發揮自身家庭教育的優勢,通過親子閱讀、戶外運動、美味餐廳、大掃除等多樣的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2]
二、打造切合實際的家長學校課程
家長學校課程是家園共育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幼兒園共同打造家長學校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家長的實際情況,圍繞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設置課程項目,使家長能夠在家長學校課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來說,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訪談、問卷調查確定家長學校課程的內容,并且對家長學校課程進行分級,按照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發展情況將家長學校課程劃分為通識性課程、必修課程和個性化課程等部分。[3]幼兒園在打造家長學校課程時需要圍繞更新理念、明晰規范、提供策略、互助跟進等環節開展具體工作。為此,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講座、主題班會等方式幫助家長優化自身教育理念,正確認識新時期學前教育的要求和任務目標。此外,幼兒園可以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其他新媒體平臺為家長提供微課視頻和知識指導,同時也可以利用家長沙龍、家長互助小組加強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可以相互間取長補短。目前,幼兒園已經形成了包括家長講座、家長助教、家長沙龍、半日觀摩、親子活動、家長會、家長微課堂等內容的家長學校課程體系,并且利用線上和線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為不同群體的家長開展家長學校活動,確保每一位家長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選擇固定活動和自選活動,從而實現家園共育的目標。通常情況下,幼兒園將會保持適當頻率舉辦相關家長參與的活動,為家長和教師攜手開展幼兒的教育提供契機和平臺。
結語
綜上所述,家園共育是保障幼兒全面成長發展的關鍵,幼兒園在新時期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創新家園協同教育策略,密切家園合作,挖掘家園共育的教育價值,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同頻共振,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羅環.家園融合共育機制的構建[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2(09):56-58.
[2]邱新云.家園合力助推融合教育[J].名師在線,2022(02):91-93.
[3]邵冰雪.淺談家園共育在幼兒園多領域的融合途徑[J].新課程,2021(4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