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龍
(廣德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安徽 廣德 242200)
廣德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總面積2 165 km2,轄6 鎮3 鄉3 街道,34 個社區、103 個行政村,人口52萬,是全國文明城市、綠色發展百強縣、科技進步先進縣、農業標準化示范縣。2019 年8 月撤縣設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級市。2013 年4 月,廣德縣編委印發了《關于組建廣德縣種植業管理局等有關事項的批復》,縣農技推廣中心更名為縣種植業管理局,2020 年2 月,因機構改革需要,編辦印發《關于市農業農村局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及所屬事業單位調整設置的批復》,廣德市種植業管理局更名為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保留副科級,公益一類,為農業農村局所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54 名,領導職數1 正4 副。主要承擔農業技術相關公益服務職責。內設辦公室、植保植檢站、農技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特產站、信息站,均為股級建制。按區域設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桃州(轄盧村、東亭)、邱村、新杭、誓節、柏墊(轄四合、楊灘)5 個區域站。區域站三權歸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改變鄉鎮農技站管理方式,實行條塊結合的管理體制,工資發放、人員調配由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執行,區域站納入所屬鄉鎮政府基層站所民主評議機制管理。
2.1 創新工作思路、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單位主要負責人做好領頭雁,每月定期向農業農村局匯報工作,重大事項陪同局長向分管市長匯報,便于領導隨時掌握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逐步形成上下聯動的順暢運行機制。對于單位內部管理,堅持用制度管人,建立健全了包括《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服務承諾制度》 《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崗位責任制》 《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干部職工廉政談話制度》 《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內部管理制度》和《關于加強和規范干部職工外出報備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每月召開工作務虛會議,各專業站長匯報當月工作情況,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團結、爭優的良好工作氛圍。如2019 年由中心承辦的“宣城 ·廣德茶葉博覽會”,吸引了全國各地朋友來品茗“多滋多彩”廣德茶,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中國茶葉學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功叫響了“廣德黃金芽”公用品牌,擦亮了“中國黃金芽第一縣”金字招牌,為廣德市的特色茶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 建立健全市、鄉、村三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網絡。建成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專業站—區域站—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完整的推廣鏈,區片農技站與鄉鎮農服中心建立互動機制,定期進行工作會商,確保農技推廣工作任務順利完成。通過加大市政府對鄉鎮考核指標中農業工作部分的分值,使農技推廣工作在基層鄉鎮中心工作中權重加大,便于工作任務順利落實。
2.3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科學設崗,競聘上崗。①建設一支高質量科技推廣隊伍。一是搭建能干事、能戰斗的領導班子;二是按照產業布局,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根據個人所學專業,充分發揮各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長,知人善用;三是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依據工作需要、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合理流動。②創新運行機制,實行全員聘用制,采用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競聘上崗,實行績效考核,建立工資與績效掛鉤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由市農業部門、鄉鎮政府、服務對象三方共同組成的考評機制,三者比重分別為40%、30%、30%,縣農業部門、鄉鎮政府考核重點是德、能、勤、績4 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及全年所規定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服務對象考核重點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服務效果和滿意度。專業技術人員在接受考核時均要提供書面工作總結、工作日志,并進行述職。
2.4 圍繞地方農業主導產業需要,逐步建立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技推廣聯盟。以試驗示范為抓手,不斷完善技術支撐和服務工作。一是加快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科創園區的示范基地;建立1~2 個長期穩定的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集成推廣植保、土肥、栽培等適用新型技術;爭創“全國農技推廣試驗示范基地”。二是加強技術交流合作。強化“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理念,以對接滬蘇浙、融入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為契機,發揮緊鄰蘇浙滬的區位優勢,開展茶葉、水果等特色農產品供銷調研、市場對接、技術交流等活動;認真落實與宣城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三是壯大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發展多元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病蟲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等全程社會化服務;在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區重點扶持一批管理規范、裝備精良、服務高效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推廣全程承包防治服務模式;全市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數量穩定在34 個,服務面積達27 萬畝、34 萬畝次,主要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60%。
2.5 提升服務能力。擬定在編專業技術人員分類培訓計劃,開展技術人員業務培訓全覆蓋。綜合統籌安排業務學習考察交流活動,注重考察學習實效,做到提質擴面。結合基層農技推廣、科技入戶、農業科技特派員等工作,開展農業技術人員深入試驗示范基地、田間地頭實踐指導服務活動;科技特派員實行定期入住和不定期靈活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根據農時季節、實施項目需要和當地實際,靈活掌握在鄉鎮、村的服務時間,原則上每年在每個任職村的工作時間不少于24 天、24 次指導,參加服務村工作會議不少于2 次。
2.6 加強黨建與業務融合。突出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提升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支部組織力為重點,不斷提升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完善黨員量化積分和“紅黃榜”制度,著力黨員干部素質的提高。注重專題研究和部署意識形態工作,進一步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業務工作的融合。
2.7 加強信息宣傳工作。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非常重視宣傳工作,設置信息科,每月不定期報送本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向農業農村局網站及政府網站宣傳,積極向“廣德農業專刊”投稿,全年發布信息量不少于28 條。讓社會及時了解單位工作動態,使單位的知曉度在廣德市迅速提高。
近年來,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種子管理站)圍繞“保供、提質、綠色”三大任務,聚力聚焦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和科技支撐,穩定糧油生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提升特色產業等,實現糧食穩定增產、種植業連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中心各項常規工作有序推進,特色工作取得新成效。2018 年“廣德云霧茶”“廣德黃金芽”獲認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水稻主要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獲得2019 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2020 年獲全省種植業系統農機推廣工作先進單位,“廣德黃金芽”獲認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