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技術革新并不總是能使圖書館的服務有所改變,但技術革新為圖書館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機會。Web3.0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是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Web3.0的應用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本文簡述了Web3.0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現狀,系統歸納了其特點,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了Web3.0在創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Web3.0;信息服務;創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迅猛發展下應運而生的Web3.0技術已經漸漸滲入到互聯網相關的各個行業中,人們從單純的網頁瀏覽轉入到了更快的信息交流平臺。同時,Web3.0也為圖書館行業帶來一場互聯網浪潮,看似普通的圖書館在建設、管理、針對讀者服務與發展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跟進互聯網發展的步伐,圖書館可以將Web3.0技術和概念結合到未來的發展規劃和建設中。為了盡可能地擴大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圖書館可以通過加強積極性、交互性、個性化和人性化服務等手段來達到目的。增加圖書館的工作項目,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給用戶帶去更優質、更完美、更舒適的體驗。
雖然圖書館數字化和信息化的逐步建設和完善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優勢以及硬件、軟件技術支撐,但是國內圖書館的發展相對于部分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在互聯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當下,須把Web3.0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引入到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當中。
一、基于Web3.0的圖書館服務創新定義
基于Web3.0的圖書館服務創新是指圖書館可以使用Web3.0技術發展提升相關信息交流軟件平臺以開拓讀者與讀者、讀者與圖書館員之間的交流服務。在Web3.0的環境下,圖書館可以建立專用平臺,使用各類信息技術軟件向讀者推送第一手信息資源、發送相關的重要通知等。這種服務優勢在于為讀者提供更高效的信息查詢平臺,使讀者得以體驗到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高質量服務。圖書館 “以用戶為本”的思想與其核心理念相契合。[1]
(一)普適性強
Web3.0的網絡模式強調不同終端的包容性。在Web2.0環境下的讀者,只能將文獻發布到網絡平臺上,卻不能得到各種移動類型的新科技和理論觀念的支持。但是Web3.0卻能使各種媒體移動用戶讀者任享在網絡上遨游的樂趣。
(二)個性化突出
因為Web3.0具備較強的信息交互、以人為本、以滿足用戶的喜好為己任的特點,使Web3.0環境下的創新服務具有個性化突出的特點。
(三)信息源具有大眾性
在Web3.0的信息環境下,大量讀者為網絡提供信息,用戶同時也擔任信息生產者的角色,也就是信息源。Web3.0的使用把向社會提供信息的門檻降低,突破了密集式的信息發布和傳播方式,信息源開始具有大眾性。
二、基于Web3.0的圖書館服務創新類別
基于Web3.0的圖書館新型服務一般涉及高新科技的使用,像BLOG、WIKI、RSS、TAG等,因而可以按照主導科技對新型服務進行分類。下面選取典型的基于簡單信息聚合的圖書館新興服務和基于社會交往網站的圖書館新興服務進行分析。
(一)基于RSS的圖書館新型服務
1. RSS技術的概述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即簡單信息聚合,RSS是一種用于Web內容的數據規范。[2]簡單信息聚合通過安裝在用戶端的軟件實現信息推送,客戶端軟件提供特定網絡信息的訂閱,而不必再通過不同的渠道一一獲取這些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代理。通過這種途徑,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信息,而不用受到無關信息的干擾。
2. RSS的特點
性能價格比高:簡易信息聚合具有簡易的實現方式,無須重復實現服務器端的技術機制,使信息分發的邊際成本降到了最低,這就讓該技術的經濟門檻大大降低。此外,簡易信息聚合具有主動服務機制,只要內容更新,就會觸發這一機制,從而實現了信息即時推送,使得信息的時效性大幅增強。
信息定制:簡易信息聚合的信息定制分為兩方面,一是對網絡信息的篩選提取,二是對已有的信息按照不同類型分開。簡易信息聚合客戶端給用戶創造了最大限度的訂閱自由,排除了沒有干系的信息的干擾,不僅凈化了用戶信息環境,而且有效增加了信息的針對性。簡易信息聚合客戶端還提供多樣的信息組織和管理功能,可以實現離線閱讀、類目劃分、搜索排序等操作。
內容豐富:簡易信息聚合可以自動實現網絡信息的匯聚,無須人為專門查找信息,大大節省人力,增加信息搜集面,提升了信息匯聚效果。
安全性強:簡易信息聚合使用XML文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計算機病毒的風險,因其不具備可執行性,也不會自動載入可執行文件。同時,簡易信息聚合的訂閱過程無須提供個人信息,也避免了隱私暴露的危險。
(二)基于SNS的圖書館新型服務
1.SNS的概述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通常是指一定社會交往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網站的平臺實現社會交往的目的。這一平臺可以充分開發用戶的主動性,讓用戶變為社交網絡的主人,因而,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可以適當的形式結合引進社交網絡服務。[3]
2.SNS的特點
社交虛擬化:社交網絡服務實現了網絡平臺的人際互動,并非依賴于現實生活的接觸,從而開拓了交往空間,為社交提供了新天地。虛擬化的社交集便捷與間接于一身,既為社交提供了多樣新穎的方式,又提供全面直觀的社交體驗。
資源融合:社交網絡不僅可以提供顯性資源,還可以提供隱形資源的分享和交互,而且還能促成這些知識的結合。原因就在于社交網絡服務提供了一個有利于交流互動的環境。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Web3.0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對Web3.0相關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上。如美國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 (NSDL)的個人頁面上,有 “我指定的資料”“我提交的資料”“監控論壇”等,還有用戶個人的 “我的任務”“我的書簽”“我的工作空間”等,非常方便用戶建立屬于自己的信息空間,也實現了用戶之間、用戶與研究者之間的實時互動。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召開學術研討會時,首次將傳統會議的組織與會議電子文稿分享區別開來,應用Wiki來使會議內容的共享和主題的拓展得以進行,得到較好的效果。Web3.0是圖書館運作的先進高新技術平臺,為圖書館提供了全新的成長進步空間。[4]
