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拉·斯班、艾米莉·施梅爾 劉麗麗/編譯

越來越多的騙子開始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尋找目標,他們瞄準孤獨的老人,用約會軟件進行詐騙。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這種以浪漫為名的詐騙模式大行其道。2020年,60歲及以上的人群在浪漫騙局中被騙走了1.39億美元,高于前一年的8400萬美元。
紐約公布的一份聯邦起訴書顯示,一位可憐的老人被騙走了近300萬美元,那是他一生的積蓄。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
那么,浪漫騙局是如何運作的呢?
2020年夏天,凱特·克萊內特獨居在家。無聊之余,她決定接受一位英俊男士在臉書上發來的好友申請。他自稱托尼,挪威人,現居伊拉克,是一名醫生。
在一款加密聊天軟件上聊了幾個月之后,托尼開始向克萊內特索要錢財。到2020年12月,69歲的克萊內特先后給托尼和兩名自稱是他孩子的人寄了約3.9萬美元的禮品卡。這場騙局吞噬了克萊內特的積蓄、她已故丈夫的人壽保險、她的養老金和社會保障收入,讓她一貧如洗。她說:“最讓人心痛的是失去他的愛,失去我自以為即將擁有的幸福家庭。”
無獨有偶。艾倫·弗洛倫是另一個在浪漫騙局中淪陷的受害者。
2022年夏天,一名自稱詹姆斯·吉布森的男子在《鄰里社交》(一款社交軟件,用戶需提供家庭住址證明自己屬于這一社交范圍)上聯系了弗洛倫。他說自己也住在同一社區,弗洛倫的個人資料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想和她交個朋友。
同社區的“鄰居”身份打消了弗洛倫的警惕和顧慮。“他非常有禮貌,還說希望沒有冒犯到我。他認為我很有魅力。”67歲的兼職教育顧問弗洛倫回憶道,“后來,他問我可不可以發電子郵件。”那時,兩人在社交軟件上大概聊了一個星期。
弗洛倫同意了。很快,他們就舍棄電子郵件,開始轉戰電話聊天。兩個人像熱戀的情侶般,每次都會聊上至少一個小時,每天還會發幾次短信。“那太讓人著迷了。”弗洛倫說。尤其當對方透露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很久以前的一場車禍中喪生時,她對他的好感中又多了一層同情。

騙局吞噬了凱特·克萊內特所有的財產。
后來,兩人互換了照片,但沒有約見過。吉布森說自己在通信系統方面擔任高級職位,目前被暫派到一個遙遠的地區工作,住在酒店里。
幾個星期后,吉布森興奮地告訴她,他馬上就要回來了,他們約好一起吃晚飯。“我想,我見到他一定會很開心。”弗洛倫說。結果,她失望了,因為吉布森“到得太晚,沒能及時趕到飯店”,然后又抱歉地說自己剛在歐洲接到一份重要的工作,必須馬上離開,于是順理成章地推遲了他們的約會。
對于那些了解網絡浪漫騙局的人來說,弗洛倫故事中的騙術聽上去并沒有什么新穎之處。
騙子們現在可以在任何社交媒體平臺上找到受害者,照片墻、臉書等都是他們“撒網捕魚”的地方。
“他們很快就想把你拽離社交媒體平臺。”美國退休人員協會詐騙觀察網絡主任艾米·諾夫齊格說。騙子們一般會要求切換到短信、電話或即時聊天應用,因為這些應用能給雙方提供更多的親密感,而且安全監管更少。交換個人聯系方式也會讓受害者放松警惕,增加其對騙子的信任感。
聯邦貿易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局副主任莫妮卡·瓦卡表示,悲慘的個人經歷、迅速表白,再加上距離使雙方無法見面,這是詐騙最常用的套路。
還有照片。“你會覺得自己對這個人更加了解,因為你看過他的照片。”瓦卡說,“但事實上,那些照片根本不是他的。”
幾周或幾個月后,騙子才會采取關鍵行動——要錢。騙子通常不是個人,而是輪班工作的犯罪團伙,因此他們才有能力整天在網上“拉客”。
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70歲及以上人群因浪漫騙局而遭受的損失中位數為9000美元,而所有年齡段的損失中位數為2400美元。
真正引起監管機構注意的正是涉案金額。“從人們報告的損失總額來看,這簡直就是頭號詐騙案。”瓦卡說。
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針對浪漫騙局發出警告。數據顯示,2021年,所有年齡段的美國人向騙子支付了超過10億美元,高于2018年的3.62億美元。

