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崢
摘 要:用水彩進行藝術創作,屬于一種相對傳統的繪畫表現形式,水彩畫在藝術領域占據著重要位置。水彩繪畫技法比較豐富多變,但用來表現技法的水彩顏料卻過于單一,只能通過顏料的多次疊加表現畫面,這使得整體畫面經常呈現一種臟、灰、亂的效果。進入現代社會,繪畫技術有所突破,更多新型材料進入水彩創作中,綜合材料就是典型代表,其憑借多種功能作用,延伸了水彩創作,豐富了水彩語言,精準傳達出藝術家的思想情感。綜合材料與水彩創作的融合,打破了從前單調水彩顏料的局限性,無論是在美術語言、創作手法,還是形式觀念上,都迎來全新局面,材料的更新將提高水彩創作的藝術價值,進入更高的藝術境界。
關鍵詞:水彩創作;綜合材料;融合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J2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3-00-03
創作水彩畫時,需要繪者合理調配水和色彩,完成藝術語言的表達。水彩畫擁有比較獨特的創作手法,同時繪畫材料特殊,是一類重要的繪畫派別。利用水彩,可以營造暢快、優雅、飄逸的視覺感受,觀者欣賞水彩畫作后,會受到畫面意境的影響,從而在思想上有更深一層的感悟,捕捉由水彩顏料營造的如詩意蘊。繪制水彩畫的關鍵就是水的掌控,只有繪者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對水與顏料的配合擁有獨到見解,在創作媒介與繪畫材料上保持極高的專業度,才能繪制出真正的藝術畫作,精準表達出水彩畫的美。近年來,綜合材料在多領域流通,將其融入水彩創作中,勢必拓寬水彩藝術語言,豐富技法表現,為水彩藝術增添新的元素,促進水彩畫的發展。
一、闡述傳統水彩繪畫面對的諸多限制
(一)創作思維受限
首先,傳統水彩畫創作有著多種條條框框,藝術家在創作中不得不受到來自社會、藝術界的嚴格要求,其必須遵循傳統水彩繪畫理念進行作品創作,且創作媒介固定單一,留給藝術家自由發揮嘗試的空間極為有限;其次,水彩畫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創作手法趨于固定,繪者只是按照固定程序進行繪畫,表達藝術思想的技法大同小異,程式化現象嚴重,這種技法上的趨同削弱了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力,繪者無法用毫無生機的技法表達生動、深刻的思想,藝術情感無法從畫面溢出流到觀者內心,失去個性的水彩畫創作,將無法吸引觀者的目光,作品的藝術品位持續走低;最后,水彩畫重在水與顏料的和諧搭配,通過二者的配比變化,賦予畫面清新通透、飄逸明快之感。在長期的發展中,藝術家不斷完善這種畫法,將傳統水彩畫推向一個高峰。但是在這期間,藝術家依然要受到媒介的限制,供其自由發揮的空間仍然有限,在媒介的局限下,創作思維無法延伸拓展,主觀情感被極大削弱。該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水彩畫的向前發展,多方面受限的情況下,水彩畫無法取得更高的藝術成就,多元化、立體化發展無法成真。
(二)材料的限制
