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孔穎請 李燕姬



【摘要】? 目的? ? 探討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對產婦產后子宮復舊的影響。方法? ?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慶市高要區中醫院經陰道分娩產婦14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74例。所有產婦產后均給予縮宮素治療,對照組予以艾灸療法,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服補虛祛瘀方,均連續治療3 d。對比2組子宮復舊效果、產后恢復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凝血功能指標[血清纖維蛋白原(Fib)和D-二聚體(D-D)]及不良反應。結果? ? 觀察組子宮復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惡露量大于對照組,惡露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子宮底高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及Fib、D-D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 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可促進產婦產后子宮復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凝血功能,效果顯著,安全可靠。
【關鍵詞】? 補虛祛瘀方; 艾灸; 子宮復舊; 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9-013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9.045
子宮復舊不全是產后常見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子宮縮復欠佳、惡露過多、腰骶墜痛等,對產婦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1-2]。據相關資料顯示,約有60%~80%的產婦在產后自然恢復中伴不同程度產后復舊不全[3]。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對產后恢復要求越來越高。現代醫學認為,子宮復舊不全治療的關鍵在于子宮收縮力的恢復,故臨床治療多通過靜滴縮宮素來治療,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4]。傳統醫學認為,子宮復舊不全多因產后氣虛,導致攝血無力、瘀血內阻所致,治療當以益氣補虛、活血化瘀為主。本研究探討了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對產婦產后子宮復舊的影響,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肇慶市高要區中醫院經陰道分娩產婦14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74例。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6.98±1.06)歲;孕周37~42周,平均(39.75±1.02)周;產后體質量指數(BMI)19~30 kg/m2,平均(23.87±1.28)kg/m2;初產婦42例,經產婦32例。觀察組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7.08±1.1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62±1.08)周;BMI 19~29 kg/m2,平均(24.01±1.24)kg/m2;初產婦39例,經產婦3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 入選標準? ? 納入標準:年齡20~40歲;孕周37~42周;孕足月單胎;平素月經規律;臨床資料完整;語言、認知功能正常;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行剖宮產術產婦;產道裂傷者;生殖道畸形者;胎盤殘留者;宮腔內嚴重感染者;合并子宮息肉、子宮肌瘤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3? ? 方法? ? 所有產婦產后立即給予靜滴縮宮素(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474),20 U/次,1次/d。對照組予以艾灸療法:將一段長度3 cm的艾條固定于隨身灸儀,點燃后蓋上絨布袋,將其置于產婦子宮穴,根據產婦耐受度調節灸盒進風口大小以調節火力大小,15 min/次,以皮膚紅潤為度,1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服自擬補虛祛瘀方:益母草25 g,黃芪15 g,桑寄生、當歸、杜仲、川芎、白術各10 g,香附、灸甘草各5 g。血瘀甚者加炒蒲黃、桃仁各10 g;氣虛甚者加黨參15 g。水煎煮取汁300 mL,150 mL/次,早晚溫服,1劑/d。2組均連續治療3 d。用藥期間要求產婦規律作息,清淡飲食,避免過度勞累。
1.4? ? 觀察指標? ? (1)子宮復舊效果:產后隨訪42 d,評估子宮復舊效果。無血性惡露,子宮大小、外觀形態完全恢復至未孕狀態為顯效;少量血性惡露,子宮大小縮小至1/3~1/2為有效;血性惡露量大,子宮外觀縮小不明顯為無效。顯效與有效之和計為總有效。(2)產后恢復情況:記錄產婦產后惡露量、產后惡露持續時間及防治前、防治3 d后產后腹痛情況、子宮底高度。其中,腹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值0~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由患者依據自身疼痛程度進行自評。子宮底高度測量前囑產婦排空膀胱,并按摩子宮使其收縮,然后采用軟尺測量宮底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垂直距離。(3)血液流變學指標和凝血功能指標:抽取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纖維蛋白原及血漿黏度],檢測凝血功能指標[血清纖維蛋白原(Fib)和D-二聚體(D-D)],檢測時間為防治前、防治3 d后。(4)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等。
1.5?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子宮復舊效果比較? ? 觀察組子宮復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2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 觀察組惡露量高于對照組,惡露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防治前,2組VAS評分、子宮底高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防治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 防治前,2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纖維蛋白原及血漿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防治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 2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 防治前,2組Fib、D-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防治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 ?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 治療期間2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 討論
