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詠詠,李 娜,朱 艷,焦妙蕊
(河南省腫瘤醫院 1.乳腺科;2.手術室;3.中西醫結合科,河南 鄭州 450008)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致死率排名第五位[1]。長期的治療極易使患者沉浸在疾病進展恐懼的不良情緒中,疾病進展恐懼感檢出率較高[2-4]。認知評價是個體針對壓力事件對自身的影響,對其進行評判的過程[5]。人格特質是個體在某一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在人格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某種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特征,人格特質會通過不同的中介或作為調節變量影響著乳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恐懼[6-7]。研究[3,6]顯示,人格特質、認知評價與患者的疾病進展恐懼密切相關,然而三者之間的具體關系尚不明確。本研究對乳腺癌患者的認知評價、人格特質及疾病進展恐懼現狀進行調查,并探究認知評價、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的相關性,探討認知評價作為中介變量對乳腺癌患者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的作用機制,從而為降低患者的疾病進展恐懼感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3月在河南省某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500例。納入標準:①病理檢查確診為原發性乳腺癌;②年齡≥18歲;③患者對自己病情已經了解;④溝通無障礙;⑤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心、肺等疾病;②既往做過心理疏導治療。本研究已通過河南省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2019-KY-0014)。
1.2 調查工具
1.2.1 病歷資料調查表 本研究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病歷資料調查表,包括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年齡、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生育情況、住院付費方式、月收入、宗教信仰、主要照顧者、患病時長、TNM疾病分期、治療方式、手術方式、其他基礎疾病。
1.2.2 疾病進展恐懼簡化量表(FoP-Q-SF) 該量表由吳奇云等[8]漢化而成,包括2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t 5級評分法,總分為12~6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疾病進展恐懼感越高。該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56。
1.2.3 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版(CBF-PI-B) 該量表由王孟成等[9]編制,包括5個維度(神經質、外向性、嚴謹性、開放性和宜人性),共40個條目。采用6級評分法,總分為40~240分,得分高的維度對應的人格類型為該患者人格類型。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16~0.773。
1.2.4 健康相關的認知評價量表(CAHS) 該量表由Kessler[10]編制,包括傷害/失去、良性/不相關、挑戰、威脅4個維度,共23個初級評價條目,5個二級評價條目。總分為23~11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健康相關認知評價越好。該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2~0.88。
1.3 資料收集 調查前向研究對象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及實施過程,并告知參與本次調查的人員對其提供的資料保密;調查問卷由課題小組成員發放,然后統一根據問卷內容向研究對象進行詢問,課題小組成員根據研究對象的回答統一填寫,對填寫過程中研究對象提出的問題,采用統一的指導語進行解釋,避免使用引導性用語。本次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50份,有效回收率為90%。

2.1 一般資料 調查的450例乳腺癌患者,年齡18~89歲,平均(46.18±9.80)歲。其他資料詳見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的病歷資料(n=450)Table 1 General data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n=450)
2.2 量表得分情況 調查顯示,乳腺癌患者認知評價總分為(73.89±13.69)分,疾病進展恐懼總分為(37.73±9.87)分,人格特質總分為(161.72±22.78)分,各維度得分情況詳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認知評價、人格特質及疾病進展恐懼的得分情況分)Table 2 Scores of CAHS, CBF-PI-B and FoP-Q-SF in breast cancer
2.3 認知評價、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乳腺癌患者的認知評價與疾病進展恐懼呈正相關(r=0.432,P<0.01),嚴謹性、宜人性、開放性及外向性與疾病進展恐懼呈負相關(r=-0.672、-0.675、-0.572、-0.422,均P<0.01),神經質與疾病進展恐懼呈正相關(r=0.506,P<0.01)。
2.4 認知評價在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間的路徑關系 通過文獻研究及相關性分析結果,假定人格特質直接影響疾病進展恐懼并通過認知評價間接影響疾病進展恐懼兩條路徑。采用最大似然法對初始模型進行檢驗,初始模型擬合好(表3)。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人格特質既可以直接影響乳腺癌患者疾病進展恐懼,又可以通過認知評價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疾病進展恐懼,中介效應(0.12)占總效應(0.68)的17.65%。見表4和圖1。