水彩畫創作所需的主要顏料屬于水性顏料,通過水與顏料的融合,達成水色交融,生動詮釋畫面,完成藝術創作。國畫創作所需的顏料同樣需要水的加入,不過國畫講究整體格調的淡雅,對于畫面色彩不做過高追求。與之不同的是,水彩畫需要借助顏料,確保畫面色彩的飽和。但是傳統水彩顏料必須有水加入,稀釋后的顏料雖然擁有通透清新的質感,但無法達到色彩飽和,畫面失去力量,變得孱弱蒼白。如果注重色彩飽和,減少水的稀釋,則畫面又會過于渾濁濃重,失去清新通透,整體意蘊被破壞。再者,由于材料的限制,傳統水彩畫創作中,不能接受多次的修改。傳統水彩畫需要通過水彩紙呈現色彩意境,不過水彩紙存在諸多不足,由于材質屬性,繪者不能在水彩紙上進行多次涂抹,經常在一處反復涂抹,紙被染濕,出現起皮甚至破洞情況。即使是質量上乘的進口水彩紙,經過多次涂抹修改后,也會存在起皮破損現象。材料上的限制,使水彩創作者必須一氣呵成,運筆不能有誤,稍有差池,整幅創作將毀于一旦。但是藝術創作需要反復修改磨煉,一次成型的水彩畫遏制了更加多元的藝術表達。此外,屬性使然,水彩畫的保存難度很高,也正因如此,在藝術品拍賣領域,水彩畫價格始終無法達到其他繪畫派別的高度。
二、水彩畫中運用綜合材料的幾點好處
(一)更新材料與技法
綜合材料融入水彩畫中以后,水彩顏料更加多樣,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應的,創作技法更為成熟,走向多元化,滿足不同創作需求,畫面語言更加鮮活有力。綜合材料的加入,保留了以水為調和劑的習慣,顏料的特點日益增多,借助特殊媒介劑,如牛膽汁、水彩潤色媒介劑、留白液等,生成半透明、珠光、沉淀等效果,水在畫面上擁有了更強的流動感,為整幅畫作渲染生機。綜合材料除了基礎的水性調和外,更是貫穿水彩創作全過程,成為藝術表達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二)掙脫傳統水彩畫的桎梏
上面提到,繪者需要在水彩紙上進行水彩畫創作,水彩紙的質量、紋理質感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且不同的紙張特性適合表現不同的技法應用,為了掌握其中奧妙,繪者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磨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而形成見解,根據紙張性質,改變色彩技法,多種元素互相襯托渲染,創作出藝術性極高的畫作。由于水彩紙偏薄,過多色彩的堆疊可能損壞紙張,而一旦紙張出現破損,整體畫面效果都會受到破壞。加入綜合材料后,水彩畫掙脫束縛,在不失去水彩風格的前提下,能夠表現出更豐富的畫面效果與情感表達。水彩畫的媒介材料還可以借鑒其他藝術形式的材料,打破傳統水彩畫的限制,創新媒介,嘗試更多樣顏料的混合,水彩畫藝術表現力將達到新的高度[1]。
(三)創作語言得到延伸
現代繪畫藝術講究包容,這促使多種類型的繪畫藝術有了更頻繁的交流,繪畫形式更為創新多樣。這樣的思想也進入水彩畫創作中,綜合材料的加入豐富了水彩畫創作語言,使畫面更具藝術表現力。在水彩創作中融入綜合材料,遵循媒介材料服務于藝術形式的表達這一原則。國內水彩畫壇的藝術家多以學院派背景為出身,他們在創作中更重視保持畫面的傳統,這也就意味著表現手法固定相同,鮮少有新的嘗試,藝術手法的單一導致水彩畫作風格雷同,水彩畫難免落入俗套。加入綜合材料后的水彩創作,打破傳統,畫面語言得到延伸拓展,繪者能夠運用更多樣的手法表達思想情感,豐富創作內涵。以著名畫家黃增炎為例,在他的一次創作中,在水彩紙上優先涂抹丙烯這種化學物質,以該種物質為基底進行上色,借助丙烯的特性,紙張更加耐用,且制造出了需要的畫面紋理基底,繼而在后期創作中呈現出了區別于以往的畫面效果,這種表達方式也革新了水彩藝術語言,畫面更有藝術張力,繪者的思想情感也有了全新抒發途徑。
三、水彩畫對于綜合材料的定義
