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每個領域都應當關注弱勢群體的問題,包括高校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知識和信息傳播的途徑,除了要為高校的師生提供服務,還應當為社會弱勢群體開展閱讀服務,滿足他們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帶給其精神食糧,不辜負自身的責任與使命。本文通過闡述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的優勢,分析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問題;對策
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合適和規范的服務,不僅有利于響應黨和國家推進“扶貧減弱”“弱有扶貧”的號召,而且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知識和人文關懷的同時,也有利于強化我國全體人民的文化素質,從而推進我國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步伐。目前,高校圖書館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時,會存在一些問題,如服務意識弱、缺乏相應的服務空間和資源服務體系不完善等,這都需要高校圖書館不斷發揮服務作用,給予弱勢群體扶持,幫助其實現人生價值。
一、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的優勢
首先,館藏資源優勢。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設備設施也非常齊全,與公共圖書館相比,高校圖書館更具專業化和系統化,高校圖書館僅有數字資源,還有合理的資源結構。例如,大量的電子圖書和期刊等,都可以為弱勢群體帶來不同方面的知識服務。
其次,專業服務優勢。高校圖書館具備的館員隊伍也非常專業,每個館員都具備高素質、高水平和高能力,這是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的優勢。高校圖書館館員針對弱勢群體在提供服務時,能夠以積極學習的心態,掌握先進的情報知識以及相關資訊,有利于為弱勢群體帶來更多的信息資源和更多樣的服務。另外,高校圖書館作為學習平臺,不僅能夠為高校的師生提供學習空間,也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還能夠為弱勢群體讀者帶來文化精神傳遞。
最后,師生資源優勢。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往往具備強大信念,較高的專業素養,作為高校的資源群體,他們具備為弱勢群體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因此,高校圖書館可以采用師生合作的方式,給弱勢群體帶來知識服務和精神陪伴,充分發揮大學師生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使弱勢群體的需求得到回應和滿足。比如,高校圖書館可以讓教育學以及心理學等專業的教師,針對福利院的小朋友開展合作式服務,幫助其提升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存在的問題
1.服務意識弱
由于高校圖書館長期以來受傳統服務理念的束縛,在對弱勢群體服務時,往往比較被動和消極。此外,高校師生服務意識弱,沒有開發創新服務內容,導致弱勢群體的服務缺乏延伸性,使得弱勢群體在接受服務時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再加上很多高校圖書館屬于體制內的教輔單位,因此,其在開展服務時就會缺乏相應的競爭,導致館內人員會產生強烈的職業倦怠感,對于服務工作并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也沒有主動學習先進服務理念的意識,從而喪失挖掘高校圖書館潛在價值的能力。另外,高校圖書館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時,缺乏相應的館內人員管理機制,導致很多工作人員喪失工作積極性,不會在開展服務工作時主動履行服務義務,帶給弱勢群體極差的學習體驗,不利于高校圖書館擔負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也不利于社會朝著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
2.缺乏相應的服務空間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性質主要體現在為校內的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并根據教學需要為科研活動提供相應的設備設施和資源。隨著時代發展與進步,高校圖書館也不斷改善自身的服務體系,引進先進的人才和資源等,構建更規范、更科學的服務空間。然而,高校圖書館針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卻缺乏相應的服務空間,弱勢群體本身在社會上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就比較低,高校圖書館需要為其提供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平臺,但高校圖書館并沒有針對弱勢群體的需求,為其配備相應的服務和空間資源,導致弱勢群體未能獲得生存知識與發展能力的機會。因為在高校圖書館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為弱勢群體建立相應的空間,提供豐富的資源,就會大幅增加高校圖書館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所以,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空間是必須要面臨的難點問題。
