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功能逐漸衰退,不少老人會出現精神異常,表現為明顯的性格改變,如焦慮、煩躁、激惹,行為古怪,思維混亂等。精神異常老人大多伴隨失能,這與其精神癥狀嚴重、軀體疾病增多有關。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病情嚴重時,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喪失,需長時間臥床,加上飲食狀況不理想,導致身體機能下降,更容易發生壓瘡。壓瘡又叫褥瘡,是年老體弱、營養不良、惡病纏身等需要長時間臥床老人的常見病癥,一般發生于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在此,本文對壓瘡的原因、預防和護理措施進行闡述,希望能為照護精神異常老人的人員提供幫助。
壓瘡的原因
(1)壓力。主要來源于老人臥床時,其身體與床所接觸的皮膚承受的壓力,長期的壓力作用于少脂肪或無肌肉組織。壓力更多集中在靠近骨部的肌肉及脂肪組織,如腳踝、腳后跟、臀部等部位。而且,受壓時間越長,發生皮膚損傷、潰瘍的程度越嚴重。當老人處于感染或逐步消瘦狀態時,發生壓瘡的概率更高。
(2)剪切力。如老人處于仰臥位需要抬高床頭,或者坐輪椅身體存在前移傾向時,均會對骶尾部造成較大的剪切力,相比于垂直方向的壓力具有更大危害性,更易出現壓瘡。
(3)摩擦力。如床單褶皺不平、床鋪存在碎屑,或為老人翻身時采用暴力動作,影響患者疾病的康復效果,均會使老皮膚受到摩擦力而發生壓瘡。
(4)精神異常。精神異常老人往往對外界的刺激感覺遲鈍,且難以正確表達出自身感受,因此一旦被人發現壓瘡,程度大多較為嚴重,并且對于處理均較為困難。另外,精神異常老人存在活動能力不足、營養狀況不佳、大小便失禁等情況,也容易誘發壓瘡。
壓瘡的危害
發生壓瘡后,容易繼發感染,主要是由于壓瘡部位的皮膚喪失隔離功能,細菌能夠通過壓瘡處皮膚直接進入體內。受老人神經功能差的影響,壓瘡的治療時間較長,治療難度提高,容易出現瘡口難以愈合的情況。若是對形成壓瘡的老人進行其他疾病的手術治療,也會導致細菌經壓瘡部位到達傷口而發生傷口感染。
壓瘡的預防
對精神異常老人進行壓瘡預防時,需要根據專業的評估量表先對其發生壓瘡的危險程度進行評估,以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是醫院中主要應用于壓瘡評估的量表,適用于活動障礙、感覺障礙、長期臥床患者。根據最終的評估結果,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時翻身
為了避免精神異常老人在長時間臥床的狀態下身體受壓,需要定時為其翻身,定時為患者經過擦拭或消毒。一般來說,照護人員應根據老人的病情和受壓情況進行2 h/次或1 h/次的翻身。同時,充分告訴家屬翻身的原因與好處,以便能共同協助老人翻身。另外,需要對受壓部位皮膚進行輕柔的按摩,促進受壓處的血液循環,能夠降低壓瘡的發生率。
加強保護
精神疾病在臨床上治療較為復雜和困難。精神異常老人受疾病的影響,對自身的行為動作往往無明顯感知,隨意變換體位,不僅容易因骨隆突出而發生壓瘡,也增加了墜床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所以,必須妥當安置老人,在其身體空隙處放置軟墊或者抱枕。對于容易發生墜床、拔管等的老人,需加強防護,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但需合理調節松緊度,避免過緊引發壓瘡。
皮膚與環境清潔
在老人處于半臥狀態時,應避免其身體下滑導致皮膚受到摩擦而引發壓瘡;床單、被套等定期更換,保持清潔與平整;若床上有碎屑,要及時清理;在更換床單和衣物時,切忌拖、拉、推等動作。另外,還應對精神異常老人的皮膚定期進行擦拭清潔,避免受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而形成壓瘡。
增強營養
不少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因為活動少,進餐不規律,食物攝入減少,影響機體營養水平,直接影響壓瘡的愈合。照護人員要為老人提供合理的膳食,確保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結構比例合理。如老人無法自主進食,可以選擇靜脈輸注營養液或者鼻飼管喂養的方式,使其能夠定時、定量進食,避免營養不良。若老人能夠自主進食,需根據其飲食喜好提供食物,確保食物色香味俱全,避免老人因抗拒進食而發生營養不良。
壓瘡的護理
當精神異常老人發生壓瘡后,需及時進行專業治療,并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需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明確壓瘡分期,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根據壓瘡分期進行護理
不同壓瘡分期的患者,其壓瘡嚴重程度不一樣。對于1期壓瘡患者,需要增加翻身次數,防止局部繼續受壓、受潮,定期對壓瘡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加強巡視。對于2期壓瘡患者,需避免尚未破潰的水泡受到摩擦,讓其能夠自行吸收。如果出現大水泡,需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出其中的液體,并選擇合適的無菌敷料進行包扎,避免感染發生。對于3期壓瘡患者,由于壓瘡程度嚴重,必須由醫生進行相關治療,照護人員則在一旁協助做好無菌操作,加強對感染的控制預防,保證皮膚干燥。
積極治療原發病
大多數精神異常老人的壓瘡是在原發病基礎上出現的,如高血壓、糖尿病、腦梗等,因此必須對原發病進行積極治療,控制病情,避免因血糖、血壓控制不理想而影響瘡口愈合。
局部治療與護理
可為已發生壓瘡的精神異常老人提供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促使創面干燥,加快愈合;也可提供局部藥物干預,如使用生肌膏、紫草油等,促使壓瘡處的血管新生,加快皮膚組織生成,為愈合創造有利條件;還可以選擇濕性敷料進行護理,使傷口在濕潤環境下釋放活性物質,提升傷口的愈合速度。
結束語
雖然臨床對不同分期的壓瘡可以實施有效的治療,但正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注重對精神異常老年人的壓瘡預防,能夠有效維護其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同時能避免壓瘡對老人家庭造成的經濟和護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