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留洋
《左傳》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立德樹人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力量。
冰心曾經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教師的愛是一種無私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從不求回報。踏上三尺教臺,我正為實現這一切而努力著。我們帶著一顆為學生的愛心走上講臺,學生犯錯誤了,老師與之談心,學生有困難了,老師幫助解決,我們不斷地向學生提醒幸福,而學生也不斷地讓我們感受到幸福。
從小我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教師,做一名素質過硬、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今年是我教學生涯的第五個春秋,這幾年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幾年的辛苦付出讓我愛上教育,愛上天真可愛、稚嫩無邪的孩子們,雖然這五年的教學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勞累,也有收獲,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這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收獲頗豐,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職業。我認為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身為教師,要默默奉獻,心里要始終裝著孩子,這幾年來我沒有因個人的原因耽誤工作,在教育學生時我始終秉持著“愛心、信心、耐心”,用德去感化學生。
我們班有一個男孩子叫張小明,平時頑皮好動,在校不遵守紀律,和同學交往中多次出現打架罵人的現象。一天下午,我對他說,想跟他說說悄悄話,他同意了。我耐心地聽著他傾訴心中的種種不滿,等他把這些怨氣一股腦兒的說出來之后,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讓他體會故事中兩個孩子爭吵時的不同表現,由于其中一個孩子的寬容使他們最終成了好朋友。他聽完后表示愿意試試,好好和同學交往。事后我通過電話請家長共同關注他每天的表現,多鼓勵,多肯定,慢慢地他終于能和大家和諧相處了,也變得關心集體了。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工作是快樂的,是幸福的。
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學生們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滿足、自信和快樂呢?
我們是教師,就要淡泊名利,時刻不忘責任,一心想著事業。“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摯感言。為了讓學生能共同進步,我與他們促膝談心,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付出了不知多少時間與精力。但我無怨無悔,因為我從事著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一腔熱血溫故土,四季甘霖潤嘉禾,我無悔我的選擇。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光斑瀾里放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新時代的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這令我熱血澎湃,堅定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四有教師”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再接再厲,不斷汲取新知,改革創新,不斷進步。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而教師責任重大,肩負著青少年的教育重任。教育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希望,而振興教育的希望又在于教師。時代在進步,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對教師有著新的要求,作為教師,應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更加美好、燦爛,才能引領祖國的花朵在黨的光輝下含苞怒放。
以蠟燭的精神、春蠶的行為、人梯的態度、黃牛的品格、蜜蜂的技能去燃燒、去吐絲、去培植、去耕耘,時時想學生、處處為學生,終身粉筆染白發,一心報國育桃李。愛心立德,奉獻樹人,將使我們教師擁有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