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緯地
摘要: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枯燥、乏味的情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難以滿足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對此,本文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旨在構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關鍵詞: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 有效性
一、創設閱讀情境
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文章中,部分內容比較深奧,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式,將課程中一些難懂或抽象的知識情境化,以降低閱讀理解難度,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實效性。
比如:教學部編版五四制《曹沖稱象》一課,課文講了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沖運用聰明才智稱象的故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了解曹沖的稱象方法,之后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課文中曹沖稱象的方法是否可行。等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布置閱讀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三國演義》中其他有意思的情節,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關于三國的故事,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1]
再如:教學部編版五四制《富饒西沙群島》一課時,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相關的資料,并制作成教學課件。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借助準備好的教學課件,配合課文的內容,帶領學生一起深入閱讀文章。比如文章描述了海底的場景,海底有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海魚。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海底漂亮、豐富的魚類的圖片,把課程內容生動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觀察文中提到的五顏六色的魚,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
又如:教學部編版五四制《日月潭》一課時,教師要深入分析課程內容,結合課文中的重要知識點構建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日月潭》這篇課文。在《日月潭》一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給學生看中國地圖和日月潭風景照片,并設計問題,如:日月潭在哪個省,請在地圖上指出來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情境,比如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日月潭風景的視頻,配上優美的音樂,進行朗讀,結合朗讀的節奏,讓學生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之后,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一起討論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思想感情。這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日月潭》課文的理解,有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融入生活元素
教育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與閱讀教學相結合,這有助于降低課程教學難度,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例如:教學部編版五四制《沙灘童話》一課時,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充滿了生動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元素,設計生活問題,如:“你身邊有公主嗎?她是誰?”這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沙灘童話》課文的理解。之后,教師還可以設計生活主題,如分享一些類似的童話故事,營造溫馨愉悅的閱讀環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母愛的偉大。課后,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愛的教育》等書籍,這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懂得母愛的偉大,有助于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
再如:教學部編版五四制《景陽岡》一課時,這篇課文主要講述《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在進行新課教授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包括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景陽岡在哪里等。通過課前準備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基于生活元素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通過話題引導,幫助學生深入分析文章內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文章。等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中其他的故事,有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比較枯燥,導致閱讀教學的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改進,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章內容。
參考文獻:
[1]王海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01):6-8.
[2]羅靜.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格言(校園版),2022(3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