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爽,曹 越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情感體驗,有時,人們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出現恐懼、緊張、興奮、不安、焦慮等情緒。在演奏鋼琴曲時也是一樣,由于演出場地中存在種種狀況,表演者會產生情緒波動。表演者要想順利演出,就要提高心理素質,只有表演者的心理狀態比較穩定,才能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鋼琴表演者既要有精湛的技藝,又要使身心和諧,用平和的心境進行演奏,把自己對作品的情感體驗表現出來,使聽眾與曲目產生共鳴,從而獲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在進行舞臺演出的過程中,面對眾多的聽眾和寬敞陌生的場地,表演者會產生各種情緒上的波動,若無法對自身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控,表演者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或者思維變得混亂、意志變得消極,從而影響彈奏水平的正常發揮。鋼琴表演是對音樂藝術的展現,是一種結合了人們內心體驗和行為表現的產物,表演者通過演奏曲目,可以再現曲目作者在作品中想表達的情感,體現音樂作品的魅力。演奏之前,表演者要認真了解所表演的曲目,對曲目的背景、作者的生活經歷有一定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內在的精神、審美和情感,例如,貝多芬的作品基本都蘊含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對當下生活的情感體驗等,這些內在的精神都可以透過作品對彈奏者產生精神的啟發。要演奏出一首優美的鋼琴曲,表演者必須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演奏之中,在實際演奏中,如果演奏人員出現緊張和焦慮心理,往往會導致演奏效果不理想[1]。要想在演出時達到較好的效果,必須找到能調節心態、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只有如此,表演者的彈奏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初學鋼琴的人往往會產生一種新鮮的、好奇的感覺,并會根據自身的經驗,通過模仿別人的方式完成鋼琴曲的彈奏訓練。在這種練習方式中,初學者會出現彈奏動作錯誤、音節和節奏無法銜接等問題,在訓練時,一旦發現自身的失誤太多,就會讓初學者的情緒變得緊張,從而對之后的彈奏訓練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有些學習鋼琴的人不能熟練掌握早期復雜的演奏技巧,就會在訓練過程中放棄學習這類知識,最終導致這類人的演奏水平一直停留在初學階段。只有熟練掌握基本的彈奏技能,初學者才會對接下來的課程感興趣,同時,也才能調節在鋼琴學習中產生的緊張和焦躁情緒。
學習鋼琴的人在反復練習之后,雖然能流暢彈奏大多數曲目,但是,在面對曲式融合等問題時,仍會產生焦躁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鋼琴演奏者都覺得自身的鋼琴演奏技巧還不夠高,這會導致這些演奏者不停進行訓練,然而,他們最后會發現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并沒有明顯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鋼琴的人就會處于一種無力、迷茫、低沉的情緒中,這種低沉、壓抑、不安的情緒是每個學習者在進行中期演奏訓練時都要面對的,這些情緒也是鋼琴演奏者在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作品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2]。
在后期的鋼琴訓練過程中,演奏者會調用自身的全部經驗進行鋼琴曲的彈奏,此時的演奏者對每個動作都了如指掌,精神狀態也比較放松,心態也會逐漸趨于冷靜平和。演奏者在彈奏時會結合自身的聽覺、手指的觸覺與內心的直覺來控制觸鍵的力度、速度和整體的韻律,詮釋自己內心的情緒,使自己的心靈和音樂作品產生共鳴,進一步表現音樂作品的魅力。
一些演奏者一踏上舞臺就會有緊張不安的感覺,具體呈現出來的現象是手心出汗、坐立不安,這是因為演奏者對觀眾、舞臺環境比較陌生,這樣的心理反應既會讓演奏者產生不良的情緒,又會給演出帶來消極影響。根據不同的情形,可以將這類反應分成“消極緊張”和“積極緊張”。其中,“消極緊張”指演奏者有彷徨、低迷、頹廢的心態和情感,表現為表演時雙手雙腳的柔韌性下降,無法迅速敲擊相應的琴鍵,同時出現手指按錯鍵、連音或手指顫抖等問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于聽眾帶給表演者的心理層面的壓力,而表演者的心理狀態較差,對自己的情感控制不到位,超負荷地承受了外界的壓力,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表演者水平的發揮[2]。而“積極緊張”是指,表演者在彈奏中具有很大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隨機應變,并適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受到精神壓力并進行自我調節時,就會表現得呼吸變快、情緒激昂、心臟跳動加速等,這些積極的情緒可以幫助表演者順利完成演出[3]。
其實,在鋼琴演奏中不管是小白還是知名鋼琴手都會產生自卑或者害怕的情緒。所謂的“害怕心理”主要體現在,彈奏時演奏者會出現手指誤撥或者彈奏不流暢等情況,而這些情況會使演奏者覺得自己的水平不達標,變得不自信,從而影響到彈奏的整體效果。另一種情況與之截然相反,部分鋼琴家過于自信,在演奏時不按照傳統的彈法進行彈奏,而是采用某些較新的彈奏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演奏者自身的技術不夠扎實,或者聽眾的反應不佳,演奏者就會對自己的實力產生質疑,許多鋼琴家就是因為在演奏時具有這樣的心態造成演奏失敗。
