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爾偉
(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 蘭州 730000)
紅崖山灌區位于甘肅省民勤縣境內,最低海拔1180m,最高海拔1500m,設計灌溉面積5.861 萬hm2,有效灌溉面積4.313 萬hm2,是灌溉水源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補充的井河混灌區,現有總干渠1 條約86.7 km、干渠14 條近165 km、支渠98 條近525.6 km。本次混凝土套襯施工對象為總干渠10 + 313 ~15 +614 樁號,共5.301 km,主要工程量為現澆C30F 200 W6 混凝土(厚度10 cm)5 880.32 m3、高密度閉孔泡沫板(伸縮縫寬2 cm)2 646.26 m2,原渠道砼底板坡腳切除10 602 m、砼面板沖洗47 709 m2。
2.1 技術準備
2.1.1 內業準備。在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全體工程技術人員深入學習設計文件的基礎上,結合施工現場考察,通過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準確掌握工程特點,全面領會設計意圖;仔細研讀施工圖紙及相關規范,切實明確施工范圍及業主對本工程建設的各項標準要求,針對重點、難點和關鍵環節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保證措施;基于項目區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繪制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并向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和現場施工技術交底;制定工程竣工驗收規范及技術標準。
2.1.2 外業準備。準確記錄交接樁相關數據,對所有控制樁進行全面防護,并仔細測設各種護樁,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準確恢復原有樁位;對各種控制樁開展復測工作,并及時將復測成果報監理、業主及設計院核準;開展施工控制樁測設和施工放線工作,并進行技術交底[1]。
2.2 物資準備。根據相關文件制定物資采購方案,明確物資采購細則。通過招標采購、市場對比和協商談判等多種途徑確定材料供應廠商,簽訂工程材料供貨協議,并對擬采購材料進行質量抽樣檢測。建設物資倉庫和大堆材料堆放場地,為材料進場做好充分準備。對開工需要的鋼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編制好物資供應計劃,從質量好、信譽高的供貨方訂貨,確保按時到貨。向監理工程師提交產品合格證或質保書,并對使用前需進行檢驗的材料主動遞交檢驗結果。經審查確認合格后方能進場,進場后分類堆放,并做好標識。
2.3 施工人員及設備準備
2.3.1 施工人員。對所有人員進行崗前培訓,通過認真學習圖紙,全面掌握該項目的工程特點、自然條件、社會環境、業主的具體要求及工程建設目標、施工方案、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和水土保持方案等;中標后項目經理部相關人員按業主要求及時進入施工現場,開始施工準備工作;具備進場條件后施工人員按計劃分批進場。
2.3.2 施工設備。提前對施工設備進行整備維護,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率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所需設備如數進場后由機械專業工程師和設備操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辦理相關交接手續,對進場設備進行逐臺登記,建立機械設備臺賬,以便對進場設備進行科學化管理[2]。
2.4 施工場地準備。進場后及時完成“三通一平”,確定臨時占地計劃,協調辦理征地手續,搞好生產設施及施工營地建設,根據預定方案對施工便道進行加寬、加固處理,為施工生產創造條件。根據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周邊環境和施工管理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科學規劃,明確各種臨時設施的地理位置、建設標準等。進場后在征得相關人員的同意后修建,以滿足施工人員、設備及材料的進場需要。完成施工區域內地表水系的調查摸底和防滲處理、遷移改造工作,確保施工期間排水暢通。
2.5 管理文件及資料準備。綜合辦公室負責文件收發和管理工作,配備專職文件管理員;相關部門負責本部門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檔管理工作,并配備兼職資料員。建立項目質量方針、目標,編制質量手冊、質量控制程序文件、關鍵工序質量審核計劃、施工組織計劃、質量檢驗計劃及施工作業指導書等[3]。
