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霞 劉 閩 馬 雯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血管介入外科 225200
腹主動脈瘤(AAA)是指腹主動脈直徑增大50%以上,呈瘤樣擴張,AAA破裂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大部分AAA患者由于對自身疾病缺乏全面、正確的認知,介入治療前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極大地降低了自我效能感與治療配合度,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2]。因此,如何調整AAA患者介入治療前心理狀態、減輕應激反應成為目前臨床關注的重點。虛擬現實技術(VR)是將人機接口技術與計算機仿真系統相結合的技術,具有構想性、交互性、沉浸性等優點,讓患者參與、沉浸至所創建的環境中,從而減輕真實世界帶來的消極體驗[3]。基于此,為探究VR在腹主動脈瘤AAA介入治療術前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定本院血管介入外科住院的102例AAA介入手術患者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定本院血管介入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102例AAA介入手術患者,以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1例。觀察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44.52±3.17)歲;病程3~9個月,平均病程(6.28±1.01)個月;吸煙史:有33例、無18例;婚姻狀況:已婚44例、未婚7例;受教育時間8~25年,平均受教育時間(16.27±1.04)年。常規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33~57歲,平均年齡(44.66±3.08)歲;病程5~9個月,平均病程(6.31±1.14)個月;吸煙史:有35例、無16例;婚姻狀況:已婚47例、未婚4例;受教育時間10~24年,平均受教育時間(16.34±1.18)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醫院倫理委員會已審批。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均滿足《腹主動脈瘤診斷與治療指南》[4]中對AAA診斷標準。②年齡>18周歲,不限男、女。③均為首次接受介入手術治療并滿足介入手術指征。④精神狀況良好,語言、溝通能力尚可。⑤臨床資料齊全、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全身嚴重感染性疾病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存在凝血機制障礙者。④腎、肝功能異常者。⑤合并結締組織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⑥合并梅毒、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者。⑦同期參與其他研究者。⑧合并惡性腫瘤者。⑨合并消化、內分泌功能紊亂者。⑩入組前6個月經歷過重大應激事件者。
1.3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術前通過口頭宣教的方式向患者介紹病區、醫院環境、麻醉方法、手術方法等,讓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圍術期加強生命體征監測,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任何不適,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配合主治醫生給予對癥處理,促進患者術后機體康復。
觀察組給予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1)組建VR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護士及主治醫生組成,組內成員共10人,工作經驗均在10年以上,護士長擔任組長,職責是監督、指導小組護理工作。同時邀請相關臨床專家、計算機網絡工程師研討VR平臺的可行性,組建血管介入外科護理系統VR模型。(2)VR模型構建:VR模型將術前健康教育與干預流程融為一體,包括筆記本電腦、體感控制手柄、耳機、VR眼鏡等硬件,將所有設備連接起來,構建成完整的VR管理平臺,VR系統可記錄患者既往病史、個人資料以及相關體格檢查數據等,根據記錄結果評估個體差異性,根據個體特征制定針對性的宣教計劃,醫生可根據患者視覺、聽覺、運動等能力受損程度,為患者針對性地選擇設備,保證護理干預的有效性。(3)VR平臺在術前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患者位于安靜的病房中,護士為患者佩戴VR眼鏡等設備,向患者演示設備的操作方法,將患者信息輸入之后,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特定的VR場景與模式,例如動畫片式的播放AAA介入手術操作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等,通過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讓患者更容易掌握、理解疾病、手術有關的知識,從而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展開手術。或者可選擇私人定制的疼痛干預方案:打靶射擊、切西瓜、車道轉變、走迷宮等,同時可設置角色扮演模塊,讓患者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掌握正確的應對方式,喚起積極、樂觀的情感體驗,盡可能減輕消極情緒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幫助患者釋放內心壓力,轉移對疼痛等軀體不適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機體疼痛閾值。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30分焦慮嚴重,25~29分焦慮中度,20~24分焦慮輕度,<20分無焦慮[5]。(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30分抑郁重度,20~29分抑郁中度,10~19分抑郁輕度,<10分不抑郁[6]。(3)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分:共包括10個問題,以Likert 4級評分法評定,10個項目總分/10,即得GSES評分最終計分,計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7]。(4)舒適度評分法(BCS):持續疼痛是0分,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感強烈,安靜狀態下無痛是1分,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感明顯,安靜、平臥時無疼痛感是2分,深呼吸時無疼痛感是3分,咳嗽時無疼痛感是4分,分值越高,舒適度越高[8]。(5)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腎臟衰竭、心肌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大出血的發生情況。(6)護理滿意度:出院前1d向患者發放血管介入外科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100分,≥80分是非常滿意、60~80分是基本滿意、<60分是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2.1 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均比常規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HAMA評分、HAMD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GSES評分、BC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GSES評分、B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GSES評分、BCS評分均比常規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GSES評分、BC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χ2=4.427,P=0.035<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χ2=7.816,P=0.005<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動脈粥樣硬化、家族遺傳是誘發AAA的重要原因[9]。疼痛是AAA患者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約1/3的AA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疼痛多發生于腰部臍周,是瘤壁張力增加所致,多為刀割樣疼痛、刺痛、脹痛或鈍痛等,同時患者還伴有惡心嘔吐、胃腸排氣停止、食欲減退等癥狀,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不良影響[10]。AAA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治療,容易引發AAA破裂、腎積水、下肢動脈栓塞等并發癥,其中AAA破裂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AAA患者患病后由于疼痛癥狀的折磨及自身對死亡的恐懼,會出現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理難度。故尋求一種有效、規范的護理模式,減輕患者心理不良情緒是目前臨床高度關注的內容。
常規護理將重點放在配合醫生展開治療方案及觀察患者病情方面,忽略了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狀況的重要性,具有方式被動、盲目單一等特點,達不到預期的護理效果。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在改善AAA患者心理情緒方面效果更為顯著。分析如下: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將VR作為護理方案展開的基礎,VR集觸覺、聽覺、視覺為一體,借助相關設備操作虛擬設備的場景,讓患者如同在真實環境中操作、體驗、感受。VR平臺中通過設置打靶游戲、切西瓜等場景,讓患者在游戲過程中了解疼痛、了解自我,從而起到自我調整心理狀態、穩定情緒的作用。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GSES評分、BCS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可提高AAA患者介入術前自我效能感及舒適度。分析如下:VR設備是一種非藥物輔助、安全有效的干預方式,通過數字化模擬將現實世界呈現出,與已有的數據管理平臺相結合,實現資源共享以及數據發布等,讓術前實現疼痛個性化管理及干預成為可能。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在干預過程中,輸入的VR信號,可以降低前島葉、感覺皮質等部位的興奮性,中斷疼痛信號的傳導,從而發揮減輕疼痛感,提高舒適度與自我效能感的目的。VR平臺還可以實時接收患者呼吸、心率、血壓等生物反饋信息,從而幫助醫生針對性地制定疼痛干預方案,更高效、安全地控制疼痛感。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與常規護理相比,有效減輕了患者應激反應,激發了患者治療積極性、配合度,以平和、樂觀、良好的心態看待手術,有助于手術順利開展,減少相關并發癥。同時術前健康宣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圍術期護理對聽覺、視覺的需求,激發了患者想象力,讓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到VR場景中,降低對自身疾病的關注度,減輕治療期間的恐懼感,感受到臨床護理的多樣性、專業性,更加信賴護理人員,有助于構建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AAA患者介入術前給予基于VR的術前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自我效能感與舒適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良好的參考、推廣及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