3.資源服務體系不完善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類型偏向學術群體,并給予這類群體專業化信息資源體系。而面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高校圖書館并沒有根據其發展情況和需求,為其打造完善的資源服務體系。在開展針對弱勢群體服務時,并沒有考慮要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例如,老年人需要文化素養類的資源或者農民工需要職業技能類的資源等,這些高校圖書館未能做到一一對應展開服務。正是由于弱勢群體所需要的資源和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需要高校圖書館在構建資源服務體系時,為弱勢群體設立單獨的體系。然而,在構建體系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如經費、專業人員、信息資源以及設備設施等,這阻礙了高校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資源服務的落實。
4.服務管理模式不夠規范
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服務視角下,往往是以本校師生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會在服務管理中體現本校師生的閱讀目的、閱讀需求以及閱讀方式等,并針對師生閱讀行為制定相應的服務管理模式,服務管理也體現出統一和有序的特點以及融洽的氛圍。
然而,當高校圖書館在面對社會弱勢群體開展服務時,由于不了解弱勢群體所在的行業、知識背景以及閱讀需求等,導致很多高校圖書館并沒有制定面向社會弱勢群體的服務管理模式,相應的管理條例也不夠完善。同時,導致在開展服務時,由于缺乏對弱勢群體的認識和了解,不能為其提供高質量的閱讀服務。因此,高校師生群體與弱勢群體的差異,給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帶來很多的不便,需要高校認識到兩者在閱讀需求方面的差異,合理利用僅有的人力資源、館藏資源和新資源等,為社會弱勢群體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更精準化和科學化的服務。
三、高校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的優化對策
1.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行為和意識的產生需要通過先進理念來發揮指導作用,不斷帶領組織或個人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弱勢群體的服務工作時,也需要通過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以此來推動高校圖書館體制的改革,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對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服務時,如果缺乏先進的服務意識和理念作為先導,那么,在開展相應的服務工作時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不利于高校圖書館發展。因此,高校圖書館想要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需要從根本上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用先進的服務理念去支撐自身的服務行為,用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另外,高校圖書館提供文化知識服務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還要將意識和行為統一起來,充分利用已有的服務資源和優勢,不斷在展開弱勢群體服務過程中實現社會服務價值以及文化傳承價值。
2.提供合適的服務空間
高校圖書館想為弱勢群體提供合適的服務空間,需要提升空間的包容性和融合性,除了注重物理環境的構建,也要注重打造相應的交流環境。高校圖書館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弱勢群體讀者,建造不同的物理閱讀空間,高校可以根據圖書館實際情況以及弱勢群體的需求,將所擁有物理環境的各種要素加以合理分配和設置,通過常態化文化助殘等相應活動的輔助作用,引導更多的殘障等弱勢讀者群體走進圖書館,享受應有的公共文化服務。踐行“服務社會,傳承文明”的使命,用暖心的服務將志愿精神落到實處,夯實高校圖書館文化育人,包容館藏的文化根基,從而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弱勢群體的閱讀環境,既要擺脫互相干擾的困擾,也要體現和諧共處的氛圍,以此來為弱勢群體構建獨具特色的閱讀空間,并配備齊全的閱讀功能。這樣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社會弱勢群體來高校圖書館借閱,真正實現圖書館閱讀服務空間的共享,也能夠促進高校圖書館發展與時俱進,給社會穩定帶來更高的價值。
例如,集美大學圖書館會為盲人設立盲人閱讀區,并為方便盲人讀者使用,會在電梯和專用閱讀區之間刻印盲文點,還會建設專用衛生間等,針對行動不便的弱勢群體,會有志愿者對其閱讀行為或其他需求進行引導和協助。
另外,構建信息交流環境需要高校圖書館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以及人員優勢等,不斷幫助弱勢群體讀者獲取有效的信息并實現信息的高效交流。而高校圖書館提供交流環境的關鍵在于人為因素,這需要擴大圖書館對校內讀者以及校外讀者的包容性,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交流氛圍。
對此,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及志愿者應當不斷組織和協調,深入了解弱勢群體的交流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信息交流方式。面對不同的弱勢群體,不僅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享受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更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同時,也將通過文化的包容性把溫暖和關懷帶到他們身邊,進而帶動高校更多群體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關懷以及關愛。高校圖書館更要先一步,先想一步,先行一步,更多地根據弱勢群體的需求,具備及時調整方式的能力,以此來提升高校圖書館閱讀環境和服務空間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3.建立健全資源服務體系