3.1 原渠道坡面清洗與渠底砼切割。砼澆筑前用手持式長桿除銹機對原渠道預制板表面的頑固水銹進行清除,清除后用高壓水槍對原渠道邊坡砼預制板表面進行沖洗,清除表面淤泥、水銹等,確保其表面整潔,無雜草、無淤泥、無水銹、無浮皮。渠底舊砼底板用18 kw 馬路切割機切除,切除前測量渠底尺寸,用墨斗盒在渠底彈線,確保切割線條順直。
3.2 砼拌合及運輸。混凝土由民武公路293 處銳達商品混凝土站提供,為滿足渠道邊坡(1∶1.5)澆筑要求,需要商砼站嚴格按監理工程師簽發的配合比計量配料,水灰比合適、塌落度控制適中。商砼站采用電子稱控配料、強制式攪拌機拌合砼,砼外加劑按設計要求添加。砼運輸車出站至入倉時間不超過45 min。
3.3 混凝土入倉。混凝土入倉前將原渠道沖洗干凈,并保持一定濕度;堵頭模板采用10 cm 方鋼,固定牢靠,剛度滿足施工要求;砼板面澆筑厚度為10 cm,鋪料均勻;渠坡澆筑采用分塊跳倉法施工,壓頂和渠坡連續澆筑。渠左側商砼罐車可直接停靠,采用溜槽入倉。渠右側與民武公路中間為綠化帶,無法直接通行,用25 t 吊車入倉。
3.4 砼振搗和收面。振搗密實表面泛漿,用壁尺刮平上線,用平板振搗器或震動梁震動3 遍(邊坡自下而上),嚴禁漏振、過振;用大于澆筑板的鋁合金靠尺檢驗,找平渠面,磨光機壓平提漿,跟隨壓平,人工粗收面1 遍,并及時細收面1 遍,捋直棱角掛線,使表面平整、基本光潔;適時精收面1 遍,使表面完全平整光潔。渠道棱角分明,伸縮縫垂直于渠線,寬度均為2 cm,不留殘漿。
3.5 拆模、養護渠道。砼終凝后拆模,拆模時間以不損壞成品砼為宜,渠道砼收面合格后約24 h 開始養護,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或灑水養護,視氣溫和風力每天灑水5 ~6 次,保持足夠水分。砼養護由固定專人負責,養護期不少于14 d。
3.6 伸縮縫處理。總干渠伸縮縫上部為聚硫密封膠,寬2 cm、厚2 cm,下部為高密度閉孔泡沫板,寬2 cm、厚度8 cm。灌注前伸縮縫須處理干凈并確保干燥,灌注要密實、飽滿、均勻。補倉砼澆筑前用10 cm 高密度閉孔泡沫板整體架設,在2 cm 處切口,但不能切斷,灌注聚硫密封膠。
4.1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建立相關質量責任制,明確施工各環節相關責任人的職責權限;對所有參加工程建設的人員開展質量教育,使其掌握工程建設的特點、難點及要點;嚴格落實技術交底工作,逐級簽訂質量保證責任書,完善工程質量激勵機制,將工程建設質量與相關人員的收入相關聯,提高工程參建人員的積極性、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確保事前預控和過程控制缺一不可,將質量監控落實到施工全過程;嚴格落實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對重點工序進行工前示范和專門講解,切實做到“五不施工”、“三不交接”;高度重視施工試驗,確保試驗頻率及結果滿足施工技術參數;科學開展QC 小組活動,以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為目標,重點對新技術、新工藝及施工過程易發生質量問題的薄弱環節進行交流探討和科研攻關;建立并嚴格落實質量管理例會制度,定期對施工情況進行匯報、探討,及時排除質量隱患[4]。
4.2 根據制定的施工進度計劃,合理配置人力、資金、施工材料及設備,并根據施工情況及時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施工器械設備維護檢修,確保器械設備運行性能良好;確保重要工種及關鍵環節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并對其進行崗前培訓,提升其操作技能。
4.3 對各施工環節嚴格落實程序控制,建立全套程序控制檔案,并對施工各環節的重點、難點等進行重點控制。表面平整度控制:根據施工情況及時改進定型模板,提升其剛度和重量,防止變形;在混凝土初凝前用6 m 靠尺完成對其永久面的檢測,確保局部不平整范圍內起伏差≤8 mm,同時混凝土表面無劃痕、鼓包、凹陷等缺陷。混凝土防裂控制:加強對混凝土拌制質量的控制,為了確保防浪墻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業主安排專人參與混凝土拌制質量控制,每班在機口塌落度至少取樣4 次,倉面檢測2 次;氣溫、拌合物的溫度和原材料溫度每4 h 檢測1 次;嚴格控制振搗質量,確保入倉混凝土密實;收面時嚴禁灑水、灑水泥。
5.1 施工場地。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防止降雨徑流沖刷場地和渣場,做好臨時堆料場的防護、排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保護措施。選擇不易受徑流沖刷侵蝕的場地堆放開挖料和棄渣,并在堆場周邊修建臨時排水溝引排周邊匯水。
5.2 主體工程區。按要求對設計防護部位進行場地平整,施工期間注意保護施工場地周圍的草木和水土保持設施。其次,人工栽植梭梭樹,株行距為1 m×1 m,栽植穴的長寬高均為40 cm。再次,撒播草籽,播種前1 ~2 d 將草籽浸水催芽后和混合料拌和,均勻地撒播到已備好的表土區內。
5.3 施工生產生活區。及時清除建筑垃圾等不利于草皮生長或影響景觀的雜物,并撒播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