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城西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語文學科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讓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環節。想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就需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再只是簡單地進行教學與評價,而是需要將教師、學生、評價有機結合,形成全新的教學形式。將“教學評”一體化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與傳統的評價方法,使教師對小學語文評價有全新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要求將設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策略、反饋教學成果進行有效結合,促進三者統一協調發展。教學活動在開展前以及教學評價的實施過程中,均要求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將其作為教學與評價的重要基礎。隨后,結合教學目標選用適宜的教學策略,在教學活動完成后,及時開展教學評價,反饋教學結果,為后續教學方式改進和調整提供可靠依據。由此可見,“教學評”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只有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才能夠創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有利于高效解決日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評”一體化強調發揮教學目標的任務導向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教學評”一體化模式,能夠讓教師在確定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方向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規劃方案,制定科學的教學流程,據此指導教學活動,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新時期,在各學科教學中,均要求將新課改內容作為目標,對此,在“教學評”一體化的推廣實施過程中,教師需定期反思教學成果,持續改進教學方式,促進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方式創新以及教學評價、反饋的優化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推廣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使學生及時了解到日常學習中的不足,并及時改進,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評價學生時應遵循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評”一體化的語文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應避免針對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缺陷而進行主觀評價。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著重考慮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能力。教師在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的同時,還應考慮學生的思想素質、思維能力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是否都得到了提升,從教學與學習兩方面去考慮。小學語文作為小學學習中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強調評價過程的完整性,從認知方法、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發展著的個體,其發展具備不平衡性與獨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的對象是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在學習成績、性格特點、思維發展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下,不能只從學生的學習方面入手,還應從評價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轉變等角度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評價。因此,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中,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教學,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教學評價在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從側面對教師的教學進行一定的評價,從而達到“教學評”一體化在語文課程中的合理運用。
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脫離傳統評價方式,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與教師進行評價。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是教師主導評價,或學生參與到評價當中。但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應在多種互動活動中進行,即使面對同一個班級,也應伴隨著多種評價方式,如問卷、調查、考試等。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增加評價的信息量,根據不同的信息來源以及多方面的評價內容,使評價更加客觀、準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學習目標以及課堂目標,在此基礎上創建語文學業評價。“教學評”一體化的重點在于教學、學習以及評價三者之間可構成統一整體,通過開展教學評價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質量,有利于對教學方式進行持續改進,保證教、學、評之間的相互融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深入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新課改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剖析,調查了解學生的學情狀況與學習需求,合理制定學習目標,并將其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據此創建開放式語文課程以及靈活高效的教學機制。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要求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以及合作學習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語言思維能力。在學生學習方面,要求掌握生字詞,流利地閱讀課文,在學習過程中感悟作者所傳遞的思想與感受。在課堂目標設定方面,教師要將實現教學目的作為目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由此可見,只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以及課堂目標,才能夠有效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課程評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直備受矚目,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考驗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重要方式。為發揮評價作用的最大化,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教學目標入手,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進行課堂任務與課程評價的有機結合。課程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評價任務往往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存在著評價任務的使用不得當、定位不清晰、評價標準不穩定等情況。針對此種狀況,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入手,提高教學任務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運用合理得當的方法為評價任務尋找合適的位置,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使教學評價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讓學生閱讀課文,大致了解文章內容。文章前半部分寫圓明園的外觀,后半部分寫圓明園的毀滅。教師可以將本課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設置為“體會作者情感,了解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對于學生來說,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圓明園的壯觀與輝煌轉變到圓明園的毀滅中。因此,教師需要對該教學目標進行分析,帶領學生通過不同的情感來解讀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這兩種狀態。教師在解讀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問:“閱讀這兩部分內容應該用怎樣的情感?”“這兩種情感的區別在哪里?”“通過兩種不同的狀態能夠理解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嗎?”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回答這些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時以學生的回答為依據,及時調整教學活動。教師在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教學評價的這一過程中,能夠及時引導學生領會教學內容,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促進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中,教師對于評價時的評價方式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根據課堂狀態進行評價,而是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課后的活動來進行教學評價,既從過程上又從結果上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要想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評價方式,還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思過程、學生在課堂的集中狀態或學生之間交流分享等方式。例如,在教學《走月亮》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文章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色之美,體會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畫出自己最喜歡的片段,并說出理由,學生根據所畫的優美語段分析其表達效果。在整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對學生朗讀的語速、語調等方面進行評價,也就是要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及時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分享的形式來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學生在組內交流各自畫出的優美語段,并向組內同學介紹自己畫出優美語段的原因以及這段語錄在整個文章中所體現的情感,分析其表達效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感受組內學生交流的氛圍,傾聽學生表達的內容,感受學生交流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程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也就是讓學生記錄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心得,從學生記錄的內容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以此讓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綜合性教學板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對此,教師應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在“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過程中制定并實施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保證教學活動的全面性與有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評”一體化的目標提供教學指導,將教育教學機制落到實處。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組織開展“詩詞大賽”活動,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首先提出競賽要求,隨后,各小組成員快速思考并說出古詩詞,如果答對,則小組可加一分,如果答錯,小組無需扣分。又如,第一題是要求學生背誦出帶有“春”字的古詩,各小組成員紛紛舉手回答,教師可根據舉手的先后順序由學生回答,第一位學生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第二位學生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對學生給予鼓勵,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本次競賽活動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對活動過程做好記錄。活動結束后,對各小組所獲得的分數進行統計分析,并且及時做出評價:“大家非常棒,掌握了豐富的古詩詞知識,老師非常欣慰!”通過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將教學評價機制落到實處,圍繞“教學評”一體化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協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高效完成學習目標。
經過對“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方式的不斷實踐,已經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教學評價這三者有了全面的認識,對學業評價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無論是評價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還是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或是學生的課后作業情況,“教學評”一體化的評價方式,能夠圍繞多方面的教學目標來實施語文教學工作,從而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方式,教師應及時做好反饋調整工作,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共同討論如何促進“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周進行一次師生共同商討的針對評價方式的反饋,教師與學生共同發表意見,從雙方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將“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方式不斷改進。教師針對學生每周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提出調整的方案,以便于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找到更清晰的方向。同時,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建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建議,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對“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做出適當調整。通過及時反饋、及時調整,教師可以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學生可以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從而促進“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充分運用。
想要保證小學語文課堂的不斷發展,就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推進“教學評”一體化學業評價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圍繞具體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方式設計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評價任務。與此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推動“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方式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及時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評價進行調整,確保“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業評價方式不斷發展。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形成合理、公正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