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剛
(貴州省平塘縣甲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貴州 平塘 558307)
“北牛南養”是指我國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省)肉牛品種運到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實行育肥或擴繁飼養的一種方式[1]。因為北方有較多的優良育成肉牛品種,體格大,比南方個體小的黃牛生長速度快,出肉率較高,利潤空間大,引進品種有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利木贊牛等品種。
1.1 了解調出地和引入飼養地氣候情況。東北氣溫常年低于南方地區,例如,吉林省伊通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5.5 ℃,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2.7 ℃,極端高溫可達38.8 ℃,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15.9 ℃,極端最低氣溫可到-40.6 ℃[2]。平塘縣位于貴州省南緣中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7 ℃,7 月最熱平均26.4 ℃,極端最高氣溫38.1 ℃,1 月最冷平均6.8 ℃,極端最低氣溫-7.7 ℃。對比看出南方比北方氣候較溫和,年平均氣溫高出11.5 ℃,最熱的7 月平均氣溫高出3.7 ℃,極端高溫相差0.7 ℃,最冷的1 月平均氣溫高出22.7 ℃,極端最低氣溫相差-32.96 ℃。
1.2 調運季節選擇。從以上兩地氣候情況看,東北調運地和平塘引入地的最熱氣溫均在夏季,最寒冷氣溫在冬季(12 ~2 月),該季節兩地溫差較大,在運輸途中和到達新飼養地可能產生的應激反應比較大,不適宜牛調運季節;春季(3 ~5 月)和秋季(9 ~11 月)氣溫較為溫和涼爽,兩地溫差較小,在運輸途中和到達新飼養地可能產生的應激反應比較小,適合調運季節。
2.1 選擇適宜的品種。首先按養殖場經營生產計劃選好養殖品種,并多方考察了解供牛種源(集貿交易市場、養殖場地),查看品種特征,按照肉牛品種標準要求選擇,如西門塔爾牛具有“六白”、四肢粗壯及體格厚實等特點。購買牛前先了解調運牛地區的動物疫情動態,具體調查3 年內有無口蹄疫、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牛出敗等疫情發生,決不能到疫區購買進牛,選擇調運的牛必須經過嚴格的檢疫。注意觀察群體和個體的健康狀況,確定選購的牛要先在原地暫養觀察2 ~3 d,若發現采食、行走、咳嗽、流鼻涕、拉稀、便秘等異常現象,暫不能選購調運。
2.2 采食程度。運輸前只能給牛飼喂六成飽,過飽會在運輸途中引起牛嘔吐等不良反應。如體重為250 kg的肉牛,每頭每日飼喂量為12.5 kg 左右,其中精料按體重的1%、粗料按4%飼喂,在運輸前只能限制喂量在7.5 kg 左右,其中精料1.5 kg、粗料6 kg。
2.4 藥物預防。對即將調運的肉牛,在原飼養地集中暫養觀察,同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口蹄疫苗接種,預防口蹄疫病;二是給牛用藥預防高熱咳嗽、氣踹、流鼻涕、肺炎等病癥。口蹄疫苗可選用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保靈牌口蹄疫O 型、A 型二價滅活疫苗;預防藥物可選擇氟苯尼考拌料口服(按產品說明書要求計量使用),或河南光華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金銀花粗提取液(商品名叫混感金針),用量為每公斤體重0.1 ml,或選用瑞可新品牌生產的泰拉霉素,用量為每50 kg 體重1 ml。
2.5 運輸工具準備。根據調運牛數量選擇大小適合裝運的車輛,裝車密度要按牛個體大小、寒熱季節具體確定,一般占據車廂0.8 ~1 m2/頭為宜。要選擇熟悉拉運牛只、有豐富經驗、認真負責的運輸司機,盡量減少運輸途中帶來不利的影響因素。
2.6 車輛與牛體消毒。①車輛消毒。裝運前先把車輛沖洗干凈,然后整個車身車廂均勻噴霧配好的消毒藥溶液。消毒藥物可選擇戊二醛水溶液1∶500 ~800 倍稀釋,或者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鈉等其中一種消毒藥,按0.5 ~5 g/1 L 水溶液配比濃度。②牛體消毒。同樣選擇上述消毒藥,配比濃度較稀一些,戊二醛水溶液按1∶800 倍稀釋,二氯異氰尿酸鈉或三氯異氰尿酸鈉按0.5 ~1 g/1 L 的水溶液配比,用噴霧器將消毒溶液均勻噴在牛群身體上。
2.7 車廂防滑與防寒風。為了防止運輸牛在硬鐵板的車廂震蕩搖擺,容易出現滑倒,需在車廂床鋪20 cm左右厚的柔軟農作物秸稈,如稻草、或搓揉粉碎的玉米稈;在車廂上方及四周加蓋棚布密封,以防較大寒風襲擊。如是寒冷冬天,左右兩側車廂只能圍一側,留另一側敞開通風換氣,如是春末與秋天,氣溫溫和時,則敞開兩側車廂,加大通風換氣。
2.8 配備上、下牛臺。裝運場地和下車場地都要準備上車牛臺和下車牛臺,以方便運輸車裝、卸牛,如果沒有準備好,硬將牛趕上、下車,就會出現跳刮而受傷,嚴重者會造成骨折,將會加重應激反應。
2.9 配備應激防治藥物
2.9.1 肺炎、發熱高燒、感冒選用藥物。可選擇配備泰拉霉素、氟苯尼考、鹽酸頭孢噻呋、酒石酸泰樂菌素、林可霉素注射液、板藍根粗提液、雙黃連注射液、硫酸頭孢喹肟、青霉素、硫酸鏈霉素、金銀花粗提液等藥物。
2.9.2 拉稀選用藥物。可選擇牛羊毒痢血清、蒲公英粗提液、白頭翁散劑、楊樹花粗提液等藥物。
2.9.3 調理選用藥物。可選擇小蘇打、葡萄糖、電解多維等藥物。
運輸速度要勻速緩慢,盡量避免急剎車。跟車人員要注意牛的站立姿態,如果出現急剎、車輛顛簸、急轉彎、上下坡等情況,跟車人要下來查看,確保每頭牛都是站立的,如果發現有牛倒臥,要輕拍使牛站立起來,避免牛臥倒被其他牛踩踏而造成內傷。
4.1 飲水喂草。當牛運到新的飼養場地,卸載牛群趕進牛欄后,先讓牛群休息3 ~4 h,再喂水3L/頭,水中適當加入葡萄糖、電解多維,寒冬喂溫水,切忌不能立即喂水;在首次喂水后開始喂少量干草1.5 kg/頭,不要立刻喂青草,暫時不加精料,7 d 后再逐漸加精料,否則容易出現拉稀等消化疾病。
4.2 對全群牛進行感冒、肺炎預防。入欄的牛群經過3~4 h 休息后,可選用口服抗感冒中藥咳喘清,同時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酒石酸泰樂菌素粉針,或者板藍根注射液、金銀花粗提液,或者泰拉霉素等藥物結合預防。
4.3 觀察。入欄的次日,繼續逐頭查看采食及精神狀態,如果有異常,做好標號記錄,并立即隔離測量T、P、R 指標情況,分析病因對癥治療。
4.4 驅蟲健胃。入場21 d 后進行首次驅蟲,藥物可選用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每次驅蟲連續用藥2 次,兩次間隔7 d,達到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的作用。
4.5 疫病免疫。牛群經過驅蟲健康穩定后,就要依次進行口蹄疫、結節病、牛出血性敗血癥等疫病的疫苗加強針接種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