子宮復舊主要是指子宮內膜的再生至完全恢復及子宮平滑肌纖維縮復至未孕狀態的過程,若發生復舊不全則會誘發感染、貧血等,甚至可引發遲發型產后大出血,危及產婦生命。子宮復舊不全與多胎妊娠、生育年齡、陰道感染、反復剖宮產等因素有關。近年來,隨著生育政策的改變,高齡產婦及剖宮產率顯著上升,由此導致的子宮復舊不全問題日益突出,引起臨床的高度關注[5-6]。目前主要通過靜滴縮宮素的方式增強子宮收縮,以加速惡露排出及子宮復舊,但維持時間短,縮宮效果有限,單純應用效果欠佳[7]。近年來,中醫療法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并取得顯著的成效。
傳統醫學認為,妊娠時婦人氣血下聚沖任以養胎,分娩時用力或手術損傷導致氣血虧虛,氣虛無力行血,加之分娩時離經之血滯留體內,導致瘀血阻滯,因而產后表現為“多虛多瘀”,虛指氣虛,瘀指瘀血,惡露不盡,產后氣虛無力攝血導致瘀血阻滯,惡露不絕。正如《胎產心法》中曰:“產后惡露不止,……由于產時傷其經血,虛損不足,不能收攝,或惡血不盡,則好血難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8]。”綜合古今醫家論述,氣虛者失其固攝之職,且無力行血,日久成瘀,新血不生,加重血虛,而血虛累及沖任,沖為血海,任為胞胎,沖任受損,血失統攝而致惡露不絕[9-10]。故本病主要病機為氣虛血瘀,治療應以補虛祛瘀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子宮復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惡露量大于對照組,惡露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子宮底高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及Fib、D-D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可促進產婦惡露排出,減輕腹痛,對子宮復舊效果顯著,可改善血液循環及凝血功能。
艾灸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活血化瘀、交通經脈之效,《醫學入門》中提到:“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本研究對子宮穴進行施灸,該穴具有調經理氣、活血化瘀之效,通過艾葉燃燒產生的熱力可增強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正如《本草綱目》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理氣血,逐寒宮,暖子宮,止諸血。”現代研究表明,艾灸利用熱輻射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產婦腹痛情況,且其特殊芬芳氣味具有調理氣機的作用。補虛祛瘀方中益母草活血化瘀;黃芪、白術補中益氣;杜仲、桑寄生益精填髓、補血滋陰;當歸補血養血;川芎、香附行氣散結止痛;灸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中益氣、活血化瘀之效。現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較強的子宮興奮作用,可增強子宮收縮,延長平滑肌持續時間,促使子宮有規律收縮,促進惡露排出;當歸可促進血小板聚集與黏附,縮短凝、出血時間,改善凝血功能,迅速止血;香附具有鎮痛的作用,可減輕產婦產后腹痛[11-12]。產后常見證候為氣虛血瘀,本著“未病先防”的預防理論,從整體觀念出發,在產后予以補虛祛瘀方,可達到扶正化瘀的目的,加速子宮復舊進程,并改善微循環,減少惡露量及持續時間,充分發揮中西醫治療優勢。治療期間2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證明中醫療法治療的安全性,且中醫療法具有簡便、費用低等優勢,產婦易于接受。在常規靜滴縮宮素促進子宮復舊的基礎上,予以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治療可從根本上解決病機,強化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進程。然而本研究為小樣本的單中心研究,且選用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兩方面進行觀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更深層次地了解補虛祛瘀方的作用機制,今后應擴大樣本量及樣本納入范圍,做大樣本、多中心研究,并增加實驗室指標,如免疫功能等,為臨床防治子宮復舊不全提供可靠依據。此外,本研究缺乏動物實驗論證,日后應增加動物實驗,研究補虛祛瘀方對產后小鼠子宮平滑肌、子宮內膜修復的影響。
綜上所述,補虛祛瘀方聯合艾灸有利于促進產后惡露排出,減輕腹痛,加速子宮復舊,且操作簡單,安全性和實用性高,產婦易于接受。
參考文獻
[1]? ? 郭靜,王建軍,童曉文,等.縮宮素聯合鮮益母草膠囊及縮宮素聯合五加生化膠囊治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性科學,2018,27(6):124-127.
[2]? ? 陳幸,王曉莉,陳琳.新生化顆粒聯合縮宮素對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0,42(2):536-538.
[3]? ? 高香麗,沈金鳳,劉妍.葆宮止血顆粒聯合益母草分散片促進產后子宮復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9,28(11):126-130.
[4]? ? 徐雪瓊,譚毅.擬中藥湯劑聯合復方益母草膠囊治療剖宮產后惡露探討[J].江西醫藥,2021,56(6):817-818,830.
[5]? ? 苑衛欣.低頻電脈沖技術聯合新生化顆粒對剖宮產術后患者子宮復舊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8,40(2):247-250.
[6]? ? 戴素蓉,劉雁,李星國,等.益母草注射液聯合縮宮素對子宮收縮能力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8,13(12):3053-3057.
[7]? ? 黎小莉,王桂,符永燕,等.生化湯聯合失笑散治療初產婦產后惡露不盡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20,38(10):175-179.
[8]? ? 李丹丹,王明選,馬文娟.雷火灸治療血瘀型剖宮產后惡露不絕的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和泌乳時效性的影響[J].四川中醫,2020,38(9):195-198.
[9]? ? 薛清杰,王永淑.縮宮素聯合益母草注射液對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及促子宮復舊效果研究[J].陜西中醫,2018,39(7):833-835.
[10]? ? 王金香,馬艷,袁立華,等.中藥熏洗聯合足浴及熱庵包對自娩產婦產后恢復的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9,41(20):3073-3077.
[11]? ? 陳藕景,繆頻,王芳芳,等.婦康滋養方輔助球囊擴張對陰道分娩引產產婦泌乳、子宮復舊及凝血指標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6):1428-1430.
[12]? ? 劉貴香,葉建亞,郭筍,等.中藥熱奄包促進產后子宮復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32):3628-3631.
(收稿日期:2023-04-17)