Web3.0在國內的研究有以下幾方面:對Web3.0的基礎理論包括 “長尾理論”[5]“六度關系理論”等的探討;Web3.0環境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Web3.0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和分享利用的研究;Web3.0環境對圖書館影響的研究;Web3.0環境下圖書館信息創新理論的調研;Web3.0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將來發展的研究等。
四、目前存在問題及分析
(一)服務觀念問題
在服務理念上,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主要是基于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的角度,向用戶提供資源服務,服務理念較為傳統、封閉和被動。Web3.0時代的發展讓圖書館傳統的 “重視用戶參與和協同共建”“可持續發展創新”的觀念轉變,國內外圖書館在服務工作上的創新,例如IC信息共享空間的建立、學科服務的構建與 “智慧圖書館”項目的成立都是這一概念的重要實踐。
(二)技術和人才問題
圖書館推行Web3.0,人才和技術必須先行,可是受很大一部分傳統觀念的影響,并沒有把館員定位為應用高技術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信息服務人員,對圖書館工作理解狹隘,造成圖書館自身技術力量薄弱、管理落后、人才質量低下、服務水平有限。因而,圖書館也就更難博得高級人才的青睞,難以順利引進先進技術和開展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三)資金問題
圖書館的經費有限,而新興技術往往因為供應商數量少,競爭不充分;新技術未形成配套的產業鏈,生產標準化程度和集成化程度低;相關技術人員數量少,引進困難,導致新技術引進成本高,資金匱乏問題就尤為顯著。
(四)團隊建設問題
服務理念落后,管理團隊及服務團隊參差不齊,管理能力低,辦事效率低,信息化技術普及率較低。其中組織文化對館員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組織領導不重視文化建設,又不愿承擔風險,那么組織就很難取得卓越的成就,甚至不愿為引進新技術而投資,也就導致組織陷入落后守舊的惡性循環。
(五)圖書館相應配套機制問題
現有技術不能完全發揮作用,缺少圖書館層面的機制來使先進技術轉化為服務效果的提升。Web3.0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體系,這一新技術并非產生于圖書館領域,但它可以作為圖書館改進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質量的技術,只是需要經過圖書館一定的機制設計才能保證Web3.0充分發揮它的優勢。
五、相關建議
(一)改變服務觀念
提升圖書館主動服務。考慮用戶的特殊化要求,通過交互式技術使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到位。整合館藏信息資源,將觀念從 “擁有”轉變為 “存取”,同時,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生產高質量的信息產品,提高用戶需求滿足程度。還應變 “被動”為 “主動”,提供信息推送服務。
(二)改進服務技術,提升人員素質
1.在改進服務技術方面,可以提供統一的檢索訪問平臺。圖書館對數字資源進行結合整理后,必須利用統一的平臺向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2.在提升人員素質方面,可以優化工作人員被動服務,提高用戶信息共享效率。形成系統的館員成長規劃,為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館員制定有針對性的成長計劃,定期組織館員學習、匯報學習成果、考核學習效果,制定相應的激勵計劃,督促館員成長。建設富有成效的聘用機制,嚴格用人標準。對人才的選拔應當符合圖書館發展建設的長遠目標,不同專業人才合理分配,形成全面、多樣、適用的人才儲備庫。[6]
(三)增加資金投入
擴充經費來源,爭取社會團體和成功人士的支持,積極與主管部門協商、溝通,以獲取更穩定且持續增加的資金支持。充分利用已有的館藏資源,打造用戶需求的增值信息產品,并從中得到收入。此外,還應當節省日常開支,加大賬目審核力度和公開程度,使資金投入到真正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四)建設合理結構團隊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圖書館管理層要明確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責任,合理分工,使制度公平,部門之間定期合作交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提高辦事效率,把工作目標和責任分配到小組或者到達個人,明確具體任務和工作方向,增強員工合作互助意識,在管理方法上用獎勵進行激勵,模范典型進行引導,制度需要具體規范,做到圖書館內部工作的高效運行。[7]
(五)建立相應配套機制
基于Web3.0的信息服務需要圖書館在服務流程、服務標準、相應的技術支持等方面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重新規劃不僅是Web3.0技術和理念與圖書館相契合的過程,Web3.0技術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配套機制的設計。
六、結束語
Web3.0這一新的技術和理念是互聯網的新領地,為互聯網發展進步提供了廣闊空間。圖書館的發展也需要這一先進技術和理念更新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方式。“以圖書館為中心”開展服務只能囿于特定社會歷史情境中,當今時代,服務已經轉向 “以用戶為中心”的新模式,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圖書館自我改造的要求。有了先進技術和理念并不足以建立新的信息服務模式,新技術的應用往往伴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的產生,正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逐步摸索出新的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徐衍.二八定律和長尾理論在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中的應用[J].圖書館刊,2010(10):59-60.
[2] 吳漢華,王子舟.從Web3.0到圖書館3.0[J].圖書館建設,
2008(4):67-68.
[3] 吳一平.基于Web3.0思想的圖書館3.0服務新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圖書館,2011(1):90.
[4] 邱茹林.Web3.0對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影響[J].情報資料工作,2009(6):73-75.
[5] 潘薇.“長尾理論”與圖書館學術信息資源聚合[J].圖書情報工作,2010(02):100-102.
[6] 張揚.Web3.0的發展與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51-53.
[7] 王建國.樹立現代圖書館理念創新圖書館服務[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2(06):32-35.
作者簡介: 王倩,女,漢族,甘肅靖遠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