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輝杰
腳踝扭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患者由于局部疼痛、腫脹,足部及腿部的運動功能受到限制,對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大。傷后早期正確處理,對于腳踝恢復正常至關重要。
什么是腳踝扭傷
腳踝扭傷多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主要原因為在運動或外力作用下,腳踝的活動范圍超出其功能范圍,局部可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根據腳踝扭傷的病程,可分為急性腳踝扭傷和慢性腳踝扭傷。其中,急性腳踝扭傷多為運動或外力撞擊時突然發生的急性扭傷;慢性腳踝扭傷是因不正確運動姿勢、踝關節損傷或運動過度所致。急性扭傷后,若不及時正確治療,可反復出現腳踝扭傷,并逐漸發展為慢性反復性腳踝扭傷。
輕度腳踝扭傷可導致踝關節外側韌帶拉伸或輕微撕裂,中度腳踝損傷可損傷腳踝部的關節穩定性結構。遭受劇烈運動或暴力性損傷時,常常出現高度踝關節扭傷,可導致踝關節韌帶結構完全撕裂,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局部骨折,多有血管和神經損傷,踝關節軟組織及骨結構損傷較為嚴重。
其他原因也有可能引發腳踝扭傷,如合并韌帶松弛的系統性疾病者,腳踝韌帶松弛,關節穩定性較弱;腳踝部位存在骨折病史者,局部關節穩定性下降;進行高強度對抗運動,或運動時缺乏熱身過程。
腳踝扭傷的處置
立即停止運動,抬高患肢
腳踝發生扭傷后,不要站起來繼續走動,否則會導致軟組織損傷,進一步加重出血。此時應原地靜坐,檢查損傷情況,不要做大幅度轉動腳踝。但可嘗試緩緩進行小幅度轉動,以檢查是否存在活動受限的情況,若出現疼痛感受應立即停止。保護好患肢,移動身體時,應避免受傷的腳踝觸地,降低二次損傷風險。到達固定地點后,患者可取坐位,采用軟墊或凳子之類的物品,將腳踝抬高,促進血液回流,避免局部出血,減輕腫脹,促進軟組織及關節恢復。
快速冷敷
很多人發生腳踝扭傷后立即熱敷,殊不知這會導致局部充血加重,不利于軟組織修復。而冷敷可以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改善出血狀態,有助于減輕踝關節水腫,促進組織修復。可從冰箱中取出冰袋,用冷毛巾包裹后,外敷于扭傷的腳踝處。腳踝扭傷后48 h是水腫的高峰期,患者疼痛感較為強烈,應盡早實施冷敷措施,可顯著緩解疼痛。對于輕度的腳踝扭傷,可采取間斷冷敷24 h,避免局部皮膚凍傷,待關節疼痛和腫脹顯著改善后停止。踝關節扭傷較為嚴重者,冷敷時間約為48 h以上,以有效改善扭傷后局部關節腫脹。冷敷期間,患者應抬高患肢,每隔20~30 min檢查一次皮膚狀態,必要時可增加包裹冰袋的毛巾數量,避免溫度太低損傷皮膚。冷敷期間,盡量減少走動,以免受傷的踝關節再次負重。
及時就診,合理用藥
踝關節扭傷后,患者應在不負重的情況下盡快就醫。若出現腳踝形態改變或彎折、旋轉,應原地等待急救人員到來。通過醫生的檢查和影像學分析,明確骨關節及韌帶損傷情況,確定治療方案。對于輕度的關節扭傷,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消炎鎮痛相關藥物,促進局部損傷修復,減輕疼痛感。此外,牢記復診時間,及時復查以確認踝關節的恢復情況。對于嚴重的損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損傷情況,指導其進行手術治療或物理治療,幫助損傷修復。
腳踝扭傷后期處理
腳踝扭傷后一周,局部軟組織損傷已經得到較好的恢復,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下地行走,使腳踝負重,促進功能恢復。同時,采用熱敷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關節靈活性,促進腳踝功能提升。熱敷后,可采用按摩油按摩腳踝局部,適度揉捏腳踝,并輕輕轉動,以改善活動度,為后續康復做好準備。對于反復腳踝扭傷的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提高踝關節的穩定性,降低再次腳踝扭傷的風險。
如何預防腳踝扭傷
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腳踝
腳踝是人體骨骼中承受力量的重要結構,日常不當行為對其損傷較大,進而增加腳踝扭傷風險。為減輕腳踝的壓力,患者應保持正確的體態,糾正不正確的走姿,使身體重力分攤至各承力的關節處。走路時,應注意腳下安全,避免出現絆倒、踩空等情況,雨天路滑更要注意腳下。冬季下雪后容易出現路面結冰的情況,應盡量減少出行,或避開冰面行走。
選擇舒適的鞋子
健康舒適的鞋子是保證足踝健康的基礎,應根據腳的形狀合理選擇鞋子。運動鞋是日常生活的鞋履首選,充分分散腳掌的壓力,減輕腳踝壓力。運動鞋負有彈性的鞋底,可以緩沖行走時對腳踝的沖擊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腳踝。在運動時,應根據運動種類選擇合理的鞋子,以更加貼合運動的需求,同時也有助于保護踝關節。很多女性喜歡穿高跟鞋,但高高細細的鞋跟會增加腳踝負重,增加摔倒或腳扭傷的風險,應盡量少穿。
做好運動前準備
運動前準備不足是導致踝關節扭傷的主要原因。在運動前,應適當活動關節和肌肉,使各關節從靜止狀態轉化為運動狀態,提升關節和肌肉應對運動沖擊的能力,不易出現運動損傷。運動前,若未對僵硬的踝關節進行熱身活動,一旦突然運動,容易出現韌帶拉伸和損傷。為此,應在運動前預留充分的時間屈伸轉動踝關節,以活動周圍肌肉組織,提高膝關節與髖關節的協調度。
積極預防腳踝扭傷反復發生
當腳踝局部反復扭傷后,可導致內部韌帶等組織處于持續受損狀態,若不及時控制,可導致嚴重的踝關節損害,甚至增加殘疾風險。為此,腳踝扭傷后應充分休息,等待徹底康復后再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避免受傷的腳踝過早負重。
此外,反復腳踝扭傷的患者需注意,慣性扭傷多提示關節功能減退,肌肉力量不足,不能有效穩定關節,此時應及時尋求醫師和康復治療師的幫助,制定可靠的康復方案,每日進行規范康復鍛煉,改善腳踝部位功能。同時,調節下肢的肌肉力量,糾正錯誤的力學狀態,更好地保護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