艾倫·弗洛倫在被騙走100美元后,及時清醒了過來。
任何人——無論年齡、性別或教育水平——都可能陷入浪漫騙局。然而,老年人遭受的損失尤為慘重。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受騙后的反應速度更快,更傾向于向相關部門報告自己的損失。“但是,當老年人主動報告時,損失數值往往要比年輕人高得多。”瓦卡說。
20多歲受害者的平均損失為770美元,50多歲受害者的平均損失是前者的兩倍,60多歲受害者的平均損失是3000美元,而70多歲受害者的平均損失則高達6450美元。
“我們聽說,有人用自己的房子再融資,甚至把退休賬戶里的錢都取了出來。”諾夫齊格說,“有錢的地方就有騙子,犯罪分子知道老年人擁有美國的大部分資產。”
本文開頭提及的紐約重大聯邦案件中,被控詐騙的皮奇絲·斯泰戈從受害者那里騙取了約280萬美元。受害者是一名87歲的曼哈頓男子,和斯泰戈在一個約會網站上認識并開始“交往”。聯邦檢察官說,斯泰戈用其中一部分錢購買了佛羅里達州的一套公寓,支付了麗思卡爾頓酒店房間的入住費,買了數根金條、一輛雪佛蘭科爾維特汽車,還有各種名表和服裝。諾夫齊格說:“老年人遭遇詐騙時,往往會損失更多錢,因為他們比年輕人更富有。”
2019年,聯邦檢察官公布了多起令人擔憂的浪漫詐騙案件。羅德島一位76歲的寡居老人把66萬多美元轉到了一位自稱常駐阿富汗的美國陸軍將軍的銀行賬戶。冒充軍人或自稱身在海外是騙子常用的手段。
在俄克拉何馬州,十名尼日利亞和美國公民被指控團伙詐騙,受害者跨越三個州;在佐治亞州,一個大陪審團起訴了一名男子,該男子被指控詐騙一名擁有650萬美元巨額信托的弗吉尼亞女子。

浪漫騙局給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情感創傷。
相比之下,弗洛倫可能算是比較幸運的受害者了。就在吉布森要去歐洲的時候,他突然打來電話,說他的視頻網站會員卡過期了。“他真的很想在飛機上看電影。”她回憶說,“他讓我給他買一張100美元的充值卡。這樣的小要求我怎么能拒絕呢?”
諾夫齊格說,無法追蹤又隨處可見的禮品卡已成為騙子的首選“貨幣”。但有時候,他們也可能要求受害者開立專門的銀行賬戶并提供使用權限,或者快遞蘋果手機。
弗洛倫買了一張充值卡,給她的“追求者”念了上面的號碼。三天后,對方又打電話說自己把一袋昂貴的工具落在出租車上了。“他聽上去著急得不行。”她說。這些工具價值4000美元,但他只花了2600美元就找到了替代品。弗洛倫會把錢轉給他嗎?
她休息了一會兒,喝了杯咖啡,琢磨著為什么一個國際旅行者沒有信用卡,也沒有雇主愿意幫他。她一下子明白了過來。當那個男人再次打電話來時,弗洛倫對他說:“你在騙我。”她罵了幾句,然后掛斷電話,屏蔽了他的賬號和電話號碼。
弗洛倫的總經濟損失為100美元。當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受騙經歷時,許多人都表示他們也遇到過類似的詐騙。
不過,受害者往往會覺得太丟臉了,因而不愿意談論自己的遭遇。例如,灣區一位68歲的社工要求匿名,因為她還沒有告訴家人自己在“我們的時光”上遇到了一個騙子。“我們的時光”是一個面向50歲以上單身人士的約會網站。騙子自稱是一名空軍飛行員,用電子郵件給她寫了情詩(可能是從言情小說里抄來的),然后說服她電匯1200美元到他服役的中東某地。
“你能想象我有多蠢嗎?”這名社工說,“我腦子進水了吧?”她后悔自己當時對質疑這段關系的朋友發火。事后回想,她將自己的“腦殘行為”歸因于剛遭受母親離世的打擊。
諾夫齊格在談到受害者時說:“這類騙局給受害者造成了太多的情感創傷。他們感到尷尬、心碎,因為他們不僅損失了錢,還失去了心里渴盼的愛情。”
諾夫齊格建議朋友和家人要溫柔地對待受害者。“要用善良和同理心來引導。”她說,“千萬不要說‘你怎么這么笨之類的話。”
她鼓勵受害者向聯邦貿易委員會或聯邦調查局舉報這些犯罪行為。另外,美國退休人員協會還專門設置了舉報熱線,受理人們的投訴。
總之,任何在網上追求浪漫,但不知何故永遠無法露面的人,都可能是騙子。他們有耐心、有技巧,而且索要錢財的理由聽起來合情合理——但恰恰如此,受害者更應該遠離。
“現在,”弗洛倫說,“哪怕有人問我要十美分,我也會直截了當地拒絕。”
[編譯自美國《紐約時報》]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