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娟 姚禮 胡勝華
2016 年財政部下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明確了管理會計的內涵:以管理控制系統為理論基礎,以財務會計信息為數據基礎,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管理層進行決策。 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是整合財務會計等經營信息的主要載體, 但目前企業的管理會計報告沒有發揮好為企業提供有效的經營決策信息支持與價值創造的重要功能 (敖小波,2016)。 國內學者研究運用管理會計工具為企業設計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曹樹涵,2014)研究建立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的報告體系,體現短期與長期、財務與非財務的戰略決策全景。 另有部分學者認為價值鏈視角下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更具有適用性,在決策、控制、評價等方面全面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需求, 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的逐步推進與實現(閆華紅2018,劉斌2020,沙秀娟2022)。
地方金融控股集團(下文簡稱“地方金控集團”)主要由地方政府整合當地國資部門所屬的金融機構或金融資源而成,其成立是為了通過金融控股集團的“跨業態”協同運作產生協同效應、規模效應,有效提升服務區域實體經濟的能力。 “跨業態”的協同經營決策,需要有“跨業態”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支持。 本文以C 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C 金控”)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建設實踐為例,研究并總結地方金控“跨業態”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建設經驗,以期為同類企業提供參考。
C 金控旗下擁有銀行、信托、證券、壽險、資產管理、產投基金、期貨等金融和類金融業態。 管理層尋求通過金融資源的集聚、協同及品牌效應,發揮C 金控作為H 省直接融資主力軍、 間接融資創新者和綜合金融服務引領者的專業優勢,服務H 省實體產業發展。 C 金控“跨業態”經營在財務管控方面面臨以下問題:
首先, 不同金融業務的復雜業務流程和價值邏輯導致財務管控困難,需要克服業務差異,實現協同銜接;其次,各業態存在不一致的業務分類、管理標準和規范,導致資源配置困難,難以實現統一的經營評估標準;此外,由于涉及的數據類型、來源和標準各異,不同業態之間無法有效地匯總、 對比和分析數據, 使得經營分析變得困難;最后,多層級機構和獨立運營牌照導致C 金控與子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嚴重, 無法及時獲取業務價值鏈各環節的經營信息,從而難以為管理層提供充分的決策支持。
通過統一各金融業務的定義、分類、管理指標、管理流程等,實現所有金融業態遵循統一的業務標準,在信息共享、數據交換等方面標準統一。
通過建立統一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標準,支持各層級財務和業務數據的可銜接和可對比。
通過建設管理會計信息體系, 實現集團總部對底層金融業務的全流程可視化監控。
構建管理會計體系的最終目標是為金控集團管理層提供全面的經營決策支持, 支持集團實現長期戰略發展目標。
C 金控“跨業態”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包括集團內部的“三個統一”:
C 金控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標準化實現會計核算標準和財務數據標準的統一:
1.會計科目體系標準化。 在全集團推行統一、覆蓋所有的金融業態的會計科目體系。
2.會計核算標準化。通過在全集團應用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確保覆蓋所有金融業務的核算,并在集團內實現同類金融業務核算標準化。
3.財務數據和財務報表標準化。在集團統一財務主數據標準,會計科目、科目輔助字段、供應商和客戶數據等,統一財務報表及附注標準。
4.會計核算系統統一。 C 金控通過在全集團上線統一的會計核算系統, 在信息化平臺實現上述三個標準化。
C 金控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以實現跨業態統一業務標準體系和業務數據標準:
統一金融業務分類與定義標準。C 金控全面梳理金融業務分類,明確各金融業務的定義及范圍,確保每項業務在業務標準體系內都能找到對應的位置。 統一金融業務數據標準。 C 金控基于內外部管理要求,全集團內統一業務數據標準,統一金融業務數據字段、定義、格式及校驗邏輯等。 統一業財數據對接標準。C 金控制定統一的業財數據映射規則及對接標準,支持集團數據中臺承接、清洗業財數據,實現業財數據對接。
1.C 金控“跨業態”經營分析報告體系基本思路
著眼一個戰略目標, 基于產業鏈和價值鏈兩個鏈條協同配置資源,為三個管理層級提升經營決策支持。
為了實現集團長期戰略目標, 基于業務價值鏈條分析集團資源配置情況及價值創造能力; 沿著產業全生命周期鏈條分析集團內各金融業態在各產業階段的資源協同,通過實現“從資金端到資產端”全價值流程的經營信息可視化,向集團管理層、子公司管理層、業務經營端提供經營決策支持。
2.C 金控“跨業態”核心業務價值鏈
C 金控作為跨業態的金融機構,其核心業務價值鏈可以總結為“資金端—金融中介—資產端”,通過為資金端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或金融產品,募集/融通社會化資金,通過股權、債權或混合型等多種資產形式,為實體經濟輸送經營發展所需的資金。
3.支持“一個目標”——集團核心經營指標
服務于C 金控管理層的核心經營指標包括集團資產狀況、經營成果、年度目標完成情況、經營效率、資產規模、資本結構等經營信息,從整體上反映金控集團從資金端獲取資金, 通過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向資產端投入資金, 最終實現價值創造和支持實體經濟的基本經營過程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C 金控集團核心經營指標概覽
4.基于金融業務價值鏈的管理會計報表
C 金控管報體系基于金融業務價值流提供 “一張紙”報告,概覽資金端到資產端的全局經營情況,展現資金募集、金融產品和服務運營,到資產投資的全流程信息。 同時,該體系通過“價值鏈”管理報表深入分析資金端獲取社會化資金的能力,金融機構運營的規模與報酬能力,資產端的投資方向與回報以及多維度經營損益情況, 如各金融業態的價值創造力和收益情況。 此外,C 金控還專注于基于“產業鏈”的資源配置,從地域、產業到金控集團內部協同維度, 詳細揭示集團對地方實體經濟的支持與各金融業態在產業鏈中的資源配置與協同作用。
5.“三個層級”的經營決策支持:
C 金控經營分析報告體系分別提供三個層級的經營決策支持:
(1)為集團管理層提供集團全面的經營成果、經營管控過程、經營預測信息;管理維度、業務價值鏈維度的資源配置和資源經營效率信息。
(2)為子公司管理層提供年度經營計劃、戰略計劃的推進情況以及金融業務或服務如何運營并實現價值創造的信息。
(3)為業務端運營者提供單個產品或項目的業務價值鏈運營信息, 包括各業務或項目經營效益與成本對比分析、業務活動經營預測與分析、成本費用的投入產出效率等。
基于上述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框架,C 金控依托 “數據集市+經營分析平臺+領導駕駛艙” 等信息化平臺,通過打造業、財一體的數據中臺,以基于業務價值鏈的管理會計報告框架,建立支持集團多層級經營決策的“經營分析平臺”,輸出多層級管理會計報告;為集團“領導駕駛艙”提供業財數據基礎,為集團管理層提供可視化全集團經營數據,有效解決地方金控集團內部信息不對稱問題。
C 金控的實踐表明,在金控集團“跨業態”經營的背景下,通過建立“跨業態”統一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支持管理層“能看到”集團整體經營狀況,“能算清”集團整體、各金融業態、各產業鏈維度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能支撐”各級管理者有效制定經營決策, 支持實現金控集團長期發展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