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玲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畜牧獸醫站,山東臨沂 276700)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高質量、高標準的快速發展和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無口蹄疫省創建工作的完美收官,以及各類無疫小區、牛羊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等凈化場的積極推行,各地的動物疫病檢測工作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快速的發展。多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實驗單一到血清學和病原學齊舉的轉化,甚至出現了一批設備精良、技術人員本領過硬,業務水平高的專業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動物疫病的防控中越來越多地發揮了重大作用。就山東省而言,為創建免疫無口蹄疫和免疫無禽流感省,全省所有縣級以上的實驗室均通過了省級的實驗室驗收考核,對規范實驗室的檢測行為和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和標準化功不可沒。不可否認,檢測工作將在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和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并對疫情的提前預警和政策的正確決策產生積極影響。所以,做好檢測工作是動物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鄉鎮級的官方實驗室尚不能開展全面的動物疫病檢測工作,本文所指基層僅指縣級的檢測機構。
本文簡要地介紹一下目前基層檢測工作開展的種類、工作流程、檢測進行的時間、常用的實驗方法、檢測結果的處置等方面工作開展的情況。
1.1.1 被動檢測
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場點等日常巡查發現的問題,比如動物表現異常:有與某種傳染病十分相似的癥狀或者特征性的解剖特征,需要緊急采樣確診的;或者某些畜禽產品在檢疫過程中發現異常,比如有病灶,某器官有特征性的病變組織,或者有囊包、淋巴結異常等,需要通過試驗驗證的:比如無害化場在進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時候,發現體表的皮膚特征或者耳朵出現某種重要傳染病的特異性臨床特征,而且最近這種癥狀出現的比較多,懷疑某種重要傳染病正在流行時,需要進行實驗室的進一步確診的。以及來自診療單位和基層畜牧獸醫站、獸藥飼料行業發現的動物疫病風險,需要進行檢測的情況等等都屬于被動檢測的范圍。發生重大疫情時的應急檢測,是為排除風險而必須緊急進行的檢測活動。特殊時期的重點監測。比如冬春季節是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動物疫病高發的時間節點,國家省市會開展一些專項的攻堅活動,開展相關檢測。都屬于此類檢測。
1.1.2 主動檢測
行業主管部門文件通知下達各種動物疫病檢測方面的檢測任務。比如動物免疫后的免疫效果評價,病原學的檢測,以及針對某種重要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的配合抽檢,還有配合省市實行“先打后補” 工作的監督抽檢等等。都是圍繞著政府的指令,有計劃、有步驟,逐步分時段完成的檢測任務。強制免疫是長久以來我們國家一直實行的一項免疫政策,是指國家對嚴重危害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動物疫病,采取制定強制免疫計劃,確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對免疫效果進行監測的一系列預防控制動物疫病的強制性措施,以達到科學高效地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的目的。因此,強制免疫是國家統一的一項防疫政策。強制免疫后的效果評價即血清學的檢測是檢測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近年來,隨著“先打后補” 工作的持續推進,國家的免疫政策逐漸由強制免疫向自購疫苗免疫并給予養殖戶一定的補貼鼓勵自行免疫靠攏,因此免疫抗體效果評價的檢測將逐漸被 “先打后補” 的監督抽檢所代替。另外,病原學的檢測是比血清學發展慢的一項檢測,但隨著實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近幾年的病原學檢測發展很快,過去一些基層不會做的試驗,比如非洲豬瘟的熒光PCR 試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RT-PCR 試驗、炭疽桿菌的熒光PCR試驗都在陸續開展?!跋却蚝笱a” 的監督抽檢的內容也逐漸涵蓋血清學和病原學的檢測。
政府部門的行業監管的實驗室已經全部納入了省行業部門考核體系,擁有自身完善的管理體系,按照省級標準運行管理,檢測工作的大致流程如下:
1.2.1 樣品采集
有的實驗室是據監管需要自己下場采樣,有的實驗室是由基層的畜牧獸醫站聯合村級防疫員完成采樣。實驗室完成樣品的集結后批量或者單獨開展樣品的前期處置和準備工作,包括審核采樣單,核對疫苗的毒株類型,為后續的抗體水平檢測或病原學檢測做初步的準備。
1.2.2 簽訂委托書
樣品審核合格被收取后,根據需要決定是否留樣,與客戶簽訂委托書,遵從保密規定出具試驗的委托編號,標識樣品,為保密不能體現客戶的任何信息,樣品進入樣品保存室待檢。