水彩創作中使用到的綜合材料,不單是在繪制中對傳統材料的延伸,還包括一些新出現的不同材質的材料。凡是水彩創作中使用到的用來繪畫或者拼貼的媒介材料,都屬于綜合材料。現代科技迅速發展,多領域進入創新發展階段,水彩材料也面臨革新優化,如今水彩材料不僅指傳統觀念中的筆、紙和顏料,只要能夠表達水彩語言和形式的自然物品或工業物品,也屬于水彩材料。可以說,綜合材料的加入,使水彩畫擁有更加多元的表現途徑,繪畫手法得到創新,畫面語言更為豐富有力。下面將詳細介紹應用于水彩創作中各種類型的綜合材料[2]。
(一)基底材料
在傳統水彩創作中,紙張是繪者發揮能力、傳達藝術語言的重要媒介。除了水彩紙以外,宣紙、牛皮紙、水粉紙等也是經常用到的紙張。水彩創作中加入綜合材料后,承載創作語言的紙張類型更為多樣,如今,KT板、絲綢、油畫布、石膏板等材料受到繪者的青睞,這些材料更多地被用于水彩創作,也因為材料性質的差異,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水彩風格更加多變,富有個性。
(二)筆
現如今,多種繪畫派別相互借鑒融合,碰撞出別樣的藝術火花。在水彩畫創作中,水彩顏料已不再是繪畫唯一工具,馬克筆、油畫棒、彩砂同樣成為水彩畫創作工具,為畫面帶去新鮮活力。除此之外,還有繪畫領域之外的材料也被列入水彩畫筆的行列,如牙刷、自制拖布、棉花等,它們獨特的質感賦予水彩畫面深意,創作者擁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三)顏料
溶于水的顏料和不溶于水的顏料是水彩顏料的兩大類別。丙烯、水粉、紡織顏料這類顏料能夠與水相溶;油漆、國畫重彩這類顏料則無法與水相溶。在眾多顏料中,丙烯憑借其獨特的作畫效果,受到繪者的高度青睞,其更多地出現在水彩創作中,擁有介于水彩和油彩之間的畫面效果,賦予水彩畫個性化肌理,增強觀者視覺感受。
(四)媒介劑
媒介劑這種綜合材料具有與畫面高度貼合的性質,該材料的加入為水彩畫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有些極具畫面表現力的顏料不能與水相溶,此時便可利用媒介劑實現該類顏料與紙張的完美契合,發揮出顏料的獨特美感。媒介劑類型多樣,稀釋劑、茶水、甘油、酒精、松節油等均能作為媒介劑作用于水彩畫面之上,渲染別樣風格。除此之外,很多自然、工業類材料也能運用在水彩創作中,謝菲在當今的水彩創作中經常使用,以延伸畫面的藝術語言。
(五)輔助材料及工具
除了能在水彩畫中得到鮮明呈現的材料外,還有一些輔助工具無法在畫面中顯性存在,但其作用非常強大,對于水彩創作異常關鍵。比如,留白液、定畫液、立德粉等輔助材料都對畫面的效果作用極大。另外,吹風機、烘干機和噴壺也是繪者為達到創作目的經常使用到的工具[3]。
四、分析水彩畫創作中應用綜合材料的技巧
為了讓綜合材料的藝術效果在水彩畫創作中發揮到極致,需要繪者熟練使用多種繪畫技巧。通過多種技巧的掌握,綜合材料的作用被激發,開闊繪者的眼界,豐富創作語言,打破陳規舊序,擁抱全新可能。下面將對表現綜合材料的技巧進行總結分析。
(一)沖擊沉淀
水彩畫的創作離不開媒介劑的沖洗與沉積,在創作中,必須對畫面所需材料沖刷洗滌,直到符合繪者創作意圖,達到理想效果。通過沉淀,能夠盡顯畫面意境趣味,更加引人注目。例如,水彩畫中不可或缺的水,其在沉淀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浮力作用,懸浮于油性材料之上,畫面中的色彩有水光流動的效果,同時水在流動中與色彩進行融合,而粉質顏料無法同水相溶,待其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顏料產生沉淀效果,畫面更加清新自然,藝術感極強。
(二)底色制作
