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河間市農業局 河北 河間 062450)
目前,河間無花果栽培均為設施栽培,有日光溫室和冷棚兩種方式。全市種植面積300 余畝,主要分布在沙洼鄉南冬村、灜州鎮等地,品種以波姬紅為主,該品種為鮮食紅色大型無花果優良品種,果皮鮮紅色或紫紅色,果肉紅色或淺紅色,口感、品質極佳。無花果設施栽培采收周期長,效益十分可觀。最早在5 月底成熟上市,一直能采收到12 月底,平均畝產量達3 5000 ~48 000 kg,畝收入30 000 元以上。本文總結了波姬紅的種植技術要點,包括建園條件、種苗選擇、定植、肥水管理等方面,以促進無花果的高產高效栽培。
1.1 土質要求。無花果對種植土質要求不嚴格,屬于千層根系作物,有30 cm 以上可耕種土層即可,沙土地、黃土地、黑土地都可以正常生長,黏土地由于透氣性差,對無花果根系生長有抑制作用,不建議種植。無花果耐鹽堿性較強,輕度鹽堿地可以正常生長。
1.2 水源選擇。必須有長期穩定的水源供給,保證生長期不缺水,以井水、河水、池塘水為最佳。而且地塊需具有完備的排水系統,做到雨后不積水,不內澇,防止水澇造成根系病害發生。
1.3 建棚。冷棚建設一般遵照南北走向,長度60 ~120 m,跨度8 ~30 m 為宜。選擇交通方便地塊,能進出大型車輛。
1.4 農業配套設施。建設必要的配套設施,如看護房、包裝車間、冷藏庫等。
1.1 竹木結構。竹木結構造價低,易腐朽老化,對棚膜磨損嚴重,影響棚膜使用壽命和保溫效果。
1.2 鋼架水泥立柱混合結構。可建設大跨度冷棚,使用壽命10 年以上,但是棚里立柱過多,不方便機械化作業。
1.3 全鋼架冷棚。立柱、承重梁全部選用鋼材焊接成型,跨度大,承重強,抗風雪。
1.4 連棟棚。采用全鋼架結構,可縱向延伸,擴大棚內面積,方便新技術應用。
選用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扦插苗、蘗生苗或杯苗。種苗選購扦插苗、嫁接苗,建議秋后選購。
4.1 定植前土壤處理。土地平整,鋪設地埋供水供電管線,挖排水溝,深翻松土,松土深度20 cm 以上。施足底肥,可選用糞肥、成品有機肥或者餅肥等,糞肥施用前必須腐熟。施用秸稈類肥料時,注意增施氮肥,調節碳氮比。畝用量禽類糞便4 m3左右,牛羊糞10 m3左右,秸稈類3 t 左右。底肥施用適量化肥,建議平衡型緩釋復合肥畝用量25 kg。合理配合施用菌肥和礦物性肥料。
有地下蟲害地塊,翻地時配合使用地下殺蟲劑,做好土壤殺蟲處理。定植前土壤做封閉除草劑處理,或者鋪設地膜保墑防草。
4.2 定植方法。冷棚內種植,建議行距1.8 ~2.5 m,株距1 ~2 m,以南北行走向為宜,避免遮陰,有利于成熟期果實著色。定植前,用防根腐藥物加生根類藥物蘸根處理,對病根、蟲害根要做修根處理。栽種時,扦插苗建議45°向北傾斜種植,以利于壓制頂端優勢,促使發芽整齊。杯苗種植以基質上面覆土2~3 cm 為宜,不能露出基質,以防脫水,影響成活。扦插苗澆水一次澆透,7 ~10 d 后補澆第二水。杯苗小,水勤澆,做到水過地皮濕,地里不積水,以防漚根。建議使用滴灌、微噴等水肥一體化設備。定植后注意控制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杯苗建議遮陰處理,以防閃苗。
5.1 發芽后初期管理。扦插苗抹芽,抹除旺長芽、弱芽,保留長勢較為一致的2 ~4 芽,做為結果枝。杯苗長到8 ~10 片葉時打頂,底部留5 ~6 片葉,其余頂梢剪除,按照留高打低原則,促使側芽整齊萌發。追肥,扦插苗5 片葉左右,杯苗側芽萌發后,追施少量高氮水溶肥,畝用量5 kg 左右,有條件可配合功能性肥料,例如黃腐酸鉀、魚蛋白、海藻酸等。葉面噴施葉面肥,建議氨基酸葉面肥加磷酸二氫鉀加生長調節劑施用,7 ~10 d 噴施1 次。同時注意預防薊馬、螨蟲危害。
5.2 快速生長期管理。當生長到7 片葉以后,到快速生長期,此時氣溫光照極為適合無花果快速生長,對肥水需求旺盛。每10 ~15 d 沖施平衡性沖施肥5 kg,建議配合施用生化黃腐酸鉀5 ~10 kg 或者魚蛋白1 kg。無沖施肥料條件的,可以溝施或者穴施平衡性復合肥15 ~20 kg,持效期能達到1 個月以上。葉面肥施用,按照發芽初期方式延續。注意澆水做到見干見濕,不能缺水,使用水肥一體化系統的做到澆水帶肥。適當控旺,不能不控,也不能過度控旺,幼齡樹適當旺長,有利于快速發育,提高產量。適時壓枝,整理樹形,預留主干。架設立柱鋼絲,建議使用雙籬架或者頂部鋼絲吊繩。雙籬架,水平鋪設三道鋼絲,鋪設高度0.5 ~1.5 m,兩側鋼絲間距0.5 ~0.6 m 為宜。頂部吊鋼絲的,鋼絲架設高度2 m 左右為宜。