1.2.3 下達檢測任務書
實驗室根據客戶的檢測需要和自身任務的需要向相關科室下達檢測任務書,抗體檢測任務歸血清學室,病原檢測任務歸分子生物學室或病原學室,由不同的室領取樣品,完成樣品的流轉與標識的轉換。
1.2.4 按標檢測
各檢測室根據自己的任務按照作業指導書規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收集數據,填寫相關表格,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測任務。血清學檢測記錄出抗體滴度,病原學檢測導出圖譜??梢允褂脟鴺恕⑿袠耍部梢允褂梅菢藴史椒ǎ菢朔椒ū仨毻ㄟ^驗證才可使用。
1.2.5 記錄結果,出檢驗報告
結果記錄必須詳細:包括實驗的簡化程序、使用的儀器設備、檢測的時間,對照值的情況,實驗的真實結果等等。然后,進一步整理后出檢驗報告,蓋好印章。正本下發,副本存檔,將原始記錄與采樣單、委托書、檢測任務書和檢驗報告副本一起裝訂成冊,一場戶一檔,完整易追溯。
1.2.6 分析、總結、預警
匯總分析實驗數據,寫總結分析報告,對疫情做出預警,通過系統逐級上報檢測結果。
常規檢測主要根據上級文件制定的年度計劃來進行。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進行動物強制免疫后的集中檢測,包括相關的病原學檢測。病原學檢測主要包括口蹄疫初篩陽性的定性檢測、日常必須檢測的任務和對風險較高的某種疫病的緊急或者加強檢測,還有針對本地流行特點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提前預警檢測,或者是飼料、肉品污染后去疑檢測等。應急檢測隨時進行,風險檢測根據本地實際有針對性進行,“先打后補” 的監督抽檢根據養殖戶提報的情況自行決定抽檢時間,一般都是按方案逐步施行。
目前常用的實驗方法是平板凝集、血凝與血凝抑制,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RT-PCR、熒光PCR 等。
檢測抗體水平不合格時:對于抽檢的養殖場(戶),山東省規定的強制免疫后抗體水平的合格判定標準是:口蹄疫必須達到80%以上,其他70%以上即可,對于強制免疫后抗體水平不合格的養殖場(戶),及時通知基層畜牧獸醫站和養殖場(戶),由鄉鎮畜牧獸醫站監督養殖場(戶)補免,間隔一段時間后,重新抽檢,直到抗體合格為止。
檢測出現病原學陽性時:對于養殖場(戶),立即將陽性動物隔離、限制流動、強化消毒、緊急流行病學調查,并采樣去更高級別的實驗室強化檢測、確診,但疫情的發布權歸農業農村部。屠宰場出現檢測病原陽性時,立即封鎖產品,強化消毒、禁止出庫、溯源、進一步采樣送檢、確診后依法依規處置。無害化場點出現病原學陽性時,立即展開調查,溯源、強化消毒、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采樣送檢,確診后依法依規處置。引入動物出現病原學陽性后,隔離、強化消毒、流調、溯源、進一步采樣送檢、確診后依法依規處置。隔離場動物檢測出陽性后,即使隔離期滿也要限制移動、強化消毒、采樣送檢確診后依法依規處置。
履行動物疫病檢測功能的實驗室業務發展速度還是跟不上畜牧業快速增長的檢測需求。主要表現在部分實驗室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有的雖然擁有合格的場地、合規的功能室劃分,業務檢測量也很多,但依然存在部分儀器設備老化,更新速度慢,業務范圍窄、經費不足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實驗室的資源分配不均衡,實驗室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度和業務拓展度均有待提高。
從事動物疫病檢測的技術人員青黃不接。技術人員因年齡老化,因退休、升遷或者崗位調動而退出實驗崗位,但后續的實驗人才還沒培養出來,實驗新手面對嚴格的實驗室考核標準、厚重的體系文件,超難的國標、行標,不經過數年的理論與實踐的摸索與摸爬滾打,短期內根本無法做到獨立實驗和撐起一片天。基層中最缺的是全能型檢測人才和能長期留在檢測崗位的人才。
不配合動物疫病檢測的事件時有發生,相關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動物疫病檢測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是由養殖場戶、村級防疫員、基層畜牧獸醫站和各相關部門團結協作完成的一項工作,而實際生產中,經常有養殖場戶不配合采樣的情況發生。雖然 《動物防疫法》 規定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履行如下9 條法定義務:①依法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獸醫部門的要求做好免疫、消毒等動物疫病預防工作;②按照獸醫部門的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畜禽標識;③及時向獸醫部門報告動物疫情,不對社會發布動物疫情信息;④按照獸醫部門的規定處理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尸體及其排泄物、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污染物;⑤遵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獸醫主管部門依法作出的有關控制、撲滅動物疫病規定;⑥接受并配合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⑦接受并配合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動物疫病的檢測;⑧開辦的養殖場要具備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并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頒發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⑨銷售動物前要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但總有養殖場戶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怕動物應激,怕采樣人員給動物帶來傳染病等等各種理由拒檢。有的養殖戶想檢測飼料,懷疑污染了某種病原體,卻表達不清楚,讓檢測人員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測工作。