對于水彩畫創作來說,底色做工極為關鍵,其關系到整體畫面效果與風格走向。故在底色制作中,必須做好材料的選擇。總結底色制作方法,共分為兩種,其一為在材料中直接加入色彩,其二為待材料制作完畢,展開上色操作。底色可以通過多種手法形成,如涂抹、噴灑、滲透、擠壓等。不僅如此,底色制作中還要搭配適合的承載物。比如,在選擇紙時,應掌握不同類型紙的特點,考慮紙的粗細,是否滲水,承載力度是否足夠;在選擇布作為承載物時,需要關注該類材料的承載力,為了生動呈現畫面,傳達意境,要選擇相對厚實的布料進行繪畫[4]。
(三)拼貼手法
如今,拼貼重置同樣被歸為水彩畫創作領域。拼貼是對材料的二次創作,通過材料重構,打造全新的畫面語言,為水彩畫注入新元素。拼貼過程中,可以撕扯物體、縫合物體或者擠壓物體,拼貼完全為畫面服務,為了迎合畫面意境,傳達繪者思想,需要按照某種思路排列材料,做到合理布局。使用綜合材料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粘貼,創作者需要用到膠狀物和顏料,通過二者的高度融合,不斷出新,在拼貼過后的畫面上再次繪制、創作,使水彩畫更具層次,達到更高的藝術水準。
(四)拓印印制
融入綜合材料后的水彩創作,在拓印印制上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綜合材料為創作媒介的拓印,創作手法不再拘泥于一種,畫面也將更加靈動多元。比如,可以將顏料在塑料紙上涂抹,之后用重物將其壓于畫面所需位置,待畫面上的顏料水分蒸發完,固定成型后,去掉塑料紙,此時畫面上不僅留下了塑料紙上的色彩,其紋理也在畫面中得到體現,這時繪者可用顏料加以輔助,讓拓印效果更為生動鮮明。由于顏料、拓印工具的差異,最終留在畫面上的紋路也有所不同,這些差異化紋路賦予畫面藝術質感,擁有更強的表現力[5]。
(五)熏烤灼燒
加入綜合材料后的水彩創作,能夠實現水與火的完美融合。使用熏、燒這類手法,表現出火的真實情境,為畫面帶來新鮮元素。水彩畫創作中,繪者可以用火直接在畫面上灼燒,之后再在畫面上粘貼,或者利用香煙熏烤水彩畫面,經熏烤灼燒后的水彩畫,表面會留有很多高度自然的痕跡,大自然的鮮活注入水彩畫中,彰顯別樣魅力。
五、結束語
將綜合材料引入水彩創作中,能夠豐富水彩創作語言,增強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力。擁有更多新元素的水彩畫,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藝術領域,獲得長遠進步。綜合材料革新了水彩創作的媒介,媒介劑、顏料、筆、基底材料均有了更豐富的形式,通過拓印印制、拼貼手法、熏烤灼燒、底色制作、沖刷沉淀等多種手法,提升水彩畫的整體畫面感,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所以說,綜合材料應當受到繪畫領域的重視,通過不斷的鉆研探索,將其融入更多繪畫派別,為人打造全新的藝術體驗。
參考文獻:
[1]張振江.鉛材在安塞姆·基弗繪畫作品中的呈現[J].世界美術,2015(03):83-86+114.
[2]王潔.水彩畫語境的詩化之美——從技法探索的角度談實踐與創作[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8(12):105-108.
[3]何明惠.抽象繪畫語言與綜合材料運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30):225-228+0+4+249.
[4]班福臻,汪明強.綜合繪畫材料語言的基本屬性[J].文藝研究,2006(09):158-159.
[5]胡是平,李勇,劉權.肌理 材料 美感——談綜合材料繪畫肌理的價值取向[J].巢湖學院學報,2002(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