高校圖書館建立健全針對弱勢群體的資源服務體系,一方面,需要高校圖書館精準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針對高校師生和弱勢群體的需求,不斷打造特色服務。尤其高校圖書館在針對社會弱勢群體開展服務工作時,應當結合自身的各項資源和功能,建立獨屬于弱勢群體的文獻資源庫以供其使用。針對農民可以單獨設置有關農林專業的圖書館,使其通過閱讀獲得更加豐富的農業知識,提升其人文素養和專業技能,也可以根據自閉癥兒童的需求,設置心理學專業的圖書館,不斷發揮高校圖書館的作用,使弱勢群體通過閱讀治愈心靈。近幾年,高校圖書館針對社會弱勢群體所設立的特色服務,已經開始實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擁有完善的資源服務體系,有利于弱勢群體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和精神安慰,也有利于提升其創造能力。
例如,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根據自身的農業專業優勢,開展有關農業知識的專項培訓,為農民帶來學習機會,培訓活動會請專家現場指導,并將相關內容編制成相應的手冊,或以電子信息形式完成資源推送;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圖書館設置了視障文獻資源,為弱勢群體提供文獻借閱服務以及無障礙電影展播服務。同時,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已經連續很多年為弱勢群體辦理借書證。
另外,高校圖書館建立健全資源服務體系,可以采用聯盟的方式,高校圖書館可以與政府、企業或其他組織相互合作。例如,學校圖書館可以和農林技術企業單位開展服務合作,為弱勢群體提供技術資源,利用專業優勢為其提供技術和知識的指導與培訓,有效完成相關項目的交流和信息傳遞。
4.創造多元有序的服務制度和模式
高校圖書館強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服務效果,有利于推進社會的穩定和有序發展。高校圖書館在提供相應服務時,離不開相關制度和模式的支持。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創造多元有序的服務制度和模式,為弱勢群體獲得學習的機會提供保障。
首先,高校圖書館在制定服務制度時,需要考慮圖書館本身的功能與職能,明確圖書館的主次職責。既不能忽視對校內讀者的服務,也要兼顧弱勢群體。
其次,服務制度需要有包容性,既有針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制度,也有針對校內讀者的服務制度。無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環境,都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做好統籌規劃,以此來構建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的服務模式。
最后,構建相應的服務制度和模式應當確保有效性和合理性。由于高校圖書館在針對弱勢群體創造多元有序的服務制度和模式時,沒有相應的經驗作為參考,導致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這需要高校圖書館結合相關理論,不斷從實踐中獲取方法和經驗,為弱勢群體打造合適的服務模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弱勢群體是社會群體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需要社會各界引起重視,并對其施以援手。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和精神文明傳遞的媒介,面對弱勢群體讀者應當為其提供更優質和更合理的服務,使其能夠在圖書館獲得學習機會,在獲取文化知識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在服務方面產生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尋找解決對策,可以通過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提供合適的服務空間和建立健全資源服務體系等方式,不斷從實踐中獲取經驗,更好地為弱勢群體提供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胡 晴.我國高校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化產業,2022(35):115-117.
[2]袁麗華.高校圖書館社會弱勢群體服務的困境與出路[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05):105-111.
[3]呂 爽.我國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研究分析——基于社會網絡分析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14):141-144.
[4]朵雄草.公共圖書館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知識服務的探討[J].科技傳播,2022,14(01):36-39.
[5]宮魯閩.試析提升公共圖書館針對“弱勢群體”服務水平的方案[J].蘭臺內外,2021(35):43-45.
[6]孟盼盼.公共圖書館開展弱勢群體服務的實踐與思考——以“海淀寄讀學校志愿者服務基地”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07):39-41.
[7]王 瀅.基于弱勢群體公共圖書館無障礙閱讀服務推廣的策略[J].辦公室業務,2021(11):166-168+178.
(作者單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