5.3 前期管理。根據樹形不同,主干形10 ~12 片葉,叢生形12 ~15 片葉,開始大量現果。當現果率超過70%適當控旺促果,以控旺藥物加磷酸二氫鉀50 g 加氨基酸葉面肥,蓋頂噴霧,注意噴藥方法,從頂部噴藥,重點噴灑3 葉1 心部位,注意選用霧化好的噴頭,噴灑均勻一致。追施高磷肥料促果,建議每畝沖施高磷水溶肥5 kg 加魚蛋白1 kg,葉面噴施硼肥,促進花芽分化。特別注意,因為硼無法螯合,不能與鈣、磷以及金屬類藥物(如代森錳鋅、銅制劑等)混配。噴霧做到整株均勻噴灑,不留死角。同時注意防控螨蟲類危害。
5.4 膨果期管理。幼果進入快速生長膨大期,對肥水需求旺盛,此時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建議肥料以平衡性水溶肥為主,供給量每畝每日0.5 kg 左右,以大肥大水模式催動果實快速生長。此時期生長旺盛,注意補鈣,有助于構建細胞壁,增加果重和果皮強度。以葉面噴施加沖施最佳,建議葉面噴施糖醇鈣或者螯合鈣,7 ~10 d 噴1 次,螯合鈣沖施每月施用量2 kg 以上,有條件的建議硅鈣同補。特別提醒,糖醇鈣與高濃度磷酸二氫鉀會起化學反應,引起絮凝沉降,注意藥液配比,做到隨配隨用。硝酸銨鈣會與磷鉀反應造成鈣沉積,不建議當做沖施性鈣肥施用。此時期由于果實膨大迅速,會壓制樹勢,除非樹勢過于旺盛,否則不要使用化學性藥物控旺,避免過度壓制樹勢。棚內種植注意溫度調控,最高溫限制以32 ℃左右為宜,注意通風降溫避免高溫損害。降雨較多時,注意病害防治,重點預防綿疫病、銹病,建議以長效預防性藥物為主。蟲害重點預防薊馬、螨蟲及天牛危害,可以掛藍板(薊馬用)作蟲口指示,便于藥物控制。進行除草及綁枝吊秧,吊秧時注意枝條綁扣不要過緊,以免勒傷枝條。
5.5 成熟初期管理。當出現果實成熟時,追施高鉀肥料膨果,增加果實甜度,加大生化黃腐酸鉀施用量,與水溶肥配合施用比例不低于1∶2,適當控水,避免濕度過高引起口感變差,果皮變薄。鈣肥參照膨果期用量施用。注意控制棚內溫濕度,適當提高棚溫到32 ℃~35 ℃,注意通風降濕。蟲害防治重點預防薊馬、果蠅,及時清理爛果預防果蠅,地面撒施毒餌,誘捕螞蟻、金針蟲、潮蟲等害蟲。露天種植提前架設防鳥設施,做好排水設施,應對降水。注意修枝整形,適當剪除成熟部位葉片,增加透光性,以利于果實著色,但是必須保證每枝條有不低于13 ~15 片有效功能葉片。
5.6 成熟高峰期管理。沖施肥料按照鈣、鉀平衡交替施用,加大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例如黃腐酸鉀、魚蛋白、海藻酸,注意補鈣,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及時噴施葉面肥,養葉養果。注意病蟲害預防,嚴格預防果蠅,及時清理爛果,一旦發現果蠅,及時使用熏蒸類藥劑防治。加強通風降溫,通風不暢的棚,可以開天窗加強空氣對流,避免無花果高溫休眠。無花果嚴禁遮陰降溫,避免使用遮陽網、降溫劑等降溫材料。摘果時間以早9:00 前、晚4:00 后為宜,采摘后迅速裝盤,入庫降溫,以延長貨架期。
5.7 成熟后期管理。成熟后期由于溫度降低,光照變短,成熟速度變慢,應嚴格控水,避免高濕裂果,應該在成熟量迅速下降期到來時一次性施足肥料,后期停止澆水。合理控制棚溫,通過調控風口,盡量提高棚溫,但是要適時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及時清理底部老化葉片,加強通風透氣、透光性。由于低溫高濕是病害爆發的高峰期,嚴防銹病、炭疽病爆發性發生,每7 ~10 d 噴施藥物預防1 次。
5.8 休眠剪枝管理。當經歷霜凍落葉后應盡早剪枝,避免后期突然降溫引起凍害。一字形剪枝,側枝從分叉處留5 cm 左右剪除。叢生形離地面高度10 cm 左右剪枝。做好清園,所有枯枝敗葉、落果雜草全部清理干凈,深埋或者焚燒處理,以減少園區病蟲害殘留。秋后追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菌肥、礦物肥料,禁止使用化肥。施肥以開溝施肥或地面撒施,旋耕翻地為宜,有機肥應單側施用,避免雙側施用過度傷根。冬灌,大水漫灌,增加土壤含水量,保護果樹越冬。防寒處理以加蓋棚膜、毛氈或埋土越冬,如棚內冬季白天溫度過高,適時通風,降低白天棚內溫度,減小溫差,避免高溫差傷樹。
5.9 第二年初春管理。當棚內最低溫度達到8 ℃~10 ℃時開始澆催芽水,以中等水量澆水,不宜大水漫灌。待地面濕度下降至能進人作業時,開始施用高氮復合肥做底肥,每畝用量20 ~25 kg,以雙側溝施最佳。同時施用功能性肥料促根,例如黃腐酸鉀、魚蛋白等。噴施封地類除草劑,噴施清園藥物,建議選用石硫合劑,適當選用殺蟲劑。棚內提溫催芽,芽前最高溫度控制35 ℃左右,發芽后調控到30 ℃~32 ℃,適時放風,避免突然降溫閃苗。發芽后抹芽定干,以留中庸芽,抹除弱芽、強芽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