在彈鋼琴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一些節奏把握不準,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低級錯誤,這就容易導致演奏者產生煩悶、不安、焦躁等情緒。例如,對于鋼琴家而言,連音和顫音這類技巧很有挑戰性,當演奏者彈奏這部分內容時,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導致手指發緊,影響整體的彈奏過程。而“舒緩心理”指的是,在彈奏即將達到尾聲的時候,彈奏的人會對自己的演出產生滿足感,從而忽略結尾的彈奏,這就直接使這場演出的整體水平被拉低。
首先,演奏者只有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才能通過演出不斷累積經驗,增強演出時的自信心。所以,演奏者要在平時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學習,不斷鞏固各類彈奏技術,在不同的環境中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在鋼琴演奏中,表演者可以在演奏之前就進入演奏區,對演奏的舞臺進行了解,同時,也要知道場地內燈光、音響等主要器材的放置位置。在演出前對場地進行了解可以使表演者在演出時更快地集中精氣神,這有助于提升表演者的自信。在正式演出前,表演者要不斷進行實踐訓練,以求對所彈奏的曲目融會貫通。全身心投入到鋼琴演奏技巧的學習可以使學習者產生肌肉記憶,即使表演者在彈奏過程中感到緊張,身體的記憶也會幫助表演者將這首曲目完整彈奏出來[4]。表演者可以通過不斷練習鋼琴曲目來提高彈奏水平,當彈奏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之后,表演者才能在彈奏時使旋律更加流暢自然地表現作品內在的思想情感,通過平和的心情和嫻熟的彈奏技術完美地彈奏樂曲。在彈奏過程中,表演者可以不斷自我催眠,不斷地向自己暗示“我能行、我能完成、我能做到”,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和演奏水平。
鋼琴是一門重要的音樂藝術,在進行鋼琴訓練和彈奏時會出現許多技術、心理、外界等方面的問題。有效地解決這類問題是每位鋼琴家都要思考和探究的課題。在鋼琴演奏者的專業發展過程中,正確地評價自身的演奏能力,準確把握自身的表演價值,是表演者在事業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演奏者要清楚了解自身的鋼琴彈奏水平,理清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并以自身的長處和不足為依據,制訂有目的性的鋼琴曲目訓練方案,嚴格按所設方案進行訓練,以此提高自身的鋼琴演奏技術。有些鋼琴家在最初的訓練中會隨機挑選高難度的作品,進行無目的、無計劃的訓練,這樣的訓練不但不能提高其彈奏水平,還會使學習者養成錯誤的彈奏方式,從而對以后的彈奏生涯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其次,要衡量自身的表演能力,表演者要克服消極的情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勇于解決彈奏中遇到的問題。總的來講,表演者要認識和把握自己的演奏水平,并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糾正原有的不良演奏行為,提高自身的彈奏水平。只有這樣,表演者才能在鋼琴演出時以冷靜的心態達到完美的演出效果。
針對在鋼琴練習中遇到的一些技巧不熟練的問題,或者是在表演現場產生的一些失誤情況,表演者要及時進行糾正,使自身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首先,表演者在進行訓練時要端正態度,在基本的鋼琴教學中,要做到循序漸進,在基礎技能牢固后,再進行下一步訓練。尤其是當表演者在訓練過程中感覺到迷茫,或自身水平得不到提高的時候,要理性剖析成因,并主動采用正確的處理方法,克服這些問題,緩解訓練時產生的緊張、焦躁感。其次,要有一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不管是在現場彈奏還是在臺下的練習中,都要積極面對每次演奏,仔細剖析造成自己彈奏失誤的根源,總結教訓,積極調整、消除負面情緒,為之后的演出和競賽做好充足的準備[5]。
在進行鋼琴表演時,表演者有時會面臨現場各種情況的突然變化,或是表演過程發生失誤,有時甚至直接造成表演中斷,這些情況最能檢驗表演者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心理建設能力。突然出現的意外情況可能會擾亂原有的演出計劃,從而造成演奏中止,在遇到此類突發事件的時候,演奏者要保持冷靜,并適時進行心理調節;表演者應把突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一段小插曲,用鎮定、臨危不懼的心態處理這種突發事件,通過做出適當的應對和判斷把演出拉回正軌。接下來,表演者要對表演的速度、彈奏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并積極主動地配合其他演出成員。在此期間,演奏者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排除負面情緒的干擾,多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緩解自身的緊張,把節奏掌控在自己手中。另外,表演者需要在正式演出前進行大量的彩排,學習不同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并學會持續提高自身的心理狀態掌控能力。
總之,在彈奏過程中,表演者會由于心理壓力、情緒等因素的干擾,在彈奏中出現失誤,從而對整個彈奏過程造成負面影響。所以,首先,演奏者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其次,演奏者要提高彈奏水平,只有自身能力水平達到標準,才能夠在調整好心態的前提下,對彈奏中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進行及時處理,獲得更好的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