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劉林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發起后,中國和老撾的跨境物流合作不斷加深,不僅使老撾由“陸鎖國”轉變為“陸聯國”,還使中國的跨境物流系統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然而,中老在跨境物流合作方面仍然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如通關便利程度較低、雙方物流標準差異較大、較低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及通關程序效率較低等不利因素。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中國和老撾的LPI總指標和分指標,進一步剖析雙方在物流合作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提升中老的物流合作水平獻言獻策。
關鍵詞:跨境物流;通關便利程度;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績效指數;通關程序效率
本文索引:張琪,劉林.<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7):-094.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9(a)--04
1 引言
跨境物流在眾多物流形式中非常重要,通常指把貨物從一個地區或國家通過火車、飛機、貨輪等運輸工具輸送到另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一種物流服務。近年來,隨著亞太區域全面伙伴關系協定宣布成立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物流合作也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中老雙方的跨境物流需求都呈現極大的增長,經貿合作展現出良好的態勢。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與老撾的貿易總額由2005年的1.28億美元躍升至2021年的34億美元,老撾既是RCEP成員國,又是“一帶一路”沿線國,物流行業逐漸成為老撾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目前,中國的物流業發展良莠不齊,且處于基礎性的產業,距離高層次、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老撾雖然擁有超級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但是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在此階段,中老雙方跨境物流合作面臨許多制約因素,本文從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的角度對雙方的物流合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對提高雙方物流績效指數,提升跨境貿易水平頗具意義。
2 文獻綜述
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是全世界第一個對各國物流發展水平進行評價的指標。該指標2007年第一次發布,從2010年起開始,每兩年分布一次,指標用5分制來衡量,分值越高,績效水平越高。隨著國際貿易的深入發展,跨境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流的發展的確能夠促進貿易的發展,這一點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也正是如此,物流績效指數LPI慢慢成為許多國家衡量物流發展、貿易便利的重要考核標準。有的學者采用LPI探索物流業對世界貿易的影響,效果非常顯著,同時證實了提高物流績效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很有利。也有人比較物流績效指數后,給出了物流發展的相關建議。有的學者選擇把某個貿易伙伴國作為研究對象,例如“絲綢之路經濟帶”“20國集團”“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等。為此,本文利用LPI來考察中國和老撾的物流績效,為更好地推動中老跨境物流合作與發展提供對策。
3 研究對象與指標說明
3.1 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以中國和老撾的物流績效作為研究對象。
3.2 指標說明
世界銀行發布物流績效指數是為了幫助各個國家提高自己的績效指數,同時能夠反映它們在國際貿易方面遭遇的機遇和挑戰。LPI的綜合分數是根據六個分指標來評價一個國家的物流績效的,這些指標及其具體內容是:海關清關效率,指的是“通關程序的效率”,包括對其他邊境辦事機構效率的考評;貿易和運輸相關基礎設施的質量,包括考評“一個國家與運輸和貿易有關的基礎設施(例如信息技術、碼頭、公路、港口、鐵路等)的質量”;安排貨運,指的是“安排具有價格競爭力的貨運的難易程度”,主要用來“評估向某個國家安排國際貨運的價格競爭力的難易程度如何”;物流服務質量,是用來評估如(運輸經營者和報關行等)物流服務質量的總體水平;追蹤貨物的能力,用來考察對運往一個國家的貨物的追蹤和跟蹤能力如何;及時到達性,指的是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收獲人的頻率,用來考察“將貨物安排運輸到某個國家時,貨物在計劃交貨時間內運輸到收貨人手中的頻率如何”。六大指數的范圍從1到5,分數越高反映績效越好。數據來自物流績效指數的調查,此調查由World Bank聯合國際組織、學術機構、私營企業和國際物流行業人員一起完成。LPI項目創始人和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讓-弗朗索瓦·阿維斯曾說:“LPI正嘗試捕獲一個非常復雜的事實,也就是供應鏈屬性”。在物流成本相對較高的國家,造成成本很高的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供應鏈的可靠性,而并非是貿易伙伴國彼此間的距離。本文選取2007—2018年中6期中國和老撾的LPI總指標與分指標進行詳細分析。
4 中國與老撾的物流績效對比
本文將中國總的物流績效指數和老撾的物流績效指數與全球平均物流績效指數做對比,再把中國物流績效指數的6個分指標和老撾的分指標與全球平均LPI進行一一對比,對中國和老撾的物流績效進行對比分析。
4.1 中國的LPI分析
本文把中國的物流績效水平和全球的物流績效水平與全球第一名的水平相比,來考評中國的物流水平。
4.1.1 中國的LPI總指標
由表1可知,中國的物流績效水平總體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得多,從2007年的3.322躍升到2018年的3.605,近十年來提高了近9個百分點。中國的LPI排名也從30名提高到了26名,成績非常顯著。同時,中國和全球第一名的LPI差距不斷減小,由-0.868減小到-0.596,說明中國的物流水平近十年在不斷提升。全球平均LPI也由2007年的2.740躍升至2018年的2.866,近十年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整體的物流水平都是提高的,反映了全世界物流正向著一個良好的趨勢發展。
4.1.2 中國的各LPI分指標
