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義剛 王榮寶
在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中,教師隊伍建設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到2035 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為此,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中學部)提出了“辦研究型學校、做學術型教師、塑能力型學生”的5 年發展總目標,開展“問題·探究”思維生長課堂主題活動,倡導“歸真”辦學理念,制訂了富有學校特色的教師隊伍建設發展方案以及高效規范的校本培訓制度。
學校加強思想引領,深化“愛在龍湖,幸福生長”校風建設。學校每學期組織“龍湖講壇”主題活動不少于10 次,組織“母親學校”系列主題活動(家校共建、主題沙龍、家庭教育指導)8 次以上,定期開展“1+N”結對幫扶與“千名教師訪萬家”等活動。學校以黨建課題為引領,開展“兩在兩同”“黨史學習教育”及黨員教師志愿服務等活動,讓黨員和支部真正成為先鋒與戰斗堡壘,在教育教學及管理等各方面都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深化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干部”隊伍建設,優化學校管理組織架構,深化“眾智、共治、同享”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設立質量評價中心,聚焦課程研制評價、教師專業發展,提升領導干部的課程領導力和專業領導力。學校深化“名師+學科組”“名師+工作室”建設,通過學科名師的示范引領和團隊建設作用,整體提升學科發展水平,促進學科教師隊伍梯隊發展。
學校制訂了詳細的5年教師發展規劃,提出青年教師“師徒制”、骨干教師“導師制”、名優教師“工作室制”的梯隊化縱向分層培養模式。搭建高水平共建共享平臺,深入開展“1(其他優秀學校或團隊)+1(金陵中學龍湖分校)+N(區內其他幾所學校)”“領銜+聯盟”共建共享活動,圍繞“優化作業設計促進思維生長,推進文明實踐奠基品格提升”開展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學校與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初中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等名校結對,校名師工作室與省內外相同學科名師工作室建立聯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另外,學校還與《初中生世界》《江蘇教育》等期刊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從教育管理、文化打造到課堂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教師專業提升等多維度進行合作,基于學校實際開展專業研究,推動學校全面發展。
學校通過課程開發、課堂變革、課題研究、項目申報(“三課+項目”)促進教師“自查自省”“對標找差”,以此凝聚教師共識,形成心向一致、行動統一的教科研氛圍。學校設計了教師隊伍建設及培養發展架構圖,讓教師隊伍建設更加規范化、體系化、可持續。學校深化“思維生長”課堂建構研究和“跨學科融合”前瞻性項目研究,豐富學校“思維生長”課堂教學改革內涵。以優化作業設計為主題,通過教學案、學歷單、作業單的校本化資源建設,推動“雙減”落實落地,為教師賦能,為學生減負,提升學生學業質量和水平。
學校每學期都精心設計教科研計劃,組織大量的教科研主題交流研討活動:每年承辦至少5 次以上的市級公開課研討活動,先后邀請了近百位省內外專家學者走進學校,老師們與最前沿的教科研專家、各學科名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對話,開闊了眼界,激活了思維,提升了研究水平;開展案例評比、“同讀一本書”、青年教師沙龍等交流活動,充分滿足各層次教師的發展與分享需求;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外出培訓,每年用于教師研訓的經費不少于年度公用經費總額的8%。
經過近幾年持續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整體辦學質量邁上了新臺階,先后獲得江蘇省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初中數學課程示范基地、江蘇省物理學科優質學校、南京市教師培訓示范基地學校、南京市教育現代化內涵發展培育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師生實現了健康、幸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