另外,動物疫病檢測與動物診療的結合不夠緊密。機構改革取消了門診,強化行業的監管和服務職能,動物疫病檢測人員雖然不再門診與檢測工作并舉,不再受風里來雨里去的看診之苦,但失去了直接接觸臨床病例的機會,也失去歷練自己的機會,對基層動物疫情的辨識度降低,采樣的針對性弱化,對動物疫病的正確診治非常不利。
實驗樣品采集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3 個方面:
2.4.1 偶有分樣
由于經常遇到養殖戶不配合的情況,有時采雞血,實際采30 份,養殖戶卻只肯抱出10 只或20 只雞,為完成任務,有些人便采取分樣,浪費檢測人員的精力和試劑。
2.4.2 實驗人員親自采樣帶來后續的風險問題
有的基層實驗室人手短缺,實驗人員不得不親自采樣,很容易把病毒細菌帶進實驗室,到時候一旦病原學實驗陽性,說不清楚到底是樣品陽性還是來自環境的污染。
2.4.3 樣品采集和運輸不規范
有的采樣人員不穿防護裝備,易得人畜共患??;有的樣品采集量過少,影響實驗結果;夏季不使用或者缺乏冷藏設備,導致樣品保存不當;有的本來是應該采體內血的卻采集了體外血;有的心臟采血扎針不當導致了牲畜死亡,引發了索賠爭議等等。
2.5.1 個人防護疏松
個別實驗員在做簡單實驗的時候圖省事穿戴不整齊,有時候只戴口罩穿白大褂,不戴帽子,有的僅戴個手套。
2.5.2 樣品標識不正確
為圖省事,不貼規定的標簽,只用記號筆簡單記錄。
2.5.3 實驗廢棄物處理不及時
試驗后的廢棄物應當立即高壓蒸汽滅菌后交由專業的機構處理,但為了節省時間攢一起高壓滅菌,處理的不夠及時,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散播風險。
多方籌措資金,改善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對老破小的實驗室,特別影響檢測工作質量的破舊儀器設備,布局不合理的實驗室能淘汰的盡快淘汰,無法淘汰的升級改造,把防火、防水、防泄漏、防擴散作為所有實驗生物安全防護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科學與標準地做好獸醫實驗室的整體運營工作。多方聯動,防疫人員搞好防疫,認真分析檢測結果、數據、并選擇免疫效果最好的廠家。養殖場戶搞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工作,檢疫與監管人員控制好移動動物的傳染病控制,檢測人員配合好畜牧部門做好疫病的綜合防控,并積極地參與到專業化的系統培訓中,尤其是新的檢測技術的推廣與學習中,不斷提升檢測工作質量,為做好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出一把力。
除了組織檢測技術人員參加國家、省、市的外部培訓,還要注意加強實驗室人員的內部培訓。尤其是實驗基礎理論和實操的培訓。實驗的精確度主要靠的就是不斷重復與練習,還要有針對性地參與到實驗室間比對和實驗室人員內部的比對實操中,不斷地提高實驗的精度,拓展實驗業務的廣度。
要與產地檢疫、動物衛生監督、養殖場戶和基層防疫員保持緊密溝通和高度配合,保證從采樣、樣品運轉到實驗與實驗結果的處置等各個環節的流暢性,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地把動物疫病防控好。
建立起實驗人員與采樣工作相分離的工作機制,加強個人消毒和防護,增強對試驗環境的凈化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外溢和傳入。定期培訓,加強采樣人員標準化操作和合格運輸的控制,確保所有樣品都合規。
嚴格不定期的巡查實驗過程中的規范化操作,發現疏漏及時糾正,嚴格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置,確保實驗規范、及時規避風險隱患,提高整體的防護水平。
基層動物疫病檢測工作千頭萬緒,要想做到完美無缺很難,需要多部門配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業務部門的重視與扶持。但既然設立了這個業務,就要努力改進,把工作做扎實了,發揮為動物疫病防控提供好技術支撐的功效。抓好疾病監測活動,做好動物診斷與治療工作,提高檢測人員的診斷水平,至關重要。近30年的基層檢測工作的實踐讓我對這項工作進行了深度思考。筆者認為要想進一步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和標準化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撐,檢測工作花費高,檢測文件要和財政局一起發,才能確保檢測經費到位。二是要提高檢測技術人員的福利待遇,改變技術人員培養難和流動性大的難題,要用高薪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衛生津貼標準并執行到位。三是有序開展一些重要疾病的檢測計劃,并把計劃與培訓相結合,計劃的內容要接基層的地氣、充分考慮基層的實際,而不是一味的加碼卻不關心基層的實際承受力,并堅持培訓一項新技術開展一項新的檢測項目的運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