圖1 認知評價在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間的中介效應模型Figure 1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CAHS of CBF-PI-B and FoP-Q-SF

表3 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指數Table 3 Fitting index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表4 認知評價在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的路徑關系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HS of CBF-PI-B and FoP-Q-SF
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認知評價總分為(73.89±13.69)分,處于中等水平,與滕沙等[11]研究結果一致。研究[12-13]顯示,乳腺癌化療時不僅會引起全身淋巴結腫大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損害,而且高額的醫療費用、術后乳房的缺失都會使患者產生負性的認知評價。因此,加強患者對乳腺癌常識的了解,能使其產生更大的信心來面對疾病。在乳腺癌患者人格特質中,宜人性得分最高為(37.28±9.35)分、開放性得分最低為(27.88±5.49)分,與張寧等[14]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的共同心愿就是早日康復,因此患者更愿意傾聽醫護人員的意見,更愿意與病友相互交流,分享治療經驗,珍惜當前的生活,表現為較高的宜人性。而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女性對于自身形象的改變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表現為較低的開放性[15]。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疾病進展恐懼總得分為(37.73±9.87)分,處于較高水平,與張陽等[16]研究結果一致。因此,醫護人員一方面應多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產生的負性情緒及不良認知進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應鼓勵患者的親朋好友多關心和支持患者,使其正確面對自身疾病,降低其疾病恐懼感,使其更好地適應工作和融入生活。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認知評價與疾病進展恐懼呈正相關,即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越正確,就越能正確面對疾病對自身的影響,疾病恐懼感越低,與田伶玉等[17]研究一致。積極的認知評價能夠幫助個體勇敢面對現實,獲得信心應對疾病,感受到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因此,醫護人員應對過多負性評價的患者加強健康認知教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指導,促進其積極評價健康事件,從而降低疾病恐懼感。另外,還需加強對患者乳腺癌防治知識的健康宣教工作,特別是在乳腺癌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等方面,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本研究顯示,嚴謹性、宜人性、開放性及外向性與疾病進展恐懼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神經質與疾病進展恐懼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神經質反映的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對情感的調節過程。神經質高的患者更容易感覺到壓力的存在,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其睡眠質量,從而加重疾病進展恐懼感,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8]。因此,醫護人員應重視與乳腺癌患者建立良好牢固的護患關系,重視其心理體驗與感受,定期使用相關工具對患者的人格特質進行評估,對于具有神經質人格的患者,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以降低疾病進展恐懼感。
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認知評價在乳腺癌患者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之間起中介作用,即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質對疾病進展恐懼起直接正向作用,也可通過認知評價對其疾病進展恐懼起間接正向作用。當患者得知自己所患乳腺癌之后,正確的認知評價可直接影響患者是否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治療方式。正確的認知評價可減輕個體所面臨的壓力、緩解不良情緒,降低對疾病的恐懼感;而負性認知評價過多的患者可能會產生較多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遵從醫囑,從而加重病情。因此,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不同的人格特質,加強對患者心理需求的理解,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引導患者采取正確的認知評價對待自身疾病,從而降低患者的疾病進展恐懼感,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認知評價處于中等水平,認知評價與疾病進展恐懼呈正相關關系,嚴謹性、宜人性、開放性及外向性與疾病進展恐懼呈顯著負相關關系,神經質與疾病進展恐懼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認知評價在乳腺癌患者人格特質與疾病進展恐懼之間為中介變量,正確的認知評價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降低對疾病的恐懼感。提示醫護人員可重點關注患者的認知評價水平,通過提高其認知評價水平,從而降低患者疾病進展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