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欣虹
摘要:文言文的學習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尤其在高中階段,文言文尤為重要。學習文言文既能感悟到文字的魅力,又能了解古人的生活,更能體會其蘊涵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我們需要用現代的觀念去了解文言文,以古為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字:高中語文 文言文 學法指導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是先輩們用其獨特的語言方式記錄下來的。無論是為了了解古人的人生體驗,還是為了繼承這燦爛的文明,學習文言文都是必須的,且文言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重視起來
用文言的形式寫成的文章即文言文,其內容豐富,言辭優美,泛舟于文言的書海中,真讓人心曠神怡。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我們能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并將其繼承和發揚光大。對于當下的學生,不能只了解當今社會,更應了解歷史并以史為鑒。所以,我們要重視文言文。
二、教師有效引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課上激趣。通過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設疑激趣法。如《歸園田居》可以這樣導入:圍繞“歸”字提出疑問,誰歸?從何處歸?為何歸?歸去后怎樣?一系列的疑問吊足了學生的胃口,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文章去一探究竟。
2.繪畫激趣法。引用《中國詩詞大會》中繪畫猜詩句的方法來導入新課,讓課堂耳目一新,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3.范讀激趣法。聲情并茂的朗讀能讓人快速進入語境,學生受此啟發,也能提升閱讀興趣。
4.表演激趣法。如《鴻門宴》《荊軻刺秦》等歷史故事,情節清晰生動,可以讓學生自行去編排成課本劇,讓他們參與其中,這樣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也能更大程度地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二)課后反思。除了課堂上的充分準備,還要注意課后的反思和后續的改進。老師應在課后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多聽學生的反饋,以便因材施教,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人翁的作用,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多聽。多聽即語感教學,讓學生多聽范文,慢慢培養其語感,這對于學生學會斷句和領悟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有不小的作用。
(二)多讀。即多朗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讀,不僅能訓練學生的普通話、語感、膽量,更能使學生逐漸了解文章的意思和更深層次的內涵。
(三)多說。即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轉化為了抽象思維,所以要引導學生在多聽多讀的基礎上敢于多說,說聽到的讀音錯誤、知識點的錯誤以及對課文理解的錯誤等等。多說,不僅在學習中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更為重要。通過多說,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邏輯思維更縝密。
(四)多分析。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動腦分析,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1.多聯想。學習文言文時可以天馬行空地發散思維,對于不太好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選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分析。比如“社稷”這個文言常識經常會考倒許多學生,因為他們總是容易搞混淆。直到有一個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記憶方法后,學生們再沒出過錯了。他說“社稷”二字我分析的是偏旁,“社”我看的“土”就是土神,“稷”我看的是“禾”就是谷神。其實這樣的方法很多,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聯想。
2.多比較。在比較中學習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如比較《鴻門宴》中項羽、劉邦和范增這幾個人物形象的不同,進而分析其原因、為人處世的原則和語言風格等不同之處,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細膩的描寫手法,體悟“千人千面”的文字功底。
3.多掌握句子的成分。語文學習,基礎便是句子成分,即主謂賓定狀補語。在不少的斷句題型中考查的就是句子成分。了解基本的成分后,對于我們正確分析這類題是有極大幫助的。
(五)多積累。學習文言文,主要還是要積累。只要見多識廣,就能信手拈來。
1.特殊句式。在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中,我們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這四個句式都有一些特定標志,如:判斷句主要有“者”和“也”字,明顯的判斷詞等;被動句主要是“為”和“所”字等。這些特殊的一定要多積累。
2.古今異義詞。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詞的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要么擴大,要么縮小。如“犧牲”,古義指祭祀時候用作祭品的牲畜;現指為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也指放棄或損害某些利益。對于這類詞,也要多加留意。
3.通假字。通假字經常出現在文言文作品當中,只有多積累,才能讀懂文章大意,否則一旦出現偏差,就可能會影響做題的準確率。
4.詞類活用。相較于其他而言,詞類活用算是較難的一個板塊。但只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再加上廣泛的積累,也定能將其各個擊破。常見的詞類活用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名詞用作狀語等。如:在文言文中方位名詞常活用作狀語。
5.一詞多義。根據不同的語境,一個詞就會有不同的含義,所以應注意積累。如:坐就有以下幾種含義:(1)坐,犯罪,駐守,對質,白白地;(2)因為,即將。引申出來的還有:(3)坐大:不受干擾安然強大;(4)坐法:犯法而被處罰;(5)坐食:不勞而食。
(六)多練習。俗話說“學以致用”。在大量的積累之下,還需要配以練習才能達到鞏固的效果。對于這一塊老師可根據每個班級的具體情況制訂實際的計劃,做一定的定向訓練,然后再來糾正和補充,以積代練,學以致用。
總之,文言文學習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想要學有所成,沒有捷徑可言。只有師生齊心,狠抓積累,才能乘風破浪,抵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