本文將中國LPI六個分指標(貿易和運輸相關的基礎設施的質量、安排貨運、海關清關效率、追蹤貨物的能力、及時到達性)的數據整理出來,并和全球平均水平加以比較,具體的數據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07—2018年,中國在六個指標方面均領先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各個指標都呈現好上漲趨勢,表明中國的物流總水平一直在不斷地提升,尤其是海關的清關效率的變化極其明顯,由2007年2.993分漲到了2018年的3.286分,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這個指標的迅速上漲,說明中國清關程序的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和中國近十幾年來不斷進行改革開放、不斷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此外,據表2可知,中國的六個指標和全球第一名的差距在不斷減小,但仍然和全球第一名之間的差距很明顯,說明我國仍然需要在清關效率、物流基礎設施、國際運輸等方面努力提高各個指標的分數,打破以往傳統的、大規模化的跨境物流模式不斷向精細化、系統化、尖端化物流模式轉變。
4.2 老撾的LPI分析
4.2.1 老撾的LPI總指標
由表3可知,2007—2018年,老撾的總物流績效指數雖然總體處于上升趨勢,但是上漲的幅度相對較小,且LPI一直處于較低的水準,一直在3.0以下。和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說和世界第一名的差距。通過對比中國的LPI不難發現,在相同的年份,老撾的LPI總指數一直落后于中國,和中國的差距一直穩定在1.0左右。僅從表3可以得出,老撾近十年來的物流水平發展仍然處于一個特別落后的狀態,這和老撾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落后的物流基礎設施、繁瑣的通關條件及交通工具的落后等因素都是阻礙老撾物流水平發展的不利因素。
4.2.2 老撾的各LPI分指標
由表4可知,2007—2018年,老撾的6個指標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和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這反映了老撾的物流水平一直處于較低的狀態。和全球第一名之間差距更是難以想象的大。2007—2018年,雖然老撾各項指標呈現上漲的趨勢,但是仍然沒有突破3.0的水平。換言之,老撾當今的物流系統仍然發展得不夠完善,和其他國家的物流系統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5 結語
5.1 結論
本文選取中國和老撾的LPI進行描述和分析,利用世界銀行所提供的相關數據,并用對應分析法將兩國的物流績效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近年來,中老的跨境物流合作在不斷加強。2007年,老撾的LPI是2.253,到2018年老撾的LIP總指數躍升到2.700。與此同時,中國由2007年的3.322躍升至2018年的3.605。這一系列變化說明近年來雙方的物流績效水平提升了很多,除近十年來中老的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更加便利、清關效率越來越高等因素外,還與中老進行跨境物流合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的物流績效水平雖不是處于世界前列,但一直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中國的物流績效水平仍然高于大多數國家。這說明中國一直注重對物流體系的建設,重視基礎物流設施的質量建設,但是在時效性、海關程序效率、國際運輸等方面仍需提高。
2007年,老撾的物流績效各項指標數值很低,說明2007年的老撾物流績效水平特別低,尤其是物流基礎設施等方面相當落后,在全球屬于倒數的地位。但是到2018年,老撾的綜合物流績效指數提高不少。具體來看,老撾在基礎設施、貿易和運輸質量相關基礎設施的質量、物流的服務質量和貨物的追蹤性等方面發生質變。這其中的原因如下:一是由于老撾逐漸加強本國的物流基礎設施與跨境物流系統的建設;二是由于近年來,中老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密切,兩國都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的號召和“陸鎖國變為陸聯國”戰略的實施,中老在跨境貿易領域合作越來越深入。
5.2 建議
第一,共同建設現代化物流企業。LPI分指標的子要素“及時到達性”和“物流服務質量”與物流企業密不可分。中老的跨境物流合作除了政府間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兩國物流企業間的相互合作,要能在雙方政府正確的戰略方向下,控制好物流節點和完善物流布局。同時,我國物流企業要實地考察,到老撾的市場進行深入調研,了解老撾物流企業的特點,與當地物流企業共享物流信息資源,相互學習彼此的技術,建立物流聯盟。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還能打造中老的物流服務特色品牌,加強物流服務質量保證。
第二,共建物流智能體系。21世紀,物流信息化建設對提升中老物流合作水平有著重要作用。信息化物流建設和LPI中的“貨物的追蹤性”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良好的信息化物流系統可以幫助貿易雙方及時了解貨物究竟處于運輸環節的哪一環。中國和老撾可以通過共同投資建設共享的物流信息系統,將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其中,還可以構建政府和物流企業、物流服務商、電信運營商、電力開發商單獨合作的交流平臺。
第三,提高中老通關效率的便利性。從LPI指標分析可知,“海關程序效率”和“國際運輸便利化”兩個指標是中老物流績效水平的“軟肋”,要想提升兩國以后的跨境物流合作水平,必須先去除兩者共同的“軟肋”。首先,兩國要進一步推進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加強執法互助、檢驗防疫、計量標準和監管互認等方面的合作。其次,改善雙方通關口岸的設施條件,將繁瑣的通關程序收納在“一站式”窗口,減少繁瑣的程序和手續,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
5.3 不足及展望
本文僅對中國和老撾兩個國家、全球平均水平和全球第一名水平的LPI進行了簡單研究,并未對其他國家的LPI做具體的考察。另外,因為世界銀行只公布了2018年以前的數據,故本文未能對最新的數據進行分析,無法反映中老最新的物流合作狀況。
參考文獻
閆柏睿,李倩.基于物流績效指數的RCEP國家物流發展比較[J].中國流通經濟,2021(3): 21-30.
MARTI L,PUERTAS R,GARCIA L.The importance of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in international trade[J].Applied economics,2014,46(24): 2 982-2 992.
LSMAIL N W,MAHYIDEEN J M.The impact of infrastruture o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elected economies in Asia[R].ADBI working paper,2015: 553.
常東亮. 流通產業評價指標國際比較[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 (12):5-13.
王圣池,楊斌,許波桅,等.考慮自貿區內設施配套的再制造物流網絡優化[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0):216-221.
鄢飛,王譯. 基于LPI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績效分析[J].中國流通濟,2016,30(8):28-34.
楊振華,張長森. 基于LPI的20國集團物流績效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5):31-38.
賀嘉.中國與東盟跨境物流協作研究